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评估

什么是上、下交叉综合症

2018-03-06  本文已影响261人  蜗牛华
什么是上、下交叉综合症 什么是上、下交叉综合症

胸椎幅度过大通常会伴随着代偿性的颈椎和腰椎出现前凸角度过大,

这里要反复的去告诉大家

当胸椎发生向后凸出的时候,我们的颈椎和腰椎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更加向前凸的,因为就是说我们的胸椎所凸出的方向无论是向后凸还是向外侧凸(脊柱侧弯)可能都会引发这些问题,

就是说胸椎和颈椎、腰椎所凸出的方向往往是相反的,

往往是相反的

在这里面一定要更加的注意

胸椎对于颈椎、腰椎的一个影响,我们在说,对于胸椎的研究的一个热点实际上就在5年前刚刚开始,因为人们对胸椎的整个研究发现

人的胸椎如果出现了问题的话,会间接的影响我们的颈椎和腰椎,

比如说如果胸椎向右侧凸的话,那么颈椎和腰椎就有可能向左侧凸

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一个视诊

但是我们这里要清楚到底谁是原发性的呢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的颈椎是OK的,但是他的腰椎向左侧,胸椎向右侧凸,那这个时候要考虑是否是腰椎而引发的胸椎问题呢,

如果这个人是胸椎发生了侧弯,,胸椎发生侧凸,而颈椎和腰椎都向另外一侧凸出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可能考虑是胸椎是原发性的。

这个时候可能要去考虑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就是我们要知道

我们可能要从调整胸椎开始

来看一些个案

胸椎后凸角度变小而使背部变的平坦

有一些人是驼背,有一人可能是军姿肌,就是胸椎变直了

这样的情况也很多

变直怎么办呢

其实你胸椎变直之后呢你也要进行一些调整的

那就把他变回来

变回来是要根据你到底是哪一段来进行一定评估的标准的

小提示:体脂率低或者是肌肉萎缩的个案常可以见到棘突比正常的情况更为凸出,

体脂率低说明皮下脂肪特别特别的少,

第二种就是肌肉不发达的人也容易看到棘突

若看到棘突就就判断个案胸椎后凸角度过大(这是完全错误的)

必须要看照片

通过客观的数据来建立我们对一个人的认知

严重的胸椎后凸(驼背)与胸肌缩短,肋间肌的紧绷,都是有关系的

胸肌包括:

1,胸大肌,

2,胸小肌

3,锁骨下肌

这些肌肉的缩短都会引发我们驼背的产生,而这些恰恰就是我们在之前非常流行的一种叫做,

上、下交叉综合症

驼背产生往往是上交叉综合症

如果骨盆前移或者腰椎特别塌的话我们叫做下交叉综合症

而这些综合症往往是相反的

也就是说比如说

上交叉综合症,如果你前面的肌肉变的紧缩了,就意味着你后面的肌肉就会被拉长

这种被动的拉长意味着什么

如果我们不能够去延展前面的这些肌肉的话,后面的肌肉的激活就会更加耗时耗力

所以说要双管齐下

既要让前面缩短的肌肉让他有效的变长或者激活其功能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后面的肌肉就会自动的缩短。

而且要保持这样的姿势的时候就必须要强化其后背部的力量

尤其是上背部的一些力量

然后胸部的容积变小可能会导致呼吸变浅

当呼吸变浅会导致

出现肩颈呼吸,

很多肩颈问题跟呼吸息息相关的,

如果安逻辑反推的话,呼吸变浅往往是因为胸腔容积变小,胸腔容积变小往往是肋间肌和胸肌的短缩

而肋间肌和胸肌短缩恰恰就会造成驼背的现象

而驼背我们去掉所有中间环节只掐头去尾的话

就是

呼吸变浅=胸椎后凸

胸椎的伸展肌就是竖脊肌,竖脊肌是一个肌群

包括

1,最外侧的髂内肌

2,中间的最长肌

3,最内侧的脊肌

所以说整个身体后面的肌肉把他叫做伸肌或者整个脊柱的后伸肌

还有斜方肌的中、下部肌纤维

尤其斜方肌的下部肌纤维可以说是受累最严重的

因为平时就锻炼不到力量,还有与他同甘苦共命运的那就是我们的

菱形肌

提到菱形肌和下斜方肌,那是稳定我们肩胛骨来去掐住胸椎维持一个正常状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左膀右臂

如果菱形肌和下斜方肌得不到有效训练的话,即使调整了整个人,可能也不会见到一个长期的效果

个案胸椎后凸的姿势通常是由不良的坐姿习惯导致的

我说21天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习惯,而恰恰人们并不是用21天改变习惯,是用21天把不良的习惯一直持续到他疼痛或者甚至是入土为安。

那么我们去了解这方面的时候,不良的坐姿,我们就是要去做长时性的思考

我们对于小朋友的纠正

人的脊柱一共有三个发育期:最后的一个发育期就是在15岁左右!!!

我一直给大家强调在调整一个小孩子的一些肌肉或者胸椎尤其是脊柱的时候,能够在15岁之前,因为在15岁左右的时候对于一个人来讲他的脊柱已经完成了人生当中99%的发育

那么你想一想,完成了99%的发育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措施调整晚了,那么我们的一个成功的概率会降低,调整的周期会逐渐的延长

所以说,姿势应该从小抓起,健康的培育为什么应该从小抓起,实质上就是在讲教育的意义,我们应该从小去做起

所以说在胸椎过度后凸的姿势当中,要去给小朋友灌输一些这样正确的理念:一个好的姿势在儿童时期或者在青少年时期如果养成的话,日后基本就是好的,如果你的不良的姿势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养成的话,到了成人来矫正的话那种困难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矫正的成功率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高,我们解除疼痛的成功率远比矫正一个人要高的多

去整体矫正一个人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客户教育的,是需要你跟他逐渐的去渗透一些真正的一些健康的理念

不良姿势通常由不良坐姿引起,不良坐姿通常就是驼背,而且可能发生习惯性的肱骨内转,而你不要简单的去看肱骨内转这么简单的问题,

而肱骨内转会引发什么,会加剧整个胸肌的缩短,会加剧肋间肌的缩短,同时肱骨内转会加剧斜方肌的一些更加扭转样的改变

你的斜方肌为什么会痛,你只要把你的手放在肱二头肌上,向外侧旋,只要你能每天坚持旋100下,那么你的肩膀就会慢慢的变的轻松

肩袖肌群一共有4个肌肉

1,岗上肌

2,岗下肌

3 ,小圆肌

4,肩胛下肌

他们的长度和强度的变化都会慢慢的发生僵化

我们怕的就是僵化,一但僵化我们将付出更多的努力

就像人的思想一样,如果你的思想一但僵化,要想去改变他就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听李哲老师的课你的思想就是一种僵化的表现(哈哈哈哈哈哈)

(姿势评估第13讲第24分钟)

什么是上、下交叉综合症 什么是上、下交叉综合症 什么是上、下交叉综合症 什么是上、下交叉综合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