如何有效的问问题(解决问题),看《如何获得别人的帮助》有感
如何有效的问问题
先举两个例子:
案例一:
问:在么?
回:您好,在的
问:想请教个问题可以么?
回:可以的,您说
问:谢谢,我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问:我水面修复老是不成功......
……
案例二:
问:请问数据处理出错了是什么原因?
回:在哪个环节出了错?
问:空三的时候出错了
回:软件报了什么错误
问:没有错误,就是结果看起来有点错乱
回:能截图看下么?
……
两个案例的感受
第一个案例:
问问题的人非常礼貌客气,但回答问题的人会比较难受。原因在于网络聊天本身就有延迟,如果是工作时间,消息回复本身就不及时,而迟迟不知道对方想要问什么?
也许问题对于他而言,一下子就能给出答案,而给出答案的过程,他需要等待问题抛出,而不回复又不礼貌。
本来一分钟可以解决的问题,可能十分钟才能搞定,心里还要一直惦记着这个事。
假如,回答了在的之后,对方没有及时回复,可能就会忙其他事情了,而再看到消息可能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
第二个案例:
知道有问题,但就是不知道问题的现象,问题的点。因为问题太宽泛了,回答者需要一步步的引导去找到问题,再然后是解决问题。
见到一个技术群里这样的讨论过程,技术支持直接问“可以远程看一下么?”
如何有效的问问题(解决问题)
在写之前我简单的百度了一下,发现这还真是个事,不仅有各大博主在做介绍,还有对应的书籍:

我是一个技术人员,平时沟通交流的更多的也都是技术问题。
这里个人也简单的理了几个点:
1.万事不知问百度,百度不到找谷歌
2.确定要问,明确问题的现象、环节,越具体越好,最好是有截图,有描述。执行了什么操作,得到了什么结果?
3.开门见山。
4.像牛人一样去分享,哪怕自己在这个领域是个小白
整理这几个点的原因:
a.通过搜索引擎能解决的问题,绝对是效率最高的,自身也更有成就感。
b.问题明确,明确是问问题还是讨论问题。问问题就要
c.开门见山,不论是否熟悉对方,讨论问题的情况下,先把拉家常的事放一放。问题解决之后在详聊
d.没有哪个大神是天生的,都是一个坑一个坑踩出来的。工作都知道要总结、复盘,学习的过程也一样需要总结、复盘。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的记录是自己的复盘最核心的依据。记录的同时能做到“利他”,别有一番风趣。而在“利他”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更多人的建议和方法,成为了最大的利己。【有问题上知乎】,也许知乎就是在这个点上发展起来的吧。
参考内容:
如何获得别人的帮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OwdJzPfRFXckG2l78JYJg
看到一则轶闻。说当年找齐白石求画的人实在太多,他干脆写了一张告示贴在客厅:「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什么意思呢?大意是说:「我的画有标准价格,别跟我套交情,按照价格给钱就好」。为避免讨价还价,他还写明如果画花鸟鱼虫每个多少钱:「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 10 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 20 元。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庚申正月除十日。」 庚申是 1920 年,齐白石虚岁 57 岁。老头挺有脾气。按照世俗眼光,这是小气啊,你一个大艺术家怎么这么爱财呢?从另一角度看,公平交易,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做法,齐白石没什么错,倒是更显得洒脱。
我写公众号,其实挺累的,但也还是要坚持看公众号后台的各种留言。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完全不认识的人求我帮他推广一下产品或是公众号什么的,如果点开这个人的信息看一下,一次都没赞赏过,有的人甚至订阅了许久都没评论过我写的东西,但是却留言要我帮忙。我想他们当然不会只给我一个人留言,可能给更多人也都这么留言过,但无疑,这样做收效甚微,很难获得别人的帮助。
提到「赞赏」,很多人会抓住这个说事儿,说你是不是见钱眼开?怎么就认钱呢?掉钱眼儿里去了?… 从这样的角度看问题,很容易断章取义,把我说的那些脏话啊态度不好跟读者对喷的内容再都截个屏,找个机会搞个大新闻证明我的不堪。但这不是就事论事,是文革遗风,那会儿构陷人都这么干。
微信公众平台的一个贴心功能是可以看到一个读者的行为轨迹,留言、评论、赞赏次数。我倾向于放出赞赏多的读者留言,这不过是个选择而已。我觉得很合理,不然的话,就放出头像漂亮的读者留言,总之,我要选择一个标准。
赞赏是什么呢?是认可,是投票,是某种形式的付费,是很好的「筛选器」,从来不赞赏写作者的读者会觉得那些花钱的人傻,为什么给钱啊?我看他的东西都是给了面子,还用给钱?作为作者,我喜欢跟赞赏过的读者互动,愿意给他们提供进一步的信息。为什么?因为从统计层面看互动内容,那些乐于赞赏作者的读者,留言更为理性。奇怪吧?他们的留言更会引起我的思考。那些一分钱不赞赏的人往往看到一个自己不能接受的观点就骂一句话脏话取关走人,不会留下什么真有价值的反馈。我当然愿意为赞赏我的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也是公平交易。
如何才能获得别人的帮助?重要的是你要是个值得帮助的人。怎么判断是否值得帮助?要看你是不是乐于帮助别人。你在获得别人帮助之后也能帮助别人。当别人帮助你的时候,他是有成本的,搭上他们的时间,甚至搭上他们的信用(这有风险)。一个理性的人不可能什么人什么忙都帮,那样他会累死,这也是我会拒绝掉一些陌生人请求的主要原因。
我有一段时间遇到波折,有朋友建议我去寻求大佬的帮助,说实话,也就是大佬一句话,事情就好解决,但是,跟人家只是在朋友圈的点赞之交,要去求人,张不开嘴,有帮我解决问题的时间,他可以处理更重要的事情,而且,受人帮助,我无以为报,这就麻烦了。心里永远欠人家。
既然说起我自己,坦诚的说,我很少求朋友帮我忙,尤其是那些他们心里不愿意做的事情,我更张不开嘴。看到我有困难,他们能帮,记在心里就行了,没帮,也没什么,还是朋友。他的处境也有难处。曾国藩说:「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圣人毕竟是圣人,咱还要修炼。现实生活中,遇到太多因为求人不得而心怀怨恨的,这是人心弱点,尽量克服。
帮助人不一定要有回报,但最好,提供帮助的人不要有损失。我看到有不少人总是托人在朋友圈转发招聘信息。不给转发吧,还不好意思,转发吧,心里还不痛快,因为你在朋友圈动不动发这些信息,你朋友圈的人怎么看你呢?他们心里会拉低你的信用。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如果你要招人,就去专业的招聘网站做,招聘就是需要成本的,你必须花钱才能招到人。你不能随意消费朋友的交情,因为对那些被打扰的朋友来说,有成本。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确实是要好的朋友寻求帮助的话,我会讲一下我要招聘的时候怎么做。如果只是帮转发个消息,举手之劳,但是实际上没有效果,我就没必要去做。
我一向认为,获得别人的帮助并不是一个免费的事情,不一定要你付出金钱,但你总要付出一点什么,你才有可能获得别人的支援。这相对来说也比较合理吧?
所以,如何获得别人的帮助?我想,尽你的所能,先更多的帮助别人吧。这其实是某种形式的「工作量证明」。如果觉得没能力帮别人,那就老老实实做事,现在都急吼吼的想投机取巧,踏实做事的人太少了。
题图:©️高品图像
此文写于 2016 年 10 月。重新发布,略有修改。
有事找我的话,来知识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