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你可以活得更好
大学已过去两年的时间,山山水水,花花雾雾,对生活,比以前的认知更深了一步。
自制力和自我认知
猛的一看这两者没有多大联系,自制力谁都明白,无非是“坐得下来,做的进去”。但人一旦在松散的环境里就会变得放松,开始寻找舒适,渐渐地就失去斗志,颓废堕落。不可否认这是人的本性,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学时代学校和老师是一条无形的鞭子,时刻推着我们向前走,一进入大学,所有的外力几近消失,人就像自由松散的离子开始随着时间流浪。很大一部分人走了这个路子,还在这个路上一直往下走,但有另一部分人,却奋斗依旧,高歌猛进。
为什么呢?
其实主要两方面原因,一是家庭的压力,家庭条件不理想的同学会因此产生很深的自我认知,或许对他们来讲,不上学就是回去,没成绩就得回家。这种压力迫使他们去思考,去改变。穷则思,思则通,通则达。这一部分人便成为了大学圈子里的学霸,他们综合能力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学习一定是在最前面的。这种压力使他们有更强的自我认知能力,变得去适应去成长。
二是自我修炼,这种人更可怕,就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学习努力,人情练达。待人温文尔雅,时时刻刻散发着人格魅力。这种人即有较深自我认知能力的人,他们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活得最好的。他们身上常常有一份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典雅,随着岁月的沉淀,愈来愈浓。
前者是环境使然,虽然这一阶段做的好,但以后不一定会很出色,甚至会犯很大的错误。因为对于寒门弟子,很多东西具有的诱惑力对他们来讲,即使拼尽全力也是难以抵抗的,所以一大批高官纷纷落马,很多人都有一个奋斗的青年,但身居高位后便迷失了自我,走向毁灭。
相对来说,后者具有更大,更强的包容力和前瞻性。不是说前者没有,而是前者无法抵抗诱惑,因为自我认知不够。前者会认为我做了那么多努力,吃那么多苦,不就为了现在可以“过得好点”么?仅此一念,堕入深渊。
人生就是一场负重,责任和能力是成正比的,很多人只看到这个社会的能力需求,没看到责任需求,所以只重能力,便使人生偏沉。
提高自我认知是每个年轻人的必修课,这个社会需要每个人去明确自己的位置,位置感不清晰的人大多过得不好,随波逐流。
那什么是自我认知?
非常简单,一句话,我是谁,我在干什么,这有没有意义?
非常喜欢《士兵突击》中许三多说的那句,“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许三多虽然不如成才有灵气,但他有一样做的最好,他十分清楚自己的位置,从来不会越线,虽然在我们看来他是“木”了一些,但这是自我认知的开始——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即使七连解散后,就剩他和连长,他依然坚持跑步,饭前一支歌。他不是没心没肺,因为他清楚,那些事埋在心里更好,否则会变得没意义。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情绪也是有限的,所以自我认知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去收拢不必要的情绪,集中仅有的精力做该做的事情,仅此,便可超越,便可成神。
其实我们可以活得更好,太阳每天都会升起,只是你看不到,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