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我是如何排除万难跨行业找工作的?
毕业季除去答辩,求职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回顾整个过程,我发现许多同学都有着类似的迷惑,他们或举棋不定,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或者随大流,室友报什么单位和岗位,我也去报什么;或听闻小道消息,哪家单位给的工资稍微高点儿,就去应聘哪家。然而,在这些犹犹豫豫、糊糊涂涂、磨磨蹭蹭中,我听到了无数次的“我其实很迷茫”,“我也没办法,这个钱多些”,“没想好,先找个工作做做”等话语。
考虑到日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正巧自己也刚刚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求职季,所以我选择将整个心路历程总结于这篇文章里。
希望看到文章的你,能以平稳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和充分的准备,去应对人生路上这个关键又有意义的转折点。
原本整个复盘我考虑从魂、道、术、器四个部分展开,然而在查阅到2005年版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组织编译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这本书后,我决定沿用书中更为科学而严谨的体系来归纳我的求职经历。
《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中指出,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需要运用到一个工具——信息加工金字塔。金字塔共分为三层,从底层开始,分别是知识领域(自我知识与职业知识)、决策技能领域(CASVE循环)以及执行加工领域(元认知)。上层领域统领底层信息,而底层结构是上层技能的基础。
图片来自于网络在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搜集底层信息,即自我知识与职业知识。自我知识包括个人价值观、兴趣和技能;职业知识包括职业选择、学习领域和休闲活动等。接着便是依循CASVE循环的各个阶段,去处理所搜集到的各种底层信息,并评估是否需要扩大信息搜集范围。最后,通过元认知意识与技能,重复进行多次CASVE循环,便可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
图片来自于《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图片来自于《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理论联系实践地为大家介绍职业生涯规划应当如何操作。
知识领域
自我知识
自我知识这一部分,我简单地翻译一下,就是“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加上“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你知道吗?在我周围,几乎没有同学在读完硕士以后还转行的。所以大家对我的举动充满了好奇与质疑。在我求职的初期,其实父母也不是很理解我为什么要转行,常常还会旁敲侧击地询问我,是否考虑周全了。
但奇怪的是,自从我想通要转行做老师的那一刻起,我心里无比笃定,就像到了中午要吃午饭,到了下午要喝下午茶一样的笃定。现在看来,这一安稳的感觉,完全归功于我对于自己内心的探索,也就是,对自我知识的信息搜集与积累。
找工作这项工程我是2017年9月份启动的,在此之前的7月份我接触了心理咨询。通过阅读与沟通,我渐渐了解到读研期间我为什么会如此痛苦,也慢慢捡拾起真正令我开心、满足以及有成就感的东西。
通过向内探索,我确信我是个热爱分享、乐于交流、需要及时反馈、崇尚自由烂漫、喜欢见到他人在我的帮助下有所收获的人;我讨厌一成不变、默默无闻,不喜欢隐忍,更不喜欢动手操作。然而,做科研完全就是一个人的战斗,不需要你和任何人交流。你需要做的,是天天与试剂打交道,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成功的反馈。因此,选择读研完全就是个违背我天性的事情,那三年过得宛如挨刀杀猪般痛苦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认识自己的个性与性格特质后,我便开始回想,有哪些瞬间是令我感受到快乐、满足,且做了一次还想再去做下一次,甚至于被他人夸赞有天赋的?一幕幕镜头闪过,那些幸福的瞬间,通通指向了我站在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画面,以及与同学们促膝谈心的场景。
内心深处的动力才是人生路上真正能推动你持续前进的动力。外界的奖励与诱惑,都只能给你短暂的安慰。所以,别总想着拿虚荣感、金钱去激励自己,这些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再反观自己的求学过程,误打误撞考了教师资格证,参加了好多次中小学的志愿讲课,总能在演讲比赛上获得名次,被同学们夸赞会说话、情商高……一切的一切都默默地提醒着我适合去从事教师这个行当。说来也巧,家里人虽然一直希望我当医生,但他们各个都是老师,也许最终我转行的这个选择也有遗传和耳濡目染的因素吧。
至此,我十分确信,未来我肯定要转行,而且是转去做老师。
那去哪里当老师呢?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在这个时候,我又一次分析了自己的性格和特长。我没那么有耐心,语数英肯定也教不过科班出身的。可供我选择的教学对象应该是年龄稍大些的孩子,而教授的内容最好与我的专业背景有关。
于是,一个有着医学背景+热爱教学事业的个人形象慢慢浮出水面,而这,就是我的个人定位,也可以说,是最为核心的自我知识。
所以,在自我知识这一部分,你最需要弄清楚的,关键三因素,就是:
价值观——你的动力之源,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兴趣——你喜欢什么,哪些事情能让你开心地、持久地投入热情
技能——我现在手上有哪些技术与能力
职业知识
在职业知识这一部分,《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你选择的职业生涯不只是简单地选择一份工作,而是对教育、工作和休闲的一个打包式抉择,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模式。
举个例子,如果我继续从事科研事业,那我在教育方面,肯定会想要读博、留学博后、进修;在休闲方面,我肯定会大量挤占享受生活的时间,因为科研进度不等人;在工作方面,我会想要去更有前途的实验室或者大的平台,去施展、实践我的才华。
然而,当我选择的是教师这份职业时,我在教育方面,我需要从心理学、教育学等社会人文专业知识开始积累;在休闲方面,我将以与更多的学生、同学、同行等的接触作为基础,提升共情与交流沟通能力;在工作方面,我要选择从事那些医疗环境下的类似教师职业的岗位。
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职业选择,其实决定了你的未来将以怎样的一种节奏和模式去生活、去思考。想想自己究竟爱什么、要什么,就能知道该做什么选择了。
如果你已经是大四或者研三的学生,过去的经历已是历史,我们无法改写。但是,抓住当下,你便有了改写未来的可能。
我个人对于职业知识这一部分,除去上述对于职业定位的思索以外,最大的感悟,还是要多做几次头脑风暴、拓宽自己的想象力、然后扩大自己求职的岗位范围。整个求职过程,少说我投出了几百封简历,参加了四五次大型求职招聘会。虽然你的简历会被人扔在地上再踩两脚,但是,每一次筛选其实都是在帮助你洗刷疑虑。大浪淘沙冲刷掉的是未知,去伪存真后留下的,才是心中真实的渴望。
为了搜集更多的职业信息,操作层面,我希望你多浏览各大招聘网站,同时,不要拒绝接受各路小道消息,永远记住,多一个信息就多一个机会。你要知道,找工作这个词汇若用个粗俗点的词来替换,那就是“抢饭吃”。我见到太多的男孩子女孩子,平时家教好、学历高,温柔得像一只只小绵羊。走到招聘会上,心惊胆战、扭扭捏捏,好似一个个待字闺中的黄花大闺女,等着提亲的人上门来。哥、姐,你们知道那些会抢工作的男孩儿女孩儿是多么有冲劲、有韧性嘛?现在这个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更何况,你也只是个985/211的应届生而已。你的能耐和实力,还没高到让公司或者单位求着你去。
若你实在无法确定自己要找哪个单位或岗位,此时最经济高效的手段,就是实习。实习能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对方公司的企业文化,了解岗位需求与职责。在尝试的过程中,你也能最快地了解自己的特长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展示。
决策技能领域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所谓“问题”就是事件的现在状态与更理想的状态之间的差距。消除这个差距的需要,就是我们生涯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的动机源泉。
而CASVE循环,就是一个很好用的,能够帮助我们一步一步梳理当下各种杂乱信息的工具。
CASVE循环由5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沟通、分析、综合、评估以及执行。每个步骤的具体意义大家可以自行查找,我在这里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我对这5个步骤的理解。
沟通与分析
对于前期你已经整理好的自我知识以及职业知识,你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信息。
而沟通与分析的过程,就是处理信息的第一步。
沟通和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小白慢慢开始认清客观世界的过程。在这个阶段里,你会发现自身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发现自我喜好与职业需求间存在着沟壑。
我们可以选择动用更多的人脉资源去填这个坑,但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个坑放在那里就是告诉你,当下的你还配不上你想要的东西。所以,你此时能选择的,要么是降低自己的理想标准,要么是提升自己,让自己有能力去够到那个理想的标准。
综合与评估
当你的自身价值与职业需求基本匹配接近时,你就可以做一个小游戏。
这个游戏就是,将手头所有的岗位信息,根据你的喜好与热情,做一个排名。从第一位到末位,记得拿纸笔写下记录。
然后,只留下前5位的岗位,其余全部删掉。
好了,此时的你已经有了5个明确的岗位目标,而且,这5个岗位,无论你最后选择了哪一个,都是符合你内心期许的,至少不是你厌恶的。
执行
计划、尝试、申请。
元认知领域
说到元认知,就感觉挺高大上的。
其实说白了,大家可以想一个问题,就是,我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该用CASVE循环了呢?
如果大家有意识地去观察,就会发现,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CASVE循环不是只做一次就皆大欢喜了。你必须根据每一次的求职结果进行调整,然后重新做一次循环;而这个重新做的过程中,你又要进行新的底层信息收集工作。
于是乎,在整个职业规划过程中,这个信息加工金字塔其实像3个互相咬合的齿轮。启动信息收集,动用CASVE循环,交由元认知判断后,再启动信息收集。因此,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对自己当下的结果有一个评估和思考了,就是元认知的体现。
由于人生路上,事物并非全坏或全好,而是好坏参半,所以同样的,在制定生涯决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的灰色中间地带,这就要求我们对生涯问题的思考不能简单化。
而元认知就有这个能力,帮助你提升自己的思维维度。
【小贴士】
心态
求职之路上,势必有着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困难。因为这是个价值匹配与筛选的过程,只要有比较,就会有淘汰。所以,心态要好。
当你投出的一份份简历都石沉大海的时候,别灰心,因为这和你在人潮拥挤中与一位位适龄异性青年擦肩而过是一样的道理。优秀又吸引人的岗位势必会收获更多的目光。你投出的简历,相当于你跑到对方的面前,去告诉对方你的存在。如果你不曾到达他的面前,成为他众多选择中的一个候选人,未来怎么会有与你继续发展下去的可能呢?因此,我希望你大胆地往前走,带着愈挫愈勇的心态,去展示自己、去为自己争取。
投出了这么多份简历,其中势必有看上你,想约你见面了解一下的岗位。这就说明,你的基本条件已经满足对方要求了,至少是达到了及格线的标准。此时你应该要知道,有人不喜欢你的同时,就会有人喜欢你。与其与那些不喜欢你的岗位或者用人单位消耗你的人生,不如把时间与精力放在喜欢你的人身上,才有可能实现利益回报的最大化。
面试
在面试前,我希望你先上公司或单位的官网上去了解一下他们家的风格。比如,大学有校训,医院有院训,企业有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这些东西都会最为直接、醒目地展示在公司的官网上。
若你有兴趣,可以翻阅相关岗位在官网上发表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文体与用语,能够帮助你快速把握该企业与该岗位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我有次面试出版社,面试前对其官网仔细浏览,特别是我要应聘的岗位在官网上展示的内容,我是更加谨慎仔细地通读了一遍。到笔试的时候,有一大面题目都是官网上的内容,最后我也顺利拿到了OFFER。
面试时,也请你把为什么要来这里的前因后果思考清楚,找到为什么应聘这份工作的理由,且这个理由要有故事感、时间感。比如,我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小时候就想当老师,喜欢演讲,陆续做了许多教师类的志愿者活动,还考了教师资格证。通过活动与各类考试,我对于教师岗位职责的理解更为深刻……
最后,保持微笑。面试官在招人的时候,也希望能招一个未来能好相处、轻松自由些的同事进来。所以,请时刻保持真诚与谦虚的态度,面带微笑,自信地去面对。
【总结】
生涯,指的是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它受到个人内在和外在力量的影响,是一个人的愿望与可能性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妥协和权衡的产物,是一系列选择连续进行的结果。
生涯选择对个人而言,是独特的。它不是“从中找到适合我的生涯”而是“发展属于我自己的生涯”。
借着职业生涯规划的契机,你可以更好地成为你自己。
【参考丛书】
《定位》/《发现你的优势》/《20岁,光阴不再来》
以上
蔡蔡 2018.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