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语言的锤炼-铁凝

2023-12-15  本文已影响0人  北方逸云

首先要学会语言的锤炼。怎么锤炼呢?我想有两点。第一点,不能停笔,不要坐在那儿光想不写。或者我今天给你讲个构思吧,明天我又有一个绝妙的构思,光说不练不行。第二点就是不停地阅读。读书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认为,假如说我们正在生活的生活是一种生活的话,那么,读书可以视为愿意从事写作的人的第二种生活。

我是把读书提到这个位置的。读书对我们消化生活、开拓思路、开阔视野,绝对有极大的好处。

因为每个人不管他生活经历多么丰富,也只是他自己的那段经历,他间接的经历和体验从哪儿来呢?还是从书本上来。

而且,书本还可以帮助你消化你所拥有的生活。可是,读什么书,怎么读呢?都说《红与黑》这个作品是古典名著,我根本就不喜欢读,也实在读不下去。这个也不要害怕。我觉得最初读书,还是应该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来读。你喜欢这个作家的作品,可以把他的作品全部找来。这样你就可以系统地了解这个作家,就可以得到他的气质,他的整个的风格,甚至一开始有点模仿也不要害怕。

朱光潜先生有一句话:“有些年轻人是不学而求创造。”他就想书本没用,我就是自己创造我自己的。我什么也不用看,你什么也别告诉我,我什么也不听,我是天才,没学会走先学跑,我一生下来就会飞,这是要不得的。

另外,就是一种安于模仿而不求创造,也是很可怕的。越杂越好。比如我自己,写小说不要只读小说。这种东西不是立竿见影的,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作家贾大山说,如果就是让你单纯地说,馒头好吃不好吃呢?好吃。那馒头是什么味呢?怎么个好吃呢?因为你没有吃过烙饼,没吃米饭,那你也说不出馒头是怎么个好吃。只有当你吃过了烙饼、米饭等等,你有了对比,你才能够更深刻地认识这个馒头。

所以说,读书,实际上也起着这个作用。知识领域的开阔,知识结构的更新,特别是对表现当代生活,可以增强我们的表现力。在书中,有很多地方你无形中就知道了。

别人怎么写的呢?比如说,有一个苏联作家,他写的“风”,夏天海边的风,“像两团毛茸茸的小狗儿在这两个女孩子的脚腕子中间穿行”。这毛茸茸的小狗儿首先就很可爱了,这“风”变成有形的了,还在这两个女孩子的脚腕子中间穿行。忽然间,你就立刻也有了这种感觉。他的这种叙述能力给小说增添了神采,效果很好。

我记得另外一位作家,写他家乡流得很急的一条河水。他把这河水拟人化了,这波浪一浪高过一浪,他说是“河水弓起墨绿色的脊背”,这河水的脊梁都弓起来了。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增强自己、锤炼自己在叙述方面的表现力呢?不要那种泛泛的描写。

有时候,一个作家为一句话,弄得几天吃不下饭,急得团团转。这并不是故弄玄虚,这是在寻找那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