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馆丨李小璐直播被骂4小时:永远别拿你的业余,去挑战别人吃饭的本
图片|francescociccolella -画作
所谓专业,就是将一件事做到了极致,达到业余人士无法企及的高度。
01
O N E
近两年,直播带货行业愈发火爆。
不少明星也赶起了这股潮流,纷纷入场,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
前不久,李小璐也加入了直播带货的行列。
虽然观看人数众多,但效果却不甚理想。
李小璐直播过程的各种业余表现,引发了网友的质疑和不满。
4个多小时的直播,大部分时间都是旁边的搭档在吆喝卖货。
而李小璐说得最多的,是一些附和性词语:
“嗯。”
“对的。”
“谢谢XX的礼物。”
偶尔介绍一下产品,也是对着厚厚的一沓稿子照着念,态度敷衍随意。
由于对产品不够了解,李小璐的介绍措辞也非常生硬,中间还掺杂着大段的空白时间。
在某化妆品返场直播时,李小璐因为不停翻稿子,沉默了至少30秒。
直到一个礼物刷进来,例行感谢一下,才缓解了尴尬。
不仅如此,李小璐对产品操作也十分不熟悉。
推荐咖啡机时,由于操作不当使得机器故障,当场翻车。
冲泡出来的咖啡,无异于一杯板蓝根,还不如卖家秀。
导致评论区全程惨遭沦陷。
看李小璐的直播,你完全不知道产品的卖点是什么。
无论从视觉还是语言上,都没有刺激消费的效果。
图片|《情妇》剧照
不止是李小璐,大多数初入直播行业的明星,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诟病。
他们匆匆上阵,然后给消费者留下了翻车、敷衍、不专业等负面印象。
我并不是反对明星带货,但至少,你得先成为一名专业主播。
这是对客户负责,也是对粉丝负责。
直播带货这碗饭,从来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
其中的专业要素,包括产品选择、产品熟悉度、试用真诚度、产品折扣度等等。
而这些,才是一位主播名利双收的大前提。
02
T W O
不少人有这样的误区,认为直播就是坐在那说说话,讲几个段子,没什么难的。
但实际上,一位专业的主播,既要保证直播过程每一秒都不能冷场,对所有产品非常熟悉,做到张口就来。
需要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一边盯着直播人数变化,以判断现在的产品是否受欢迎,然后随机应变看是否需要换品。
还要和粉丝实时互动,弹幕上的任何提问和质疑,都要第一时间解答。
与此同时,还得不停地穿插预告后面的产品。
总之,整个直播期间,都要眼观八方,一脑多用,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
直播带货,就是用最少的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而这些,就是职业主播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看一组淘宝第一主播薇娅的数据:
普通人1分钟说250字,薇娅1分钟最快说876字;
她帮袁隆平推广水稻,1分钟卖出86万斤;
她直播卖房,20分钟814套;
她帮薛兆丰推销书,65000册瞬间秒光;
还有不可思议的直播卖“火箭”。
全球首次,4000万一台的火箭发射权。
开售一分钟,直接售空。
连主办团队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史上第一次,凭什么薇娅能卖?
凭的就是超强的专业能力。
毫不夸张地说,薇娅现在做的事,拱手让给你,99%的人都接不住。
35岁的薇娅,至今卖货已经整整18年。
早在2003年,17岁的她就已经开始做线下女装店了。
在那个互联网还没有完全普及的年代,从进货到选品,薇娅都一手包办,亲力亲为。
为了不撞款,她尝试着淘一些外贸尾单,搭配成一套。
符合风格的还会自己穿上展示,充当门店的“活招牌”。
事实证明,最热销的款式也总是薇娅身上那套。
有时还会去小商品市场,买回项链、鞋子、包包以及腰带,搭配好全身。
当年这种销售模式,跟现在的淘宝直播很相像。
主播挑选好的产品,粉丝信任主播的眼光、口碑,才会消费。
随着生意越做越好,薇娅做起了女装批发。
后来更是投资建了一个加工厂,自己设计、生产衣服。
2012年,电商兴起,薇娅转战线上平台。
在经历了一系列跌宕起伏后,终于站稳了脚跟。
2016年,薇娅接到邀请,开始转型成为主播。
薇娅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依靠多年专业能力的铺垫。
并非业余的人一朝一夕就能比得过的。
直到今天,薇娅团队每天都要筛选近千款产品,最终选出十几样来直播。
直播开始前,还要与商家敲定最优惠的价格,反复熟悉产品特点。
每一天,薇娅都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
每天直播保底6小时,晚上7点开播,凌晨12点下播。
结束后还要和团队试品、准备第二天的工作,一天只睡4-5小时。
图片|薇娅作息表
一路走来,光鲜背后都是荆棘路。
薇娅实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了直播本身。
你所看到的一夜爆红,其实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03
T H R E E
在任何领域,都不要拿你的业余,去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
因为,你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一直以来,不少人总对“高手在民间”这句话津津乐道。
在电影和武侠小说里,高人都是在山里劈了五年柴,在瀑布底下打了七年水,用筷子夹了十年苍蝇。
然后一出山,就是武林霸主。
但在现实中,如果真有这样的人去挑战职业格斗选手,可是会有生命危险的……
这是一位名叫播求的泰拳职业选手,外形俨然一个魔鬼筋肉人。
曾经看过他一个视频,仅仅用了几脚,就踢断了一棵芭蕉树。
不敢想象,普通人被他轻轻踢一脚,会在医院躺到什么时候。
那么像这样的职业选手,是怎样炼成的呢?
我们来看看播求每天的训练计划:
● 早上5:30 起床
● 6:00 开始进行15公里长跑训练
● 8:10 专项拳法训练,时长为2小时
项目主要包括攻防训练、步伐移动、击影训练、击打沙袋和拳靶。
然后进行拳法实战训练,时间为1小时。
● 11:35 开始,是各项膝法、腿法训练,内容主要是打靶和沙袋,其中包括膝击200次、连续踢击300次
● 15:00 开始下午的训练,重点是腿法、膝法、肘法,及组合攻击训练
首先进行5公里长跑。
然后与教练进行攻防训练,击沙袋训练。
一回合要整整持续20分钟,中间喝水也只是短暂停顿2分钟。
各训练项目结束后的间隙时间,还要穿插进行以下训练:
150次引体向上,300次仰卧起坐,20分钟跳绳训练以及爬竹竿训练。
这样惊人的训练量,光是看看就能让人浑身乏力。
不要说高强度的专项训练,单单是那一天20公里的长跑,大部分人这一辈子都无法做到。
而这些,却是播求每一天的常规训练。
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严格执行。
高次数的机械性重复训练,让他对攻击动作产生身体记忆。
在没有时间思考动作的激烈打斗中,仅凭本能反应,就能拳拳到肉。
在如此扎实的专业训练面前,半路出家的业余选手就想上前挑战,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要记住,专业人士的可怕,往往超乎你的想象。
不要用你的业余水平,和别人的生存技能比试。
04
F O U R
细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是业余和专业的巨大鸿沟。
曾经的我是一名钢琴爱好者。
经常听到有人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是钢琴十级,脸上满是自豪。
于是,我也去考了一个,逢人就这么介绍自己,仿佛是音乐大师一样。
直到有一天,认识了一位星海音乐学院的钢琴系老师。
我问他,你们班有多少钢琴十级的学生?
他笑了笑,说:
“考级那些,都是给业余的人考着玩的。”
后来,我接触到了李斯特的《钟》,所谓的钢琴十级水平,竟然连一页都弹不溜。
但这却是钢琴系学生最基本、不会弹都不能见人的曲目之一。
简而言之,业余和专业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几乎是两种东西。
专业人士,那都是经过了大量的学习与训练而成,绝不是一朝一日可以练就。
特别是竞技体育和科研领域,所谓民间高手更不可能与专业人员抗衡。
知乎网友@于心 是一名坚持打了20年羽毛球的民间高手。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一位国家队2线的退役运动员过了过招。
比赛前,他自信满满,以为可以拿个几分。
结果却发现,两人完全不在同一个维度……
眼看这位右手打球的退役国手,换了左手抓拍,还是倒着抓!
用拍柄击球,落点一样精确无比,力道也很强劲。
就打了一局,网友就被虐得自信心完全崩塌,当场泪奔。
再说一个天文领域的对比。
一些天文爱好者,也许对各星系、天体学名如数家珍,知道它们的各种属性,以及什么时候能在地球观测到。
但天文学的职业工作者,每天面对的却是这样的场景……
显而易见,专业人士之所以能碾压常人,靠的是长期的专业训练。
同样一个东西,他们能看到太多外人看不到的东西,并付出千万倍努力。
所谓专业,就是将一件事做到了极致,达到业余人士无法企及的高度。
05
F I V E
每一个行业,都没有好走的路,好赚的钱。
成功的唯一的捷径,就是踏踏实实地把自己变专业。
那么,从业余到专业,要注意什么呢?
我认为,关键在于去除“爽”点。
很多爱好者,都是被某个领域的“爽”吸引过来的。
比如像画画,最基础且痛苦的是打型,把物体的造型打造出来。
而爱好者却往往跳过这一步,他们喜欢涂色,喜欢刻画一些绚丽的小细节,因为这样很爽。
但最后,画面的整体性都会被破坏掉。
如果你看到某个画家,甩动着手腕画画,就觉得画画很爽;
看到某个吉他手扫几个和弦,就觉得弹吉他好帅;
看到某个作家寥寥几笔就营造出一个有趣的故事,就觉得写作好玩。
那么,你会很容易养成眼高手低的毛病。
要知道,所有行业都是有门槛的。
在入门过程中,我们要接触的那些很枯燥乏味的东西,都是让人不爽的。
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苦工”。
所有使你区别于其他人的特长,都需要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训练。
最后出来的成果,才是经过“打磨”、“塑造”,“渐悟”的结晶。
所以,我们要用正确,敬畏的态度,去对待每个行业。
慢下来,慢慢地去感受那些深度的东西,才能悟出那些精深的奥秘。
不管是哪个行业,哪种工作,只有踏踏实实干下去,才会有出类拔萃的一天。
/今日作者/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