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数据产品入门

数据指标体系建设的7个思考点

2020-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ArnoChanszu

      为了对现状进行监测和预警,我们常常会建立起一套数据指标体系,同时搭建和完善体系也应该是数据分析师的一项基本功,结合实际工作中经验,总结了这个搭建过程的7个思考点:

1. 目标

      目标,不仅要求我们梳理好业务流程(例如常见的转化率漏斗、AARRR模块),也要求我们明确好目标受众对象,建立面向管理层的核心指标,面向业务部门的二级指标,面向个人KPI的三级指标,尽可能与KPI挂钩

2. 数据维度

      数据维度,是数据分析的一些思考角度,常见的有:渠道来源、地域等,不同业务也会有不同的角度,一般业务部门对这块会更加熟悉一些,所以要多向业务同学取取经

3. 数据指标

      数据指标,将业务问题量化为数字的变量。常见的有:数量、占比、比率等,一个好的指标通常是一个比率,因为这个比率通常可以连接分子、分母,而不是割裂来看

4. 时间维度

      时间维度,指标体系不同时间段的数据现状,常见的时间周期:日/周/月/年,或者累计到当前。当然也没必要一一俱全,例如比较低频的业务行为,可能按月周期即可满足需求

5. 标准 & 预警

      标准的建立是为了让数据更有立体感,更容易识别出数据的波动,提前做好预警。例如每日的指标,可以与过去30天的中位数做对比;周、月可以加入周环比、月环比,甚至可以加入目标作为标准

6.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也是数据指标体系的一部分,可包括内容:指标名称、类型、统计周期、业务逻辑、数据源、数据逻辑等内容

7. 反馈闭环

      数据指标体系的搭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结合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例如之前加入截至当前的平均日活,虽然建议业务部门使用月活,但业务部门就是以月平均日活作为考核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还是需要多提炼出共性的需求,与业务部门一起建立一套可以及时反映数据现状,洞察数据变化的指标体系,尽可能的减少人为的跑数。当然数据指标体系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当需要深入分析时,还是需要结合多个维度具体分析。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谢谢合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