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早已不在朋友圈
我最不喜欢的,便是“认识”这种关系。可能是曾经不熟悉的同学,可能是相处过几天的同事,也可能是见过一面的朋友的朋友,彼此知道名字,但没有说过两句话,不是志同道合,以后的人生基本不会有交集,他会找你聊天的最大可能,只涉及利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便很少发朋友圈了,也很少去看别人发的内容。也许是毕业后,人际关系变的简单,想说的话,只想说给懂得人听。与父母每天通电话,与闺蜜每天聊微信,良人也在身边,我想不到理由,把自己的生活给无关的人看。
后来习惯了用简书,便渐渐将这里当做了朋友圈一般的存在,与朋友圈不同的是,朋友圈的很多人,都是不得已加的,同事、同学……我们的喜好不同,我所热爱的,也许只是他们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在这里,大多是志同道合的人。他们,会认真聆听你的故事,会鼓励你一起加油,在简书,我遇到了很多温暖的人。
在简书里,我们不知道彼此的真实姓名,但是我们热爱对方的文字,喜欢从文字中表现出的那个真实的对方。他不会一年都不联系突然找你只是为了帮他“砍”一下,也不会天天在朋友圈刷屏发广告只想赚你钱。
我的朋友圈177个人,算上父母,常联系的不超过5个,他们也都不爱发朋友圈,若是怕疏远,便聊聊天,说说彼此近况,有机会出来聚一下,我不喜欢,通过朋友圈了解一个人。
也曾爱发朋友圈,许是寂寞,精心分组,只给某些人看,分享自己的孤独,企盼有人给我温暖。后来遇见了先生,便发现,没有了发朋友圈的理由,每天充实愉快的活着,哪里有时间去发圈,朋友圈里,已经没有了我留恋的人。
在简书,文字是有温度的,也是有深度的,它不是一味的炫耀自己的生活,也不是单向的输出知识,这里的文字,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让我们的大脑保持活跃。我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分享自己的生活,交流彼此的意见。我们在生活中不认识,不知道对方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不知道对方的那些不美好的过去,无论你什么学历,存款多少,有没有车,有没有房,在这里,我们只看文字。
我喜欢那些一个个小岛,我喜欢把他们作为朋友圈一般的存在,同一个话题里,是拥有相同爱好的人,点赞,评论,我们不认识,但可以给陌生人留下温暖。
曾经有人说过,简书是文艺爱好者的天堂。
其实,更准确的说,是文字爱好者。我们因文字结识,我们不需要认识,我们在一个共同的平台,写着我们热爱的文字。
我热爱写作,热爱这个平台,我希望找一处温暖的角落,写我热爱的东西,提高自己,与大家相互扶持,共同进步,朋友,有时候不需要太过熟悉。
我的朋友,在远方,在身边,在简书,但是不在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