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十日谈第二天之半席沙漠半席雪

2018-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无_6e34

埃博出来,已是傍晚。本来准备到哈里里市场晚餐,顺便逛逛。但通宵飞行和6小时时差,让老婆小孩困倦不堪,只想吃点东西赶快睡觉。我也担心第二天的沙漠露营对家人体力是考验,所以简单的金拱门之后就回酒店了。

第二天一早,阿拉的邻居穆罕默德大叔就等候在酒店大堂了。矮胖黝黑,身着阿拉伯传统长袍的大叔和蔼可亲,却不知和酒店保安有过什么样的冲突,把我们引上停放在外面马路旁的车里,还要把车开到酒店大堂前理论一番,幸好耽误的时间不多。

清晨的尼罗河边,仿佛国内三四线城市的常见场景。

穆叔驾驶汽车从酒店北面越过尼罗河,然后一路向西。车行半个时辰,经过大片像联排的建筑时,我看到地图上标明是十月六日城,这说明已经出了开罗市的西南边界,接下来就是戈壁中的行程了。

城郊的道路、街景、广告牌,除了语言不同,其他和内地差别不大。

十月六日城的得名是因为埃及在和以色列的战争中,这一天是不多的胜利日,以此命名也说明埃及政府对这个项目的重视。十月六日城是开罗三十年前第一拨房产开发大潮中,

最远而且规模最大的项目。好像房地产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现在的埃及总理据说也是房产专业的经济学家,但他的重点是在开罗东南建设新的CBD。

道路一进入沙漠,景色立马完全不同。  

开罗到巴哈里绿洲三百多公里,要开四个多小时,很快我们就对戈壁审美疲劳了,大家昏昏欲睡。穆叔时不时会放点带感的音乐,让我们跟着节奏击掌。因为听说他早上三四点就开出来接我们了,其实挺担心他会睡着的,所以我们只好配合气氛。

沙漠路边的一棵树,不知孤独的生长了多少年。  

终于到了绿洲阿拉的家,他们已经准备了丰盛的农家乐午餐。基本以素菜为主,第一回尝鲜味道还能接受,但是尝过一次够了,真没有多吃的愿望。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全是冷盘,连杯热水都是现要现烧的,这让我们对阿拉伯的家常便饭有点畏惧。

阿拉的家,建筑挺有特色,也是不封顶的状态。  

午饭颜色配的挺好,只是基本吃素,第一回吃个新鲜,绝无多吃的愿望。

吃过饭,换上丰田越野车,我们开始向白沙漠出发。还有一百六十多公里的路,但路上有黑沙漠和水晶山两个小景点,不像上午的行程那么无聊。

黑沙漠的照片看起来比较壮观,其实这种地貌在埃及很常见,我们后来在卢克索到赫尔格达的路上也看到接近的景象。地面像被火烧过,有一层黑色的硫化颗粒,尤其在高处观看,很有点世界末日的气象。

水晶山就相对普通多了,只是品质不高的露天矿,估计开采价值不大,所以作为矿源已经无人问津,作为景点也观赏性也不高。

这就是白沙漠国家公园的入口,沙丘的坡度极陡,是古代北非香料之路的必经之地。

白沙漠就不一样了。坡度极大的沙丘,以及裸露出来被千年风蚀的石灰岩,组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仿佛是在外星的景象。阿拉看到我们在入口就激动不已,频频拍照,适时推出了冲沙的二销,价格才800EGP,人均不到60元人民币。听说冲沙对车辆损伤很大,丰田陆巡做次保养起码上千元人民币吧,能冲几回沙阿,真不够料钱的。怀着歉疚的心理,我们自然答应阿拉了。

有没有在拍西部公路大片的感脚。  

车子在四五十度斜坡的大沙丘上上下下,来不及惊呼,又以极快的速度上了下一个沙丘。石头阵中穿梭的时候,居然迎面驶来一队摩托车,仿佛公路剧中的常见桥段。最令人心跳的场景,是从隆起的岩层和沙丘交界处驶过,因为一边高一边软,车子往往是大角度倾斜着飞驰,仿佛马上就要翻覆,绝对让乘客的心跳到嗓子眼。

中国人必经打卡的风景,埃及人能理解小鸡炖蘑菇的意思吗?  

一个多小时值回票价的冲沙后,当然还要跑一趟中国人必须打卡的小鸡炖蘑菇,最后我们被带到一片平坦之处。阿拉不断调整车子停放的角度,这就是今晚的扎营之处了。

时间其实已经接近落日,下了车自然被这壮丽景象所吸引。在澳洲和菲律宾的海边看过落日,在新加坡楼顶看过落日,在尼泊尔的山里看过落日,在沙漠里看落日还是第一回。尤其远近大小,各种形状的风蚀岩石,在落日中都被镀上了金色,更有因为角度影响,仿佛在奔向落日、追逐落日、吞噬落日的,让这场面有了魔幻主义的恢宏。

就在我们跑前跑后,欣赏落日的时候,阿拉已经依托越野车搭起了传统的贝都印帐篷。小朋友们对这个最感兴趣,平时看的“贝爷”终于就在眼前。出发时特意看了《男孩冒险书》的胖弟弟,要带刀、手电筒、绳子等,都被我们喝止了。现在探头探脑想搭把手,但是语言不通终于只能旁观。

虽然一个人忙乎,熟门熟路的阿拉很快就把当餐厅的贝都印帐篷和当卧室的迪卡侬帐篷搭起来了,火也生好了,灯也拉亮了,阿拉开始烧水洗手洗脚。我们纷纷表示满意,瞅人家这干净的,做饭前手脚都要烧水洗,但洗干净的阿拉却拿块专用方毯,面向东方开始礼拜,给我们这些迷途的羔羊,上了一堂生动的信仰课。

晚餐真是很丰盛。为了保持悬念,我一直没有预告菜单,水果和颇具本地特色的酸汤上桌时,蕃茄乱炖以及阿拉伯米饭还占据着锅子。小朋友们对中午的全素冷餐记忆犹深,频频询问有无肉吃时,阿拉终于在外场点燃篝火,并把大铁夹架了上去,烤鸡主菜浮出水面。

吃到最后,撑的我们不得不放弃了甜品——阿拉伯烤地瓜。餐后茶叙相当困难,虽然阿拉的草编茶具很吸引我们,但没了wifi支持,用不了翻译软件,话不相同说不出几句。阿拉只好问我们要不要睡了,再不想睡的也只有点头。

阿拉就睡在那个敞开的帐篷中。  

日落之后的沙漠降温很快,必须要穿羽绒服。但阿拉的帐篷里不但准备睡袋,还有厚重的毡毯,睡下去热的不得了。阿拉自己就睡在当餐厅的敞开式贝都印帐篷里,盖的不多,睡得比我们还熟,游牧部落的基因显然没有丧失,给小朋友们又上了一堂真实的野外生存课。

半夜路过的狐狸脚印。

感觉没睡多久,就被家人要上厕所的呼声唤醒。爬出帐篷一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却并非黑漆漆一片,满天星光照耀下,岩石、砂砾都有一层淡淡的蓝。看看表,已经三四点钟了,干脆四处转转,等待日出吧。

随着日出的临近,天空中云的颜色越来越粉,远近的风化石也都白里透粉,和昨天黄昏时相比,另是一番妩媚的景象。只是温度愈发低了,地上的白色岩层在沙中若隐若现,拍出来的感觉仿佛积雪,以至于朋友圈中都在问,是否撒哈拉下雪了。小朋友们不要看日出,却跑得满头大汗,一脚沙子,比我们激动多了。

日出之后天光大亮,阿拉也起来准备早餐,不仅有无敌的沙漠景观,餐食也很丰富,刚煮好的鸡蛋,酥皮和奶酪,尤其一人有一碗方便面。在这个温度和环境中,最能感受热汤面的美好,哪怕是冲泡的方便面。

早餐之后,阿拉开始拆帐篷,收拾物品,准备回绿洲。这时有人登门收费,原来白沙漠国家公园并非免费开放,每天上午有专门的巡逻车,按一个游客5美元收取。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  自游记行

后续精彩  每周三更新  敬请期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