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杂到掌控战局!一个运营小白到专家,你必须走的路
每当一个对互联网好奇或对运营感兴趣的人在看到运营两个字的时候,都会不禁去问,运营到底是什么?爱学习善于搜寻资料的你可能迫不及待的打开浏览器,输入运营两个字,出来的答案会是:
“运营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额..看了半天,好像还是没看懂运营到底是什么啊?
于是你再仔细通过一些问答类社区,看到了行业大牛们的回答:
“运营就是为了建立和维护好产品与用户的关系,使产品良性运转,你所需要运用的一切方法”
嗯,简练深刻!原来平常熟悉的公众号文章、广告活动这些都是运营需要做的事啊。
那还能不能更形象点呢?
于是你可能还会看到:
“运营就是养孩子”。
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让他被更多的人看到,从朋友和更多的人手中汲取养分不断成长迭代,形成自己的价值,这就是运营要干的事。
怎么让他被更多的人看到呢,或者说,你想从哪方面打造他呢?于是我们就有了运营的各种分工。
从内容上来说
运营主要的职能分工有内容运营,当下如微博、微信等热门渠道下也衍生出了新媒体运营这样的分工。咋们可以接着用孩子来举例,孩子成长过程中会不停学习,他的文字、图片与声音组成了他,怎样表达自己去吸引人们知道和关注你,是你要去做的任务。
所以针对内容运营来说,为了吸引别人知道和关注你,你首先需要做的是了解你面对的用户,产出有料的文案让他们有所收获,产生思考。想让别人持续的关注你?那也别忘了针对当下的热点,产出一些新鲜、有乐的想法,生活偶尔也需要不一样的想法和乐趣。
从互动上来说
想在热闹中结交更多的人,甚至希望衡量出固定时间下应有的新朋友们?于是就有了运营分工下的活动运营。
活动运营需要针对特定的数据指标,组织策划相应的活动,以提升需求指标为特定产出,从而转化和维护用户间的关系。
什么意思?没看明白啊!
咳,划重点了!
这里针对各位活动运营新人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策划活动的时候,不能一拍脑门挥笔就写,仿佛牛顿的苹果砸在头上灵感迸发,心想着这活动办下来,我得好好跟老板谈谈加薪了。结果文案10年功,老板手上1分钟,拿回去重写!留下你一脸懵逼:(
咱们在组织活动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当下的目的,是针对拉新还是留存。有了明确的目的,落实到策划案的时候,再针对需求指标,细化出各个渠道可衡量的提升量,如公众号可以带来多少的阅读和转发,微信群可以带来多少的转发。有了各个渠道可衡量的指标提升,一份可靠、执行性强的策划案才能带来实际的效果,而不是自high、效率低下的工作产出。更多实际产出甚至超额产出的活动成果,那时,咋们再找老板谈谈吧:)
从渠道推广上来说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整个运营围绕的都是这个小家伙被更多人看见和关注,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带来的最前提就是把用户拉到你家孩子面前。所以针对你产品的内容和价值,怎样去做用户的拉新,必然是运营工作当中每天需要面对的问题。随之带来的就是渠道推广运营这样的职能分工。
这里针对自媒体方向的推广上来说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式:
seo:官网排名,百度百科,贴吧
一般用户在网上浏览中,最需要用到的就是搜索引擎,所以针对seo推广需要做的是怎样让用户在搜索相关词语的时候更容易发现你。
新闻自媒体:虎嗅、36kr、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
这类网站,也是一般用户获得外部信息最常收看的网站,在一些APP从无到有的过程中,这些渠道也是必须去做的。
社群:知乎、豆瓣、简书
在这些社区类产品中,都会有相对固定的用户,如果能够把自身产品特点很好的切入到社群中,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广效果。
社交:微信群、qq群
社交群往往都具有明确的标签,你能很好的找到目标用户,同时也是最经济、简单的交流渠道,当然这些社交群也往往在营销、推广上比较敏感和反对。所以在社交群里更多可以作为了解不同用户、与用户维护感情的一种方式。
除了以上常见的运营职能分工,同样也能看见如产品运营、用户运营这样的分工。
这类分工一般都建立在产品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上。比如新浪微博旗下分支出来一个游戏板块,像这样一个品牌下独立分支出来的产品就需要专门的产品运营独立帮助去做。同时微博本身一些大V、PGC用户,出于对微博内容上专业、热度的保证,也会有用户运营这样的岗位,专门与他们建立维护良好的关系。
了解了运营是什么,运营的职能分工后,可能很多对运营感兴趣或者从事运营的小伙伴都会听说一个梗,运营不就是打杂吗,偶尔还充当客服陪聊的角色,不是说好要掌控这个产品的生死吗!
接下来咋们就聊聊一个小白运营怎样逐渐走向专家。针对不同产品制定策略,落地执行,使产品真正能够持续被用户使用。
运营的职业之路
首先,当你踏入互联网公司的那一刻,你需要做好打杂、陪聊的角色。
作为运营新人,从完全陌生到进入互联网,脑子里虽然学了很多知识,但在这个阶段,首先需要做到的是把学到的知识去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去认真理解当下公司内部的工作流程,明晰各个团队成员的具体分工,而打杂就是在让你逐渐明白公司每天在干嘛,激灵点的你同样可以像团队成员请教,去弄清他们在干嘛,你之后会需要干嘛。而不是随口一句我们做个活动吧,这个文案好没有创意,诸如此类。
多听少说加深公司内部的认知。同样,这个阶段你更需要培养你的执行力以及资料搜集整理能力。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很多时候没有头绪,甚至产生拖延的情况。这也经常是初入职场的人面临的问题,所以当一份工作交到手上的时候,首先明确这就是你学习的机会。怎么去尝试独立思考、找寻解决办法,最终行动,长久形成的执行力才会带领你之后能更好的与团队成员协助工作,带来实际的成果。
而作为运营人员,时常需要关注互联网的信息,也经常会有文案书写的工作,不妨把信息、文章搜集整理出来,长期积累形成自己的素材库。对于运营来说,这种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能力,也是需要在初期就逐渐需要培养的。
给自己几个月的时间去适应工作的节奏,逐渐我们也就需要进入实战。
前面的文章也说了,运营大致可以分为内容运营、活动运营、渠道推广运营、用户运营这几大类型。从运营小白到运营新人,你需要去做到的就是逐渐明晰你自身的核心能力。
你可以在过往的经历中去挖掘自身的兴趣,比如有的朋友从小就爱写字,甚至现在还打算做公众号,看到文案的时候也会忍不住去回味甚至放到自己的素材库里,那不用想了,尝试去往内容运营上去做吧。有的朋友有活动组织执行的工作,也可以尝试去往活动运营发展。
用兴趣和过往经历来挖掘自身的能力,是一种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有的公司没有这种环境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或者你并没有挖掘出一些自身的核心能力,那就尝试在工作中不断挖掘吧。
但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文案、活动策划通常都是作为运营必备的本领,你可以通过在工作中不停的学习,在网上参加线上社区针对训练,多反思学习领域内牛人的方法,慢慢把这些能力培养起来。
在这个阶段,你需要更多的是明晰自身的核心能力,不断去提升,为运营道路的下一步打好基础。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你很有可能会因为文案多次做不好需要反复去做,你的工作价值会打折扣,你会感到特别沮丧。但这也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少些负面情绪多鼓励自己,多与朋友聊聊天,你会逐渐强大起来的。
在运营道路上,你可能有了2-4年的经验,这个时候,你更多需要的是不断精进你的核心能力,了解行业和公司,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
首先不管在任何领域,从新人到业务骨干,你都需要有独特的竞争力来凸显你的价值。那对于运营来说,在之前明晰了自身的核心能力以后,怎样把核心能力去逐渐做到超过行业的80%,是你需要更多考虑的问题。日常的学习和反思、定期与大牛的交流,多参加线下的沙龙,线上的分享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而这个时候你也会慢慢对所处的行业、自己公司内部的工作流程以及团队成员工作的分工逐渐开始清晰。作为业务骨干为公司每天有效率的产出是你的重要责任,那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运营通常一天会有忙不完的事情。怎样去处理来回切换的任务,怎样去保持自己的精力,做到能合理的管理时间,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也需要你通过不停的反思,学习相关的工作方法,来让自身能够健康、持续的保持好状态。
在行业内不断的摸索,可能中途还会经历不同公司、产品的转换,慢慢一个小白也逐渐走在了专家运营的步伐上。
这个阶段,你更多需要的是能够制定运营策略,带领团队去执行。所以从业务骨干跳往运营专家的道路上,自身对行业、用户必然有深刻的理解,而你自身带领团队的软实力也要慢慢去培养出来。如何去组织和影响团队,如何能够与兄弟部门提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任务,也都是你必须学习和慢慢掌握的,这样你才能真正去让产品被用户持续的使用,真正掌控产品的生命!而面向不同业务,不同用户去尝试制定不同的策略,也会让你在运营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本文主要对运营是什么,运营的分工及职业发展做了简单的描述,对运营的深刻理解只有在平常的工作中才能逐渐加深,欢迎大家交流!
与各位运营同学握爪,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