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i财经内参

全球的萧条与中国的繁荣

2018-06-26  本文已影响129人  锦绣岷江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  第一部分

将以我个人思考的宏观经济三个核心点来阐述我自己所理解的中长期宏观经济问题,从这三个核心点,我推导出五个方面的逻辑:

①住房、政府消费是经济的两大主要需求;

②政府围绕居民财富收入制定各种经济政策,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附属品,有些政策在事后看着是存在种种弊端,但是在当时经济环境下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③工业体系经济危机是天生宿命,不可避免,以债务为爆发形式;

④掠夺需求是工业体系经济的天赋秉性;⑤居民收入贫富差距放大、二八分化也是天生的必然。

沿袭这五个方面的逻辑,进一步阐述一些宏观经济问题和个人不成熟的观点。并在第一部分结尾做了六个经济原理模型来阐述自己的的一些认知。

➤  第二部分

我将重点阐述增加国民财富的几种方式和对国家生命周期的理解,并阐述自己对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失效的判断。结合罗斯托工业化体系发展阶段、熊彼得康波周期的创新繁荣理论,也许对中国和全球经济有一个不同的看法。

➤  第三部分

我将回顾美国、日本经济的历史,这个对长周期投资方向选择具有意义非凡的作用。

➤  第四部分

我将讨论下我对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这个大课题的理解,并提出自己对未来中长期投资的一些小小的思考。

前言:

我觉得我们很多人在分析宏观经济的时候是就事论事,没有统一的框架和逻辑,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这些事情的认知,给我的错觉是也许语言表达能力好是宏观研究的核心因素。是否能独立事件外,拥有一个指导框架,在这个框架内阐述宏观经济的研究是判断宏观经济研究好坏的标准。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但是在框架内犯错误是可以理解。

高善文高博在当年能受到大家爱戴,是因为他在国内开创了流动性和资产价格变动的研究,以「资产重估理论」响彻一时;周天王可以封神,是因为周天王把周期理论研究发挥到极致,将历史中多位经济学者的学术研究糅合到一起来阐述中国宏观经济,这些学者包括了熊彼得、康德季耶夫、朱格拉、基钦、罗斯托等等,康波理论在他手里发扬光大。这两位神能受到大家的尊敬是因为他们是在一个体系框架内得出结论,有系统和体系,在 A 股这个宏观研究「泛眼球主义」的时候用一套理论来阐述经济发展规律是真的无人能出其右。刘鹤军师也是有自己的体系,他对危机的认知体系十分深刻,我们应该庆幸有这样的学者作为国师。

刚入行时某经济学者被戏称为「变色龙」,因为在每个时间他都能找到一套理由和理论来解释当时的资产价格变动,但是如果把每个时期言论综合到一起是没有任何体系,完全是「就事论事」。「就事论事」的理论体系是最不可取,复制性和延续性并不会很高。

我想以自己思考的几条主要线索,较长时间轴的思路来看待一些宏观经济问题,并不能成为什么框架,我距离建立框架那是相当的遥远,只能在边缘位置提供一些自己小小的思路,这些思路每一点都有经济学前辈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就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索一些小小的问题。

第一部分 基本逻辑思维点

我在这节中,想讲我的三个核心思路。这三个核心思路能外延扩展出经济行为的一些基本问题,我在本节的后面做了一些经济模型来阐述我的一些浅显理解。

我偏向认为所有的经济研究要落实到以下三个逻辑思维点上:

1、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供给人们消费;

2、经济的主要核心是创造居民财富;

3、经济永远处于需求不足的状态——掠夺需求是天赋秉性、危机爆发是逃不开的宿命。

一、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供给人们消费——住房、基建

这句话说起来是一句废话,因为所有的经济活动的目标都是人们消费,但是「废话不废」,通过这句话我们能推导出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人一生最大的消费就是住房需求和环境改造( 医药这个事情就别讨论了,涉及人命 );那么如果想要短期刺激经济,就只有两个办法:住房和政府消费。经济衰退期政府一定要刺激需求,因为政府惧怕的是债务链条在衰退中爆掉。

➤  第一、刺激居民房屋消费

居民加杠杆,所以地产也能称为「周期之母」。

我们能看到任何的国家在遭遇债务危机的时候,一般都会刺激房地产需求,这是各个层面博弈的最终结果,不以居民意志为转移,包含了宿命论的说法,对于这个政策,我不抱有批评的态度,因为这是「经济的宿命」,政府政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对地产政策的言论,各种抨击很多并不是从真实的经济层面出发,个人感觉偏向认为这些批评并不是特别合适,例如「地产绑架中国经济」,这句话只是站在居民的角度来阐述地产价格应该跌,但是从经济的各种约束条件看,地产价格暴涨是一系列经济运行的结果,政府只是在运行规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政策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

美国政府在 2000 年经济后继乏力的时候用的是「零首付」、居民加杠杆刺激了房地产泡沫,最后演化为次贷危机。从宿命论的角度,这个情况是一定会发生,因为「货币流派」的最终结果一定是释放流动性催生资产价格泡沫,资产价格只有两项——股市、楼市,美国的资产价格泡沫一定会发生,那么无非是什么时间点、开启哪类资产价格泡沫而已。

 

美国政策在 2000 年纳斯达克资产价格破裂之后,只有采取刺激居民消费这一条路,那么最终一定会走刺激房地产——居民加杠杆,最后形成地产泡沫。

从 2004 年中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和快速城镇化初期,从那个时间点房子开启了 14 年的大牛市,这 14 年我不知道媒体、专家为什么在这十年间都是用日本房价崩溃来作为对房子暴涨的类比,因为这些误导了许多人,也让专家变得「廉价、不值钱」。应该说从 2004 年之后,中国进入的就是房地产为支柱的国家( 这个论断周天王在 2005 年提出 )。

2003 年景普秋提出「我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根据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从中后期开始,城市化对工业化的拉动作用要大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2005 年周金涛提出来城镇化是未来的主线,「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加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诸多经济问题的一个关键。未来产业多样化过程中主导产业将会沿着城市化的线索展开,这一点国际经验早有证明。」

相比较媒体上的各个专家,周天王这个专家只是少被人群所认知。房地产周期是过去 15 年中国经济的主导,不以媒体和政府意志为转移,是中国居民最大的消费带动,而不是「地产绑架中国」这种似是而非的媒体言论。

 

工业化进程的体现,一个完整的工业化进程是要经历 60 年,罗斯托定义了工业化进程的分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超越大众消费阶段。( 中国在 2000 年进入工业化起飞阶段,并于 2010 年左右完成工业起飞阶段,走向工业化成熟阶段 )

在起飞阶段是制造业投资的黄金期,这个阶段是任何一个国家有且仅有一次的 10 年到 20 年的时间。根据历史规律,这个时期往往是城镇化人口在 25% 到 50% 的一段,也是城镇化率最快的一段。

工业化起飞阶段,也是房地产行业作为经济主导力量时期,也是制造业投资快速扩张期,所以我们所面临的房地产的各种问题本质是我们工业化的结果,是经济发展的根,「地产绑架中国」是本末倒置的一种阐述。

➤  第二、政府消费

我个人理解政府消费( 凯恩斯主义 )最终也是居民消费,但是消费的是环境和城镇化带来的便利。城镇化带动人口流入到城市中,人们享受了城镇化的种种便利,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水利设施( 为农田服务,没有完善的水利设施已经能抵御较大级别的干旱和洪涝 )、城市改造等等。

凯恩斯主义是有失效的时候。

 

凯恩斯数量化逻辑是在于投资乘数——花出去的钱在拉动投资建设和未来产生收益上是可以赚回来的,如果这个乘数小于 1,就是在数量化关系失效的时候。( 许小年许老师曾经重点研究过 )。

我略微讲一下我自己的理解。我的理解是任何经济理论都有自己的适用期,在不同周期里适用不同的理论。凯恩斯理论在 30 年代被提出来,一直沿用到了 70 年代,在 70 年代初,美国发现凯恩斯主义失效,伯克利学院的货币学院派上台,他们主张的是通过货币来解决宏观经济问题,所以才有了美国延续用了 30 余年的货币政策。凯恩斯主义的失效也在于提到的这个投资乘数效果锐减。

我偏向认为凯恩斯主义失效的背后是来自「基建投资,并不能带来效率提升」。拥挤的高速公路,修建新的高速公路可以提升运输效率,这个就不是失效。「三通一达」平整后的工业园区和开发新区,能有更多企业入住和居民入住,那么这些基建就不失效。失效的投资是类似「鄂尔多斯的鬼城」,这是无效的基建投资。

美国在 30、40 年代就完成全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率( 1932 年到 1943 年,美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基建占比维持在 25% 左右。1950 年城镇化率 64.2% ),40 年代美国的工业制造能力举世无双,那种制造能力是 1 个星期下水一艘战列舰,9 天下水一艘航母的节奏。进入 60 年代基建已经无从下手( 1950 年到 1968 年,美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基建占比维持在 13% 左右。1950 年城镇化率 64.2% ),所以才有了 70 年代战争军费投入带动经济的做法。凯恩斯主义失效。

 

➤  小结

居民加杠杆和政府消费( 货币流派通过央行增加国债,最终也是落在国家资产负债表中 )两种形式就是两个债务周期,居民的债务周期伴随着库兹涅茨周期( 20 年到 25 年 ),国家的债务周期伴随着国家资产负债表周期( 100 年到 120 年 )。

居民资产负债表周期,可以通过债务核销、破产、债务转嫁国家、增加收入、通胀等方式解决,但是国家债务周期发展到极致就是战争格式化,在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欧洲国家债务周期的集中爆发。而美国十分幸运的以欧洲毁灭代价抹平了自己的国家负债表( 1945 年后战争重建又赚了一大笔 )。十分不幸的是,美国、欧洲目前又进入国家负债表周期的顶部区域,这个将如何解决,我就没有那个智慧了。

 

 

二、经济的核心是创造居民财富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在创造居民财富,增加居民的收入,只有居民收入增加才能进一步消费、刺激各种经济活动。

大部分的宏观数据是在阐述企业收入。真正居民收入指标衡量并不是很多,因为企业总收入到企业利润就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再从企业利润到居民收入又是个复杂的传导过程。这个在数据统计上并没有完善、可靠、长期的数据支撑。所以我们所有的宏观经济在分析的过程中,省略了这个传导过程近乎相似的认为居民收入等同于企业收入( GDP 的变化 )。

居民财富快速的上升才能带来社会资金的快速积累,才能投资、城镇化、形成社会资本,才能消费、才能买房子、才能买股票。居民财富创造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我偏向认为经济研究的两大方向就是债务和居民收入,大部分的宏观经济指标都是为这两个核心点做服务的。

各国政府的许多政策都是围绕居民财富为核心展开。居民收入下降,往往会推出经济刺激计划( 加大财政、基建、释放货币 );经济过热要预防举债过度,就要收一收;所以我们会再不断看到各国政府在经济危机时候推出的各种刺激政策。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决策。

 

政治也会围绕居民财富展开,居民收入中长期下降时候往往左翼政治会抬头,如果到了居民财富达到温饱线以下,民粹主义会萌生甚至会引发战争来毁灭有形物质;居民收入中长期增加,右翼政治会当道,甚至会把人文关怀发挥到变态的地步( 挪威、丹麦的五星级监狱 )。

什么是赌国运??赌国运就是赌居民财富还能增加,能有更多资金消费各种产品。房地产、品牌消费( 高端白酒 )、制造业都是在赌国运,虚拟资产价格( 股市 )更是赌国运。

 

我们在下一部分将讲到居民贫富差距和国家生命周期,我在这里做一个综合的总结,我偏向认为居民贫富差距和国家生命周期是直接关联,用贫富差距的数量化值来衡量国家生命周期,美国上一次如同目前这么大贫富差距的时候还是在 1929 年,之后我们都知道发生了经济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的贫富差距是有,但是没有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我们还能在国家层面继续增加国家负债,国运的一个角度也是国家资产负债表周期。( 第二部分会阐述 )

 

 

三、需求不足是经济交换的天然产物——掠夺需求是天赋秉性、危机爆发是逃不开的宿命

物价=企业家利得+工人工资,这个等式很有意思。

一个封闭经济体,从最开始的原材料( 来自地球是免费的 ),每一层都要增加人工和利润留存,到最终用户( 居民 )的价格汇总可以粗略就等于资本家利得+工资。例如利息、金融成本、厂房折旧等属于生产性复杂演化版本,最初的原始模型就是:物价=企业家利得+工人工资。

任何一个封闭国家经济体,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工资报酬,用获得的工资购买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所以经济交换的过程天然就有两个问题解决不了:总需求不足和收入不均。

➤  第一、总需求不足

因为储蓄的原因,工人的工资永远不能满足购买自己生产的商品,生产过剩是必然。生产过剩的结果就是通缩、企业亏损倒闭,这个时候的政府政策应该做的是加大需求释放,那就要通过国家、企业、个人增加负债来满足需求不足。这个深入演化就是企业负债周期,企业负债周期伴随着金融周期、产能周期而生( 库兹涅茨周期:建筑周期、房地产周期,我觉得也类似企业负债周期;在 1 个库兹涅茨周期嵌套着 2 个朱格拉周期( 产能 ),1 个朱格拉周期嵌套着 3 个基钦周期( 库存 ))。国家通过财政、货币两种形式增加杠杆,深入演化就是上百年记的国家资产负债表周期

收入达不到满足债务情况下,危机就会发生( 债务危机 ),由于工业生产天生的缺陷,危机是无法避免的,不可能通过政策熨平,只会不断爆发,熨平一次危机后面会有更大的危机。增加收入和核销债务是唯一的出路。( 通胀也是缓解债务链条的一个方式,只是操作不好会陷入更大的债务危机中,我就不单独阐述通胀对债务危机的反应链条了 )。

所以在面对危机的时候要么想方设法去增加国家的出口,掠夺其他人的财富,要么就是通过坏账核销、破产这种暴力阵痛。

 

掠夺需求就是工业经济生产体的天赋秉性,危机爆发是工业生产的最终宿命。

 

伟大的无产阶级精神领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资本主义最终会走向灭亡,他也认为危机是必然,最终得出资本主义最终会走向灭亡。在1867年出版后的资本论后的 50 年,世界终于以世界大战来终结了上一次的国家资产负债表周期,在当时看来是资本主义的终结,但是实质是一个大的周期新的开端( 国家资产、人口周期 )。

农业社会是很少发生金融危机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土地耕种,总需求就是满足农业社会人口的温饱,人口出生达到当时土地承载极限社会发生危机——改朝换代。所以我们纵观朝代历史更迭,在朝代初期都会有盛世( 人少地多 ),朝代末期就会是危机( 人多地少 ),资源不足的时候更容易出现矛盾,一旦到了吃不饱饭的时候就要闹革命( 18 亿亩耕地红线由来,要满足人口吃饱饭 )。

➤  第二、收入不均、财富差距扩大

企业家和雇员之间,在收入的差距上会越来越大,财富差距是一个天然存在,是不可避免的经济行为。优秀的企业家在不断做大自己企业的同时也就占据了更多的资源资金,「二八定律」是在工业经济体的最开端就确立的,无法改变。

工业社会经济行为会催生出垄断,具有规模效应的行业一定会出现垄断,直至达到规模效应的天花板。所以我们看到过去百年历史,极大企业规模出现的是「bigger、bigger and bigger」,卡耐基钢铁公司以 1200 万吨粗钢产量成为了当时美国的钢铁帝国,现在回想起来这个量是当时组织的天花板,但是现在仅仅是一个大规模钢厂的产量( 效率的提升提高了规模效应的天花板 )。

当贫富差距达到一定程度,中低层居民权益受损,政治层面就会出现左倾化,一旦这部分人低于温饱线,那么政治危机革命就会出现。所以贪腐、分配不公的事件会在危机、资源不足的时候大量爆发并能引起很大的民意,而在资源充沛时期都隐藏在欣欣向荣的景色里。堵车和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道路宽阔可以类比经济高速发展期,大家都可以加足油门猛劲前行,走应急车道的人也无可厚非;一旦经济增速下行居民收入下行——轻度塞车,那么加塞、应急车道会引起愤慨;如果经济危机——严重塞车,应急车道、加塞就会成为大家的公敌。所以政府用看得见的手来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使得大部分群体能在温饱线之上,具有抗风险能力,这个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对收入、消费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可以演化归结到社会福利经济学的范畴。

四、模型阐述:

由于上面的整体阐述逻辑推演量较大,我们做个假设的农场模型来阐述以上经济过程。

➤  模型 1:封闭经济体需求不足

有一个封闭的奶牛场,1 个农场主、100 个工人,养了 100 头奶牛,年产 100 斤奶,每斤奶售价 110 元,总收入是 11000 元,其中农场主 1000 元,工人每人 100 元。

工人每个人每年留存 10 元作为储蓄,农场主留存 800 元作为储蓄,那么整体购买力只有 9200 元,总供给是 11000 元。那么总需求一定是小于总供给。

 

△  农场经济模型 1

➤  模型 2:农场主发行货币,给挤奶工放贷款——债务危机

在案例 1 中,为了增加需求,农场主具有了铸币权( 国家银行 ),给挤奶工放贷款,我们分成三种形式来看,就能看出经济过热、经济温和、经济通缩三种情况的由来。

农场主给挤奶工发放 2000 元、1800 元、1600 元三种消费贷款形式。贷款的用途是增加需求,购买商品。

贷款放多了,购买力旺盛就是经济过热,表征为物价上涨;贷款放少了,经济还是通缩物价下跌。

这里就有两个问题出现:1、贷款量发放多少?2、时间推移,债务危机爆发。

1、什么样的量是放多了?什么时候是放少了?谁也不知道,连世界上最聪明的各个央行也都不知道,只能试着来,放多了,收一收;放少了再加点,通俗的讲「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

2、通过贷款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是不能解决一世。贷款累计时间越久,面临的问题越多,在我们这个模型里面,十年后,居民就是资不抵债,单体个人储蓄是 100 元,负债是 200 元,每年收入只有 100 元,严重的资不抵债,如果贷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收入只够还利息的情况,甚至是不够还利息的庞氏骗局。

这时候就要债务清算——债务危机爆发。

 

我们可以把这个案例中的挤奶工类比社会企业的公司,把农场主类比成银行( 也可以类比国家 )。这样危机的链条和构成原理也就清晰了,企业负债周期( 金融周期 )是必然会发生的,一定会发生,这个伴随着库兹涅茨周期而生( 建筑周期、房地产周期 ),25 年的长周期。

△  农场经济模型 2

 

➤  模型 3:缓解债务压力——掠夺别人的需求、核销债务

上面案例中,如果出现了债务危机,对于 A 农场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加收入和核销债务( 债务出清 )。

△  农场经济模型 3

掠夺别人的需求!

 

在我们假设情境 1 和 2 中,情景 1 产生了贸易盈余( 贸易顺差 )1100 元,就会缓解了国内的需求不足问题,但是并不能完全缓解。如果大量出口,达到情景2的情况,贸易盈余( 贸易顺差 )达到 2200 元,那不仅仅能解决需求不足问题,也能解决了债务问题,收入增加不需要借债满足消费需求,还能归还债务,那么债务危机也得到缓解。但是这种方式实际是把危机抛给别的国家,有些「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味道,在掠夺别人需求的时候,B农场的需求和供给更加的不匹配,这个时候就需要用B农场举债前行。

不要简单小看这个模型,这个模型就是全球目前经济现状的模型,也就维持了 50 年的全球「共生模式」。

 

全球唯一一个消费型国家就是美国,中国是利用美国的消费( 对美国净出口 )完成了城镇化积累,但是美国人的消费能力又不是凭空而来,是美元的信用额度,利用释放美元增加居民财富的方式——调节居民资产负债表( 金融资产占比高 )。

全球工业生产国如果从大的方面来说,都是在使用美元这张信用卡,美元举债维持全球需求不足。

 

所以我们能看到美国贸易盈余从 70 年之后开始快速的下降到负数,并且幅度愈发的大,国债也随着积累。虽然各个国家都拿着一把的美国国债,但是真的不要对美国抱有什么的敌意,因为每个出口型国家都享受了美国消费带来的实惠,都是在美国每年 7000 亿美金贸易逆差的情况下掠夺了美国的需求,所以必然就会持有美国国债,中国受益最多,自然而然就是最大的美债持有国。

如果进一步演化,《资本论》中阐述「世界无产阶级是朋友」这句话是值得推敲的。对于中国的制造业,世界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是敌人,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竞争对手,美国消费群众才是我们的朋友,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客户。但是全球仅仅一个美国,仅仅一个美国消费、金融立国的国度,只能有一个,目前不会出现第二个消费国度( 关于美国金融立国我们在后面继续阐述 )。

掠夺别人需求还有一种更简单粗暴的做法,发动战争直接掠夺他国的财富,这个模式在18世纪到19世纪是比较普遍的做法( 鸦片战争、开荒美洲大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个模型的演绎,鸦片战争是大英帝国为了掠夺大清帝国的需求而发动( 改变贸易逆差 ),鸦片是当时唯一能快速改变贸易逆差的商品。 ),在目前的世界很难再通过战争掠夺他国资源,汇率战成为新的战场( 贸易战争 )。

核销债务( 债务出清 ):

这个在中国已经出现过一次的债务核销周期,就是朱镕基总理期间,从 1994 年通胀见高点那个时期,应该是金融周期下行阶段( 对应的是我们 2010 年 ),到了 1999 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正式接受四大行的呆账坏账,直到 2002 年普遍救助农信社为债务出清结束的标志性事件。那一轮修复了企业资产负债表,开启了直到如今的一个宏观盛世,当然中间还必须说加入了 WTO,我们的制造业抢了「亚洲四小龙」的市场,掠夺了美国的需求。

 

在这个模型,掠夺外部资源的核心是成本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能源成本优势、组织架构比较优势等等优势。我们继续推导,能得出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例如为什么东北振兴不起来?

东北没有任何区域竞争优势,工业生产不具有成本优势,不具备资源成本优势( 北欧挪威能保持高福利,是因为他们人口少资源多,光卖原油就足够他们生活 ),无法形成对外掠夺需求的区域效应,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衰败。不要拿东北人的什么劣根性、政治透明度、政府信誉这些事情展开攻击,这些攻击类似于「你让一个老农民讲究卫生、优雅的吃牛排、然后擦擦嘴」一样的苍白,这种指责是没有指责在问题的根本上。90 年代出来的河南商人骗人时代,「十个河南九个骗,总部设在驻马店」,那是什么原因?深层次的背景就是上亿人口的大省长期无法解决自己的人口温饱,为了活命和更好的生活,三年自然灾害的惨痛记忆是别的省份无法体会和熟知的。

东北的衰败同样是一个必然,有一种研究历史的思路叫「地理环境决定历史」,为什么民主社会发源于希腊?是因为希腊是海洋文明,一艘船出去打鱼少一个人都回不来,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农耕文明就不在乎人,所以农耕文明往往都是帝王制。东北的衰败来自其地理环境决定了经济发展,只有当东北人口达到和当地农作物经济、旅游产业、出口相匹配的时候,东北才能振兴,否则说句yy的话,只有 「收回江东六十四屯、占领西伯利亚油井」才能好转。

( 可控通胀是延缓债务危机的一种方式,我们并不加以讨论说明这个情况。反正一句话,「贷款 30 年,现在一个月还款 5000 元是点压力,20 年后还是 5000 元就不是压力」。)

➤  模型 4:城镇化率的首要条件,能获得外部的需求

在国家生命周期中城镇化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是城镇化率并不是说提升就能提升的,一定要有外因,外因就是掠夺的需求多少。

△  农场经济模型 4

在城镇化率快速提升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必不可少:

1、掠夺外部需求创造居民财富;

2、政府有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3、企业能形成资本积累。

掠夺外部需求,增加居民财富是城镇化的核心,如果能持续的城镇化,进入国家生命周期的快速成长期,一定是要让大部分的民众进入到工业化体系,通过工业化体系创造居民财富。

居民财富增加可以买房子( 房地产投资 )、增加资本形成( 制造业投资 )。而政府在这里是要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让居民居住的环境更好,扩张城市边缘,创造制造业更好的流通环境和工业区的面积扩大。这个角度下,中国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较大的需要改变的论述是有问题,这个属于享受着国家快速成长期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从这个模型中我们能看到国家生命周期中快速成长期的阶段高固定资产投资是必然,因为要做全国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全社会工业制造业的资本形成、居民的住房需求( 固定资产投资包含: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 )。

印度为什么始终没有对中国形成足够的战略挑战?因为印度没有全国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高效的形成一个基建投资体系( 在后面文章中我还会着重提到这个问题 )。

➤  模型 5:效率提升带来成本下降、提升整体社会的福利

在这个模型中,生产效率的提升会增加人均享受物资的水平,所以在效率大幅度提升的时代,就是全球经济大好的时代,因为人均收入提高、物价便宜,人民幸福感很高。

△  农场经济模型 5

人类在过去几千年的时间里,都在做一个事情,就是提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提升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债务危机等都可以通过效率的提升抹平。

大的效率提升周期就是康波周期:1764 开始的蒸汽机革命带来纺织效率的快速提升;1836 年的铁路革命带来了流通效率的快速提升;1880 年开启了电气化革命是整体工业生产效率的提升;1937 年开启的汽车革命又是提升了整体的流通运营效率;1982 年开启的信息技术革命,生产效率、流通效率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全球统一化得以更深入的实现。

康波周期的繁荣顶点均是由这些技术革命带来。所以熊彼得 29 岁出版的《经济学原理》,阐述 「创造性毁灭」,是和康波周期相对应的。

( 另外小八卦下,熊彼得这位大神十分瞧不起另外一个和他同岁的大神,那个大神叫凯恩斯。熊彼得觉得凯恩斯低估了资本主义内在的稳定性,他的错误在于把经济衰退归咎于储蓄水平太高,而熊彼得看来正是因为储蓄,企业家才能够进行创新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进一步而言,凯恩斯的错误之处在于他对待经济学的态度,熊彼得相信,一个科学的经济学家应该坚持制作经济分析,而远离政治人物利益攸关的政策问题。在《通论》中,凯恩斯不仅给了政策建议,而且熊彼得看来,凯恩斯似乎是首先对这些政策有了判断,然后再发展出一套理论为之辩护。 )

➤  模型 6:长期滞胀模型

这一个的阐述是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论证数据严谨性的,仅仅能当做我自己理解臆断的一个想法,不能称为什么规律。

如果适龄购房人口和生产效率组合能形成一个很有意思的模型。生产效率提升,适龄购房人口不变( 需求不变 ),带来的是储蓄增加,物价下降,经济最为美好。这个情形比较好解释,上一个模型已经解释了效率提升的伟大时刻。

 

生产效率不变,适龄购房人口增加( 需求增加 ),带来的是储蓄减少,物价上升——滞胀。

生产效率不变,代表的是总供给不变,但是当适龄购房人口快速增加( 25 岁至 45 岁 )需求的快速扩张( 人生最大的需求是住房 )。效率不变,需求增加的过程( 通过债务满足需求 ),那么全社会居民的储蓄会下降,物价会抬升( 需求增加大于供给增加 ),这个阶段就是滞胀,而且是中长期的滞胀。

△  农场经济模型 6

在我们之前的模型中,并没有考虑到人口在整体经济中体现的作用,这个扩展又可以成为新的一门学科,人口经济学。( 英国经济学家W·布赖恩·雷德韦(W.BrianReddaway)在 1939 年提出了人口经济学的命题,发表了《减少人口经济学》 )

这个学科涉及的问题很多,我只能略微理解下所谓的经济体滞胀的由来。每一轮小的经济周期都会有滞胀阶段,但是十分幸运的是每一次的滞胀时间点都很短( 3、4 个季度 )。

但是在长周期的经济周期中是有一个长期滞胀时间。在过去的 40 年时间我们都没有经历过中长期滞胀,上一次中长期的滞胀是在 1970 年到 1980 年,我们提出这个模型是以这个阶段为蓝本衡量的。

从 1970 年进入康波周期的萧条期,在这个阶段战后的婴儿潮进入到 25 岁购置房屋,需求的快速扩张和供给的偏平化带来的一个长达 10 年的滞胀( 1937 年开端的康波周期是以半自动化和汽车为主要引领 )。周天王( 神 )的康波宿命论一直阐述「从 2018 年到 2019 年开端的萧条期必然会有滞胀」,萧条期的滞胀我猜测和人口也是有关联,因为每一轮的康波周期向上的 30 年中都会出现婴儿潮,而进入萧条期,正是这些婴儿潮进入购房年龄。

如果对比中国,我们也会发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从 2005 年,我们 1980 年之后的婴儿潮进入了住房需求的高峰期( 进入 25 岁 ),2020 年 80 后开始进入了二次购房的高峰期。

下图是美国过去 100 年 0—4 岁人口和 25—45 岁人口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有意思的情况:

①在 1970 年,战后婴儿潮进入 25 岁首次购房的高需求年份( 欧洲也是同样 );

②2010 年开始,美国 25 岁至 45 岁这个年龄层人口数量开始向上,结合 1980 年之后出现的婴儿潮,我们可以确信,美国已经进入房地产周期向上周期( 库兹涅次周期 )。

 

从这个模型外推预演未来,美国从 2018 年开始的十年,发生滞胀的可能性和概率是极其的高,未来十年正是美国生产率稳定,购房增速提升的一段时间,那么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即将结束 30 年的大牛市,进入 10 年以上级别的大熊市。( 有一本书叫利率史,在这本书有一幅图是美国从 1900 年到 1990 年的国债收益率,上一次的低点还是在二战时期,也是 1%~2% 的低点 )

△  美国人口推算数据图

第二部分 全球萧条的必然性

经济快速发展有几种形式是可以遵循的,这种是一个中长周期的方式,不是短期一两年的模式,一两年的观点、甚至月度记的宏观分析有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味道,宏观经济的运行是一辆大型的重载火车,开动起来短时间很难改变。

我把经济快速扩张期和居民财富创造略微画个等号,当然了这里面还是有不同的,就是从收入到利润端的复杂过程,日本 80 年代已经给出了充分的证明,经济增速下移,但是创造的居民财富累积泡沫也造就世界上唯一一个地产价格连续 20 年下跌的壮举。

我把创造居民财富分为三种类型:

1技术革命、生产效率提升;

2、快速的抢占外需:大量净出口能快速增加居民财富;

3、居民资产负债表重构。

 

在居民财富创造的思路中,有一个时期也是居民财富创造最快的时期,就是国家生命周期快速成长期( 国家资产负债表周期 ),这个在居民财富创造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以居民财富创造为主线,在这一篇文章中从创造性繁荣、出口、城镇化率、工业化进程阶段、居民资产负债表到货币、房地产阐述自己的一些小想法,在最后以国家生命周期、国家资产负债表作为完结,并将最终阐述目前欧美体系的货币体系面临着失效。

从这些逻辑出发,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 美国、欧洲、日本 )的国家资产负债面临着见顶,居民财富分配差值也趋向最大,从居民财富创造角度这些国家已经走向中长期的萧条。

一、技术革命、生产效率提升:这是最重要的财富创造阶段

技术革命是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过去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高速发展期,都是和工业革命离不开关系的。

技术革命带来产品供给加大,物价下降,居民财富积累( 储蓄 )加速,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反向刺激需求( 更多改造制造业生产流程 )。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是全球范围持续时间长达十数年的资本开支更换设备的阶段,所以我们能看到每一轮的康波周期从低点到高点都是能维持长达 30 年左右的时间。低物价、高收入、高增长——这是经济最美的时刻。

从 80 年代开始的信息化技术革命,从半导体制造到计算机、自动化生产线、互联网等一系列技术革命,大概率应该是在 2010 年达到了最后的峰值,因为在 2010 年信息化技术的互联网走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手机连接到网络上是最后的标志,当产业触角延伸到生活每一个领域的时候,就是这个产业的成熟期和末期。

在熊彼得的周期里面「创造性毁灭」会跟随我们 20 年之久,这就是康波繁荣后的衰退 10 年和萧条 10 年。

从目前的科学技术来看,我们已经几十年没有在物理学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蒸汽革命、铁路( 蒸汽机头 )、电气化、信息技术革命都是从物理学的层面做出革命应用的结果。

目前信息技术革命是上个世纪的那批伟大的物理学家奠定的基础,在我大学期间《高等物理》中麦克斯韦方程是折磨我一个学期的微积分方程式,但是却奠定了现在许多的信息技术应用,电话无线电技术也由此派生。目前我们看不到物理学层面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形成应用的情况。

很多人把新能源汽车当做工业革命,这个真的夸大了新能源汽车和看低了工业革命。新能源汽车只是改变了汽车的能量转化关系,没有带来任何工业效率的提升和物流体系的提升,他是现代工业的一个产品,绝对不是划时代意义的工业革命。也许人工智能+全自动生产线能成为划时代意义的工业革命,但是这个情况下,人口劳动力放在经济中哪个位置?庞大的失业人群怎么办?

5G 技术也不会是革命性的产物,5G 通讯技术也是互联网延伸的速度,其带来的是生活使用上的便利,属于上一代技术革命新的延伸,并不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

二、快速的抢占外需:大量净出口能较快增加居民财富,国家快速成长期的首要条件,抢占外需的方式红利

➤  1.出口能快速增加居民财富

所谓的快速抢占外需就是能快速的加大出口,形成较高的出口顺差。如下图, 2005 年开始我们开启了快速净出口的神话,并在 2015 年,我们净出口差值达到了顶峰年 3.5 万亿。在这 11 年时间里,中国居民从海外赚取了 20 万亿人民币的财富( 外汇占款最高接近 4 万亿美金,这是基础货币 )。这个是根,是国内所有经济活动——房地产、制造业、基建的活水源泉。

在这十年,贫富差距加大——一部分居民「先抓到了老鼠」,同时也衍生了了世界最坚硬的资产——中国楼市。

160 万亿人民币的 M2 水平貌似是很高,所以有了中国政府「大水满贯」的说法,实际我对这个是抱有怀疑的态度的,按照这十年的情形,我们央行形成了大约 3 万亿美金的外汇储备( 大数 20 万亿人民 ),这些是基础货币,按照货币乘数 4 计算大约是 80 万亿 M2( 货币乘数之前大约是 3.2 左右,最近三年的各种创新到了 5.2 左右 )。所以我们 160 万亿的 M2,其中有接近 80 万亿是赚取外汇赚回来的,这个真不能说是我们政府大水漫灌,是我们享受了净出口的福利,然后自我派生出来的货币,别忘记 7 年前在分析 M2 增速时候的公式是 M2 = 新增贷款额 + 外汇占款变化额,估计现在许多年轻的分析师已经忘记了这个公式,当时的中国央行「缩表、缩表再缩表」,在 2011 年社融成为了新的分析数据。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 160 万亿 M2 背后的逻辑归结,我偏向认为是我们的结汇政策导致了国内的 M2 高增,我国的结汇政策是国家持汇,净出口额的外汇都放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居民只能持有人民币。回顾历史上日本在 1980 年也是贸易顺差急剧的扩大( 1985 年的贸易顺差是 14 万亿日元,相当于当时 1000 亿美金 ),当时日本政策是居民企业可以持汇,所以在 1985 年之后日本开启了在全球「买!买!买!」的模式。如果我们也可以企业个人持汇,那么早早的就是中国居民和企业在全球开启长达数年的「买!买!买!」模式,现在的中国买货模式和日本的扫荡全球是没法比较的。

我们因为结汇政策的不同,所以在过去 10 年我们在国内开启了房地产的「买、买、买」模式。中国央行真的是尽职尽责,在 2009 年我们 4 万亿投资,需要货币政策支持的时候,中国央行当时是缩表的( 全球央行都在扩表 )。当现在有人提及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情况,那么外汇创造基础货币不足才是中国央行扩表的关键所在。

所以我偏向认为国内 160 万亿的 M2 是我们自己出口赚取外汇所创造出来的庞大货币,而不是政府的「大水漫灌」,偏向认为这个对政府的指责有些「端着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味道。

△  中国贸易差额

△  日本贸易差额

➤  2.国家生命周期快速成长期的首要条件:快速的抢占外需

这个讲的就是生产力模型三要素中的资本在创造财富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进入快速成长期,会带来三个重要经济现象:工业化进程迅速加快( 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 )、城镇化率快速提升、房地产成为重要支柱( 这三个现象将在下一章节中来进一步阐述 )。

 

能够产生大量的净出口( 掠夺别人的需求 )是国家生命周期快速成长的首要条件。

 

在 1990 年印度和中国处于城镇化率都是 25% 左右。但是 30 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印度的城镇化率仅仅提升了 5%,而我们却提升到了接近 60%。

背后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印度始终没有形成足够的优势来掠夺海外的需求。从 2000 年开始,印度竟然成为了世界需求净进口国,甚至在 2012 年达到了接近2000 亿美金的贸易逆差,我们在 2007 年净出口是 3500 亿美金,2015 年净出口 6000 亿美金。印度没有赚取足够的资本金形成工业化进程,工业起飞准备阶段缺少资金。

国家生命周期快速成长期的案例中,日本是在城镇化率达到 75% 的时候( 1980 年的日本 )开启了掠夺海外需求创造居民财富模式。

城镇化率是工业化率的结果,并不是工业化率的诱因,是因为能产生足够的工业化就业岗位和产生足够的居民财富,才会有城镇化率的快速提升和国家生命周期的快速成长期。( 所以我并不是很赞同「因为我们城镇化率提升带动了我们的黄金十年」,我偏向认为是朱镕基总理当年加入了 WTO 带来的贸易顺差造就了我国长达 14 年的经济繁荣 )。

工业化进程最需要的就是资金,在我们这代人幼年时期,国家和各个地区提倡的是「招商引资」,通过外部资金来加强国内的资本形成,中信集团、中金集团设立之初是为了国家能在海外市场募集资金加强国内的资本形成。当时从国家、地区到个人流露出一个字「穷」,国家盖房子修路都没钱,我们从 1980 年开始积累积累到 2000 年,还是一穷二白,我记得高中时期外汇储备 1000 亿美金在当时是天大的一个新闻,而我们现在 3 万亿美金还嫌少。

快速掠夺海外需求是国家资本快速积累的首要条件。从这个角度出发,一个新兴市场能否会复制中国崛起的标志性数据,就是其对外贸易顺差额是否能快速提升,在这个基础上该国才能进入快速的工业化进程的正反馈路径上。至少从数据上,印度崛起的问题短期内是可以不用考虑,看到数据的提升后再去投资也来得及。( 国内投资海外新兴市场的投资者,十分类似当年 1990 年被引进国内的外资,有些赌博的味道,当然了世界所有资产的底部都是投机客抄到的,也许就抄到了最底部 )。

△  印度贸易差额

➤  3.掠夺海外需求要素:国家竞争优势

这个问题涉及到国家竞争优势问题,迈克波特的竞争三部曲最后一部《国家竞争优势》专门写了一个国家的相关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我在这里只肤浅说下我自己理解的国家竞争优势和产业跃迁,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还是在于成本优势,劳动力成本、天然禀赋是根本的核心,但是如何发挥国家的竞争优势,有一定程度在于国家组织架构如何协同发挥竞争优势并完成产业的迁越。

地球村国家工业化体系可以分为 5 个阶层,消费科技创新、中高端制造业、初级制造业、原材料生产国、自给自足。( 对应了工业化体系的 5 个阶段 )

 

美国从 1940 年就霸占着第一个阶层——消费科技创新,过去 100 年科技创新是以美国为起源( 上一个 100 年是以英国为起源 ),目前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冲击这个位置,所以我十年前开的一句玩笑是:全球工业体系是美国人发明、日本人做大、韩国台湾人做烂、中国人把他们都做死;

第二个阶层是德国、日本这两个国家;英国、法国偏向自给自足,从世界贸易的影响力程度看,尚不及德国和日本;

第三个阶层是中国、韩国、墨西哥、印度、东南亚等国;中国韩国在跃向第二个阶层、处于第二个阶层和第三个阶层的夹层中,韩国是要被中国挤掉的一个国度,墨西哥、印度、东南亚各国是处于第三个阶层的中后部;

第四个阶层是原材料生产国:俄罗斯、巴西、阿哥廷、澳大利亚、中东各国都是这个阶层;这个阶层的国家,拥有的就是资源、资源、资源,他们依靠出售国内拥有的自然资源赚取外部收益来用于购买国民生活的需求品,这些资源国大部分是基础工业和生活物资制造能力不足,资源品国家抗风险能力极弱,资源品价格的大幅度下跌,这些国家最先陷入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严重时候就是政治危机。我们还能记得在 70 年代苏联是多么的强大,那个强大对比欧美体系的滞胀,让欧美体系的经济学家到了怀疑人生的地步,苏联的这个强大是建立在原油价格暴涨的基础上的。前苏联两大支柱军工和能源,生活物资的生产能力十分的薄弱,甚至生活必需品粮食的生产也很薄弱,《石油大博弈》中记载着在 80 年代苏联为换取小麦而增加原油产量。在 1986 年的原油价格下跌之后,财政、国际收支平衡被打破,直至最后发生了 1990 年危机——解体。时至今日,俄罗斯依然摆脱不开欧洲「加油站」的称号,原油价格低位时候俄罗斯采取就是战争、战争、战争,原油价格抬起来之后俄罗斯也就从土耳其撤军了。

第五个阶层自给自足几乎可以不用特意研究;他们对全球的工业化体系并没有起到多少的作用,没有创造需求、也没有创造供给。

这五个层次的划分代表着国家竞争优势的几个层次:

Ⅰ.金融铸币权、科研发现( 政治红利、科学家红利 );

Ⅱ.中高端制造业( 工程师红利 );

Ⅲ.中低端制造业( 劳动力红利 );

Ⅳ.天然禀赋( 自然资源红利 )。

 

有这些红利并不够,要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国家组织架构,发挥出这些竞争优势效率的最优化。在罗斯托的工业化进程起飞阶段三大要素条件中,有一条就是集权政治( 具有起飞阶段的三个要素条件:固定汇率、集权政治和贫富差距 ),中国的崛起,自身因素也来自集权政治。

 

虽然现在都在提东南亚国家、印度的崛起,但是这些国家充其量还只能算是在第三个阶层,虽然他们也有劳动成本优势,但是并没有有效组织发挥起来,形成有效国家组织架构发挥成本优势,所以我们也就看到这些国家的贸易顺差并没有特别的起色。在过去 50 年时间里( 1970 年以来 ),只有日本完成了国家组织架构发挥出劳动力成本优势并成功越级进入第二阶层的国度( 韩国、台湾不值得特别深入研究,还不及北上广深四个地方人口总和,大数量人口国家的组织架构复杂程度要远远高于小数量人口国家)。

而中国能成功的地方也是在于「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伟大的中兴之主邓爷爷的这句话在我们进入到 WTO 体系之后发挥的淋漓尽致,这句话影响了中国 40 年时间。2000 年之后我们牺牲了农民、城中村等一部分居民的利益,换来了社会效率最大化,在短短 10 余年时间里,一个 10 亿人口的超级大国完成了城镇化、工业化、并向第二阶层迈进,这是奇迹。我们在公平和效率之间牺牲了一定公平达到了国家组织架构效率最大化。

三、居民资产负债表重构

这个方式是通过改变居民资产负债表内资产价格来完成居民财富创造。全球有且仅有一个美国可以这么做,别的国家都没法做到。

 

按照工业体系分类( 分阶层 ),美国是一个大众消费的工业体系,甚至可以说是超越大众消费的阶段。如果是单纯的大众消费,那么一定要有活水源头,这个源头不是在于创新的新技术,而是能创造居民财富,促进美国人的消费。日本也是进入到大众消费,但是日本居民的消费和美国居民的消费活力是完全不一样,日本叫「低欲望」社会,和美国的消费比较起来,差距不是一点半点。我个人偏向认为能产生如此大的不同,在于两个国家居民财富在资产上配比的不同。美国的家庭财富配置中,房地产占比仅为 30% 左右,存款占比大约10%,各类金融资产占比接近 60%。日本家庭金融资产占比 16%,股票资产只有 9.5%,现金和储蓄类资产占比 52.6%。

在居民资产结构中,美国居民有很强的调节空间。在如此高的居民资产配比中,华尔街的资产就成了美国人的核心利益所在,你可以打击一个美国附属国,大不了美国特种部队找找茬,但是如果敢动华尔街的金融资产,那么美国人能和你拼命。

美国人用股市、债市资产来调节居民资产,也就创造了居民财富。

 

能创造财富就能创造消费,有经济学者研究居民消费增加是真实收入增加还是预期收入增加,结论是预期收入增加会促进居民消费。就是说预期未来收入增加,消费一定会增加。这个和炒股的消费习惯有异曲同工之妙,普遍现象是:大赚特赚,消费增加,花钱大手大脚,然后又满仓跌回起点。

那么美国的这个链条就清晰了,通过金融资产价格的膨胀,刺激一部分居民的资产负债表资产项的膨胀——新增部分消费;消费增加需要更多的第三产业服务——促进就业;就业增加收入增加又会反身刺激一部分消费。

 

整个逻辑链条也就完成了居民资产调节,增加居民财富,促进消费,形成体内循环。

 

从目前世界工业体系的分工和阶层划分看,有且只有一个美国,具有这个能力。我们姑且不谈论,为什么美国居民会把自己 60% 的资产配置在金融资产上的原因。只谈论目前这个结果的核心逻辑点,调整居民资产表是建立在强大的美元信用背书上的特例。

「世界的生产模式,就是美国人消费,中国人生产、德国日本打擦边球,巴西、澳大利亚提供原材料。这个模式的基础是美元信用度,只要美元公信力还在,那么其他国家都会将他们的外汇储备投入到美国,维持美国资产价格膨胀,以及美国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因此,美元的国际地位及其信用是目前全球共生模式的基础。埃森格林:如果外围国家对美元的信心坚挺,这种共生模式就能维持。」( 摘自周金涛《涛动周期论》P61,我的认知和天王这一段论述有相似雷同之处,所以将天王这段论述列与此,此段论述是天王 2005 年所阐述的,当时周天王仅仅 34 岁 )。

美国剪羊毛的说法来自国内资金在金融资产上的进出,将高估资产转身丢给他国资金,自己再抄底。

 

美国剪全球的羊毛只发生了 1 次,就是在 2000 年纳斯达克泡沫那次,那一次真的是美元指数上涨、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带来的一次资产泡沫,那一次美国人也真的是把全球资金装了进去。之后各国资金防备美国如同防狼一样,在 2007 年那一次冲顶,完全是美国的自有资金将美国股市推到了泡沫,那一轮美元指数是下跌的,连续的下跌。但是那一次却把很多国家的主权基金装进了房利美、房地美发行的次级贷款债券中,这些资金是一直存在美国的资金。

到了 2018 年这个时间点,形成的估值泡沫又达到了一个令人觉得高不可攀的点位,但是没有哪个国家的资金再往美国流入,这一次美国怎么剪羊毛,就不得而知。( 后续我会单独讲货币流派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和为何偏向认为货币政策走向没落 )

这里就留下一个问题,如果美国资产价格出现反身性的下跌,那么这个链条是不是就要反过来改写?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四、国家生命周期

国家生命周期有两个重要的指标:1)城镇化率;2)国家资产负债率。

➤  1.城镇化率:基建、人口房地产需求、城镇化率的速率

△  世界主要国家不同时期城镇化率

国家生命周期中有一段,仅仅有一段是快速成长期,这一段在城镇化率处于 25% 到 60% 这个区域。城镇化率一旦过了 60% 这个区域就进入了平稳增长区域。

 

这个数值和行业研究的生命周期研究很相似都是十分重要的,行业研究的渗透率是关键性指标,要分析任何一个行业都要分析渗透率这个指标,尤其是做成长股估值的,渗透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参考之前文章《估值的作用 | 大周期的投资体系【下】》 )。只是国家成长周期中成长期的初级条件不是 10% 而是 25%。

在国家生命周期,城镇化率达到 50% 以后,就类似成长股渗透率的估值生死线,和基建、周期相关的标的估值快速下杀,进入到成熟期估值,我们回头看我们在 2010 年城镇化率到了 50% 附近,从这年开始和基建相关的产业链的公司估值遭遇到集体性的下杀,一路杀到了 2014 年。这个在投资上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城镇化率一定要涉及两个问题:1、人口带来的住房需求;2、基础设施建设的失效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城镇化率提升速率快慢的问题:

人口住房需求是国家快速成长的引擎

人口住房需求是国家快速增长的引擎( 前面已经提及,历史规律证明工业化中后期都是以住房为经济的主要引擎 ),我们前面在基本思路里面已经阐述了人一生最大的需求就是房屋,国家在刺激国内消费增长的时候,刺激住房需求是必然的优先选择。

如果发生经济危机,或者需要刺激经济挽救债务危机,不至于社会陷入到破产、物价下跌、通货紧缩、失业的循环怪圈中( 1929 年大萧条 ),那么增加总需求是必然,政府加一部分杠杆、居民加一部分杠杆,两部分需求增加刺激整体经济。

所以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国内房地产市场,这个是我们享受经济高速发展所必须依靠的力量。连美国在 2000 年纳斯达克泡沫破裂之后,都是高举房地产刺激经济的大旗,从购房首付 20% 到 0 首付,玩到了极值的玩法,要知道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时候购房首付还是 20%。所以美国最后玩出了次贷危机。

房屋价格的快速上涨,也是国家生命周期的必然产物。财富快速创造期都会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房地产价格经历大幅度的快速上涨,这是一个国家房地产周期中有且仅有的一段价格快速上升期。而说地产要崩溃的那些论断已经被时间证明是错误的,而且是错的离谱。这个是国家生命周期必然的一个结果,不会被任何外力所转移。

人的生命周期从 25 岁到 35 岁进入的是首次购房需求,从 35 岁到 45 岁是改善型住房需求的高峰。从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推出,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有 80 年后这批人的首次购房需求和改善型需求的支撑。我们不要担心房地产市场的崩溃,人口结构表明还有需求。老龄化的这种大众白开水的说法等到我们 80 后这批过了二次购房的高峰期之后再说吧。

什么时候是房地产价格过了高速成长期了?当住房首付从 30% 下降到 20% 以下,房屋价格就要向 CPI 的涨幅靠拢了( 这个是同步性指标,非领先性指标 )。2025 年后我们会看到降低首付比例的情况出现。

 

有一个数据狂人( 研究深入,数据的逻辑关系关联度,严谨认真无人能出其右 )在勾稽了居民财富收入、存款、购房贷款支出等各项指标得出两个结论:1、居民已经没有存款来继续购买住房、消费;2、有 63 万亿存款是集中在少数灰色收入人群中。关于第二点我们无法反驳,但是关于第一点,我偏向认为并没有那么简单,过去购买房屋都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既得利益者,购房越早享受的红利越大,这部分人的资产负债表中有很大一块是已经增值数倍的固定资产。金融机构可以以此为基础做抵押式贷款,将增值部分折扣贷款又可以再次刺激消费和住房购买,( 这个玩法如果不受控制,一定会把自己玩死 )。

居民杠杆还有很大的增加空间,存量资产还没有盘活。他的数据推论有些横向比较并不够,国内只有这 20 年的数据,而这个数据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后期出现的,如果也能把相应的历史上一些工业化进程走在前列的国家这个阶段数据放在一起对比,能有更好的说服力和可比较性。这个对应的数据就是美国的 1930 年到 1950 年,日本的 1965 年到 1985 年。

 

基础设施建设

前面我们已经阐述了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增加杠杆的一种方式,是支撑城镇化率提升的必然手段。那么从 2000 年开始抨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度的言论,除了能吸引眼球,展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没有任何的意义,因为从 2000 年到 2010 年,城镇化快速扩张期,必须要基建做配合。

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必然会在某一个阶段失效。什么时候会失效,增速开始出现下行?我偏向认为是城镇化率无法再快速提升的时候( 注意是快速提升 ),基建投资会失效,并且会带来相应的滞胀问题。有个基建投入产出比值,这个比值有大量的经济学家做过这个方面的研究。也许城镇化率达到 50% 是一个基建的分水岭,会带来基建投资增速的快速下滑,因为 50% 以上城镇化率也进入了缓慢增长区间,继续基建投资并不能为人们所消费。60% 以上进行基建投资的二次下移。

美国进入 60 年代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出现了失效,当时采用增加国防开支来拉动经济;70 年代的时候国防开支也经受不起,伴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出现了滞胀,滞胀维持到 80 年代保罗·沃克尔坐上美联储主席的宝座,换用货币流派( 也是康波周期的起点 )。

➤  2.国家资产负债表周期

国家资产负债表周期,这个实在是太长了,长达 100~120 年的时间,从 1719 年约翰劳开始,有了经济学的概念( 之前的航海、蛮荒时代经济意义不明显 ),到现在仅仅是 300 年,在这个过程能有详细数据记载的经济历程也仅仅不超过 150 年。

康波研究能找到详细数据的是 4 次,第一次康波周期开始于蒸汽机的发明,那个周期数据也不是很清晰,但是在第五次康波周期( 1982 年开始的回升期 )印证了之前对康波的划分和研究,也被人所接受。国家资产负债表周期的研究还不能称为一个研究的体系,最多能找到一次半的数据来支撑,没有第三次或者第四次周期的验证,更多是一种主观臆断。所以国家资产负债表周期只能当做一个主观臆断所产生的想法,并不能类似康波研究那样能定性定量化。

 

中国国家负债表周期刚刚起步

我把这个单独成列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债务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严重,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还很健康,如果站在国家资产负债表周期这种超宏大的周期来看,我们还是处于前三分之一处。我们还能加各种形式的杠杆( 财政、货币 )。说的国运,大的国运就是我们的国家资产负债表周期还只是刚起步。

美国现如今是 22 万亿国债,年财政收入是 3.3 万亿美金;日本未偿还国债余额 944 万亿日元,国家政府债务是 1085 万亿日元,但是日本财政年收入只有 56 万亿。看这个负债都是 10:1 甚至是 20:1 的概念。

如果只看我们政府和地方政府略大于 1 的债务和财政收入比值,我们还觉得国家债务问题是一个问题吗??甚至用国家资产负债率的说法,国内公共事业等融资方式来阐述中国不能增加国家资产负债率,债务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偏向有些数据教条主义,国家负债,那是从设计之初就没有想着会还的。那是「想增加多少增加多少」的问题,拿这个数据和欧美日去比较也许才能特别好的理解国家政府是如何的「耍流氓」。

 

约翰劳的「密西西比泡沫」为了解决国家债务问题,只是用了一个无比标志性的泡沫和危机解决一个危机。历史上大部分的国家债务问题最终的出路都是以战争为收尾,最出名的就是二战中的德国。应该说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各国国家债务达到无法调和的产物,任何一个有办法解决都不会贸然的以全面战争作为开端,二战只是一战的延续。

欧美体系货币流派面临失效的可能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凯恩斯主义在 70 年代的失效,所以有了货币流派的崛起,因为在国家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必然会带来凯恩斯主义的失效,这是国家资本形成的必然规律。

货币流派在 80 年代经典战役是将利率提升到 15%,让僵尸企业彻底的死去( 都别挺尸了 ),遏制住了通胀,改变了滞胀的格局。就彻底奠定了货币流派的江湖地位,但是是当时的时代成就了货币流派,还是货币流派赶上了好时候,这是一个问题(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

货币流派是央行增加杠杆的一种方式,利用低利率和货币刺激企业和居民消费投资。

在最初设定时期,利率是一个关键性的指标,在货币流派的核心观点中,利率下降有利于刺激投资,这个在工业化起飞阶段、或者工业化成熟阶段的工业体系来说是完全适用的。但是在美国这个超越大众消费阶层的工业体系来讲,是无法刺激制造业投资。但是 80 年代美国发起了信息化革命,以计算机半导体为载体的技术大范围应用于工业生产体系中,制造业面临着更新换代和新产业制造投资。所以到底是利率的下行刺激了制造业投资,还是制造业本身就面临着需要更新换代设备带来的投资,这个问题貌似就真成了一个问题。

 

美国 80 年代制造业的投资的确起到了很好的经济带动作用,从康波周期划分的角度看,那一次是新的康波周期的上行期,正是创新技术萌芽扩散期。到了 90 年代进入这个技术的快速成长期,进入千家万户,设备也逐年更新换代。当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的利率降到零附近时候,无论如何的低都无法刺激制造业的投资,但是却可以催生资产泡沫( 奥地利学派对货币流派的抨击就是催生资产泡沫 )。

 

现实中也确实是流动性催生的资产泡沫日益坚挺,在 1986 年之前的美国金融集团并没有现在如日中天的光景,1996 年之前刚开始出现了扬眉吐气的苗头,2000 以来的金融集团对全球所有交易金融资产有了重要的定价权,2011 年高盛大宗商品女皇想要推出金属铜ETF,一个消息直接把铜从 8000 美金推到了 10190 的高位。而金融集团、资金流向在金融产品定价方面变成了举重轻重的地位,这种资金推动改变了许多传统投资框架和投资行为。2008 年的次贷危机也是建立在金融系统自由化基础上造成的一次系统性资产泡沫破裂。这一切都是货币政策留下的根基,包括这一轮的美股估值处于1929 年那次泡沫之上。

沿袭前面阐述世界共生体系的存在,全球工业化体系国家都在刷「美元」这张信用卡,但是这张信用卡的额度是多少?周天王在 2005 年的报告中阐述过这个问题。

 

「美元的国际地位是共生模式的基础,但共生模式是建立在经济和金融失衡基础上,突出体现为美国贸易赤字的极度扩张,从长期看,这必将大肆透支美元的信用。理论上讲,美元贸易赤字的增加,美元偿还能力将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美元被市场逐步减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美元潜在贬值压力不会随着美元加息导致的升值而减弱,一旦加息周期结束,美元贬值之路有可能更长。当美元资产持有者的这种预期变成实际行动时候,美元资产价格、包括美国和世界经济都可能面临极大的下行压力,因此目前失衡的格局发展在伤害本身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 P61 )

个别国家的个别利益可能引发竞相抛售美元的做法,从而导致现行共生模式的瓦解,这种集体非理性和个体理性的现象随时可能拉开帷幕,并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导致模式的崩溃,甚至是在某种偶然因素的刺激下,发生经济危机。目前的共生模式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美国的资产泡沫有两种可能,要么破裂从而全球陷入衰退,要么泡沫继续膨胀,从而造成更大的风险。( P62 )

当 2008 年最后一次美联储用连续的扩表方式展开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直升机撒钱」,1929 年那一次是社会企业的通缩,工业体系债务链条的崩塌,「直升机」撒钱是救能创造财富价值的工业体系,但是在 2008 年救助的是应该被削弱力量的、靠着赚取资产价格价差波动的金融投资分子,这是两个不同的救助对象,金融集团在口吐两口鲜血后,发挥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大无畏精神,转身弄死了雷曼和贝尔斯登,随后获取了更多的资源和权势。( 我们无法在现在和未来去批判那一次的量化宽松,因为从政治角逐的力量来说,那一次量化宽松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

 

货币政策到这个位置已经有些山穷水尽,无出路的感觉,这种国家加杠杆的方式从居民财富分配的角度来说,是严重损害普通居民利益,让社会贫富差距更加的严重,回到最开始我说的三个核心思路点居民财富上,巨大的财富分配裂差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本,特朗普的上台,也就不是那么意外,因为美国社会需要左翼政治。

 

特朗普实施的各种政策,还在当做是未来刺激经济的美好药丸?那是给世界经济体喂下的毒药,因为共生模式的基础美国「不想刷卡了」,海外资金回流、制造业回流,这些的目的是要通过实业创造就业岗位和增加中低阶层居民的收入。这后续的演化就已经超过了我的认知体系,因为这个推演是要去推翻已经存在了 50 年的世界共生模式,历史上并没有提供这种模式改变的历史案例和可对比,未来这个模式的变化是最大的危机。

 

美国人不想「刷卡」,也标志着大危机的开端,只是这个危机的转变和推演,未来如何化解,我没有那个智慧和能力。

 

所以我偏向认为欧美日体系已经走到了国家生命周期的末端,国家资产负债表周期的顶部,而我们国家还在国家生命周期的中间偏向前位置,国家资产负债表周期三分之一位置。

 

( 欧美体系也到了国家债务的峰值,但是这个峰值到底多少是合适?是国债/财政收入 10:1 合适还是 20:1 合适,这个没有一个确定性的数据,因为历史上可对比的数据太少了,我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做这方面深入的研究。也许居民财富分化的指标可以当做另外印证国家资产负债表周期的一个关键性指标,这个指标显示的是和 1929 年世纪大萧条的时候相似 )

第三部分 鉴前世,考得失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宏观经济分析研究的意义是明确大势所在,不是为了研究清楚今年总需求是增加 6.5% 还是增加 6.8%,这个对于投资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需求好坏的意义对于现在来说,就是喝酒的时候多了一句谈资。 2010 年时候周天王已经明确的在报告中指出,看「宏观总量投资只能获得阶段性的胜利」,直接就说看总量的宏观研究已死,可以不用关心了。

我们现在关注的是历史上可以做对比的结构变化,所以我沿袭前两篇分析的思路思考考量下这篇美国、日本的回顾,为下一篇中国之繁荣做铺垫。

一、美国百年经济史是一部完整的经济教科书

本部分参考了天风证券宏观研究宋雪峰的《百年美股:一部经济史》部分言论,在中间有摘抄部分,向研究者致敬。

➤  1、1930 ~ 1945 年:战争、战争、战争

「世纪大萧条」之后的 15 年内主导美国经济的是「战争、战争、战争」,虽然康波周期汽车制造业和电气化改变了生产效率,但是这些都还只是刚刚开始,并没有对美国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能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就是「二战、二战、二战」。美国以其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救助各个国家。战争是残酷的,但是美国却是受益的。

美国当时的工业制造能力是多么强大呢?从战后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窥测一斑,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候,太平洋舰队被偷袭干掉2 艘航母,中途岛参战是 3 艘航母,但是在 1945 年日本投降时候,美国人下水重型的舰队航母 24 艘、轻型航母 10 艘、护航航母 113 艘,总计 147 艘,相当于 3.5 年时间共生产了 147 艘航母,一个月下水 3.5 艘航母,枪支弹药更是不计其数。在欧洲西线战场,蒙哥马利将军对着美国轰炸机的地毯式轰炸,感慨「只有美国才能做出如此奢华的地毯式轰炸」。二战只有美国这么强大的后勤力量才能打赢欧洲战场,如果没有美国的后勤支援,也许斯大林格勒战役都会被改写。

这个阶段表现最好的股票是重工业股( 钢铁、机械、航空船舶、化工 )。应该说这个阶段钢铁、机械、船舶股票是成长股,每年都有成长的。 


➤  2、1945 ~ 1960 年:战后重建、汽车的扩散

这个 15 年美国享受的是两个红利:①欧洲重建;②汽车制造业、计算机生产效率红利。

二战后,欧洲毁灭了一切有形物质,只剩一些富人,美国完整保留了所有工业体系,二战后也是全球经济繁荣的一段时间。美国人通过借款援助等方式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加速了欧洲重建的步伐,马歇尔计划金融、技术、设备等形式援助合计 130 亿美元,相当于 2006 年的 1300 亿美金。当时美国成为重要的设备出口国,这是美国创造居民财富的大好机会。「马歇尔计划」就是借给你们钱来买我们的产品。是不是听着有些像「一带一路」的方法,同时也十分像现在各个国家心甘情愿的买着美国的国债,然后卖给美国人产品。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战后有一个特殊的委员会,就干一个事情,把生产出来的没用的战略物资处理掉,在二战期间投入战争使用的仅仅是生产的三分之一,剩余的都要处理掉,10 美元一辆斯图亚特坦克卖给农民当拖拉机用,钢盔砸个坑当饭锅卖,野地帐篷、迷彩服装打折卖给欧洲,反正是各种物尽其用。

因为对欧洲的出口,创造了大量的居民财富,美国国内居民拥有更多的收入来消费。奢侈啊,以 30% 的人口,消耗了全球 60% 的能源和原油,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计算机应用到生产线,大大的提升了效率。

到 1960 年美国城镇化率达到 70%,基建投资没有用武之地,但是还在保持着一定的比例。

所以这个期间的股票市场是以汽车产业为主的超额收益,电子表现也不俗。当时汽车股不亚于现在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当时美国伟大的企业象征。

➤  3、1960 ~ 1980 年:彷徨、滞胀、无奈的 20 年

这 20 年时间是康波周期下行周期,从 1966 年康波周期开始达到顶点( 1966 年开始美国大学生入学人数超过千万,是延迟性失业 ),经过了 7 年的衰退,1973 年的石油危机标志着康波周期进入萧条期,直到 1982 年沃克尔下调联邦利率。从 1968 年开始美国贸易差额正式进入负值,开启了美国长达 50 年的贸易逆差,毫不夸张的说法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全国居民举债 50 年养活全球其他国家。

在这 20 年,欧洲的战后重建完成了七七八八,形成自给自足的生产体系,日本凭借低廉的劳动开始抢占美国出口的市场,中低端商品被日本抢走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国内生产效率提升到了极值,需要就业、购房人口增加( 25 岁以上人口 ),社会失业率开始攀升,那一个年代的社会风气也是充满着一种颓废的味道,朋克、重金属乐队在 1970 年流行起来,到了 70 年代整个欧美社会充斥着颓废、颓废、颓废。在康波周期萧条期走向社会的那一代人有些注定了无法翻身的命运,时代决定了个体的命运。

1966 年 3 月份道琼斯指数到达了一个高点,998 点,之后这个点位就成了 15 年的高点,一直到 1982 年联邦利率从 16% 开始下降,才开启了长达接近 40 年的大牛市( 有波折,但是整体一路向上,任何一次抄底都是正确的,巴老是 1962 年入场 )。在 1960 年到 1970 年美国的汽车产业依然是最牛的行业,股票表现也是最好的。到了 1970 年开始汽车产业因为渗透率到了千家万户( 类似目前手机互联网 ),汽车产业出现了第一次大的调整。在 1970 年到 1980 年,美国股市出现的是漂亮 50,和上游资源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行业性投资( 化工、钢铁、煤炭、有色、工程机械 )。

 

➤  4、1980 ~ 1990 年:向死而生,成长繁荣的开始

80 年代是重头戏,说这个时期是重头戏,是因为这个时期开始了成长股投资的大浪潮。创新技术、创造性的革命是在 80 年代沃克尔主导下僵尸企业的死去为代价——「向死而生」。

1980 年代到 2000 年的演化进程是半导体带领的信息化革命,计算机半导体处理能力增强( 半导体制程技术的提升 )带来制造业生产线效率提升,制造业全面更新换代新的制造生产线。成本下降,计算机电脑普及到居民( 40 年代汽车的普及浪潮是先从军方普及,然后 60 年代普及到居民。个人电脑普及率在 2007 年达到饱和 )。互联网、服务的崛起,进一步提升了全球化的效率,90 年代到 2008 年具有优势龙头公司展开第二次全球化的浪潮。

这 26 年( 1982 年到 2008 年)是价值成长股的最美好的时期,在全球创新、渗透率提高的过程,大部分的成长股得益于这个美好的时代。那么作为成长股研究,重点复盘研究 80 年代美国崛起巨头公司案例,寻求共性就变得意义非凡。

由于我个人精力有限,只能粗略的在这里抛砖引玉写点我肤浅的认识和理解。是从大的背景作为阐述,关于个股或者相应公司的案例,还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帮助一起复盘这段历史。我偏向认为好的公司和成长需要大势的配合,单纯强调成长也许在未来并不适用,因为未来的 10 年到 20 年不会如过去的 30 年那般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也许成长股投资大的背景就变得不是那么友好。

成长股的成长路径和熊彼得的「创新」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熊彼得的「创新」概念如下:i引进新的产品或者提供产品的新质量;ii采用新的生产方法;iii开辟新的市场;iv发觉原料与半成品的新供应渠道;v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如建立垄断地位或者打破垄断地位。在 80 年代到 2010 年的成长股大部分是沿袭这几个方向。


80 年代有三个情景可以回溯并值得我们借鉴:

龙头企业在 70 年代惨烈的日子中,奠定了品牌龙头、寡头垄断的市场地位——剩者为王;

在 70 年代滞胀、就业、薪资水平等困扰着社会以及企业。彷徨、茫然围绕着那一个时代。在一个死气沉沉的环境中,外有日本追赶国公司崛起的不可一世,内有无竞争优势企业自砍三刀的低价竞争。美国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坚持过来,并获得足够的市场话语权,在估值和市场份额提升的作用下,展开了牛市之旅,后续的再开辟市场那是另外的故事。至少 80 年代的时候,在全球化进程没有高速的时候,侵占国内市场空间和创造效率是这些龙头的主要投资逻辑。

所以我们能看到 70 年代是龙头修炼内功的时候,竞争优势、内部组织架构, 80 年代是这些公司把竞争优势发挥出来之际,剩者为王。《雪球为什么滚不大》里面有许多这个时期的经验,只是翻译的比较差劲。

 

新技术的扩散效果扩展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在高科技企业,计算机的普及率先成就了一大批的公司;当年的 IBM、戴尔伴随着个人计算机领域崛起,然后软件服务企业、信息技术,最后一批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就是智能手机。

1950 年到 1970 年也是一个新产品的扩散周期,汽车的扩散周期。在欧洲城镇化需求造就美国财富之后才有美国人能买得起汽车,那个时期的成长股是以汽车为核心的产业。

成长股的投资渗透率是一个关键性指标,大的产业技术革新,渗透率也是相当重要。

追赶国凭借先进制造业成本优势能实现再一次的跃迁( 在国家增长分析的过程中,这一段是具有很好的分析代表意义 )

半导体制程技术是从美国起来的,内存生意是英特尔在 85 年之前的摇钱树,但是这个摇钱树在 84、85 年被日本人学会,把英特尔打得很惨,安迪格鲁夫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一书中重点介绍了他是如何下定决心关掉内存厂,转身投入到核心芯片的研究中。制造业拼成本游戏在那个时候美国本土玩不下去了。要知道从 1982 年到 1985 三年的时间里英特尔的股价下跌了 50% 。

应该说新的技术是日本能攀越到第二个阶层的核心,在 1985 年之后,日本的净出口数额快速的上升,当时半导体制程、笔记本制造大多放在日本完成。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日本国土在先进制造业升级的过程中实现了一次超越,完成了居民财富的快速爆发,也有了后面的 1989 年的世纪泡沫。

80 年代的美国股市更多依靠的是估值提升,新兴经济( 半导体制程 )提高经济效率的事情是在 88 年以后才开始显现。在 82 年到 87 年股灾前战胜指数的是偏向消费( 食品饮料、零售 )和服务( 文化传媒、医疗、非银金融、银行 )。 

美国从 80 年代就不再创造国民财富,从 1985 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快速的扩大,全球的共生模式正式大规模开启( 70 年代只是小小的开端 ),1986 年美国贸易逆差达到了 1600 亿美金,30 年前的 1600 亿美金那是一笔天文数字,催生出了日本企业购买帝国大厦,在 88 年之前美国企业看到日本企业是绕道走的。

➤  5、1990 ~ 2000 年

从 1947 年半导体问世,1959 年集成电路技术商用化,1965 年运算放大器被发明,1970 年英特尔推出记忆体芯片和微处理器,1973 年互联网发明,到 1981 年个人计算机真正走入大众生活,信息技术终于从成长进入到成熟,人类进入到了信息时代。

以半导体为基础的电子信息化革命将人类的活动痕迹转化为电子信息,对信息的分析、计算部分代替了人脑的功能。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1980 年代后期美国劳动生产率重新提升。美国经济的效率提升也反映在了资本市场的股票表现上:1985-2000 年,围绕着电子信息的储存、计算、传输诞生了许多牛股。

89 年日本被玩死了,美国用金融泡沫的力量释放了 1988 年之前对日本企业的怨气。日本企业虽然在 90 年代还能创造较好的财富和利润,但是都被 1989 年的泡沫资产端膨胀后带来的债务链条彻底拖死( 日本政府如果转嫁毒负债,也许日本有不一样的结局,也许不会陷入「流动性陷阱」)。

这个是话外题,在 90 年代另外一个对全球经济和实体意义非凡的事情是——中国的市场需求激活了

1978 年的改革开放,到 1992 年的邓小平南巡奠定了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不患寡而患不均」被「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所替代。在经过了 10 多年的准备期( 满足居民生活必需品 ),中国需求的市场彻底被激活。中国的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可口可乐、宝洁等消费品国际巨头股价正式大幅度攀升就是在 90 年代。在 89 年日本资产泡沫赶顶的时候,有一个逻辑叫「满足中国 10 亿人口的生活用品,就够日本企业吃三十年」( 现实是吃了二十年 )。

中国市场的激活在熊彼得创新里面叫开辟新的市场。所以在 90 年代是美国企业最繁荣的 10 年,新的市场、低利率、没有竞争对手、新产品研发、互联网信息技术带动工业效率提升,所以我们能看到大部分的伟大企业都是在 80 年代诞生( 修炼内功 ),90 年代发扬壮大,新纪元之后兑现利润。在纳斯达克泡沫破裂之后这些伟大的企业兑现利润又都有了很好的涨幅。 

( 有些人用纳斯达克泡沫来形容 2015 年的创业板,同理外推,创业板的一些公司会类似当年的纳斯达克泡沫之后一样,重新释放利润变大成为伟大的公司。这个逻辑是线性外推,虽然他外推的时间有 20 年之久,但是我偏向认为这个线性外推得出的逻辑值得商榷。因为我们所面临的大的宏观背景是完全不一样的,纳斯达克泡沫是信息化技术成长期到成熟期转变的一次泡沫,2015 年创业板是信息化技术从成熟期到衰退期的泡沫,不同的生命周期。还有一种外推是和日本泡沫对比,当时日本泡沫破裂后企业股市、房地产两重链条造成的负债积压累积失去的二十年。)

 整个 90 年代美国经济和股市,呈现的就是我们前面一直说的那种共生模式,美国这些龙头企业获得了非凡的利润,但是很大一部分利润是通过在他国的制造厂做完的,利润也就留在了海外。在国内这些企业的员工的工资提升,带动了整体居民的财富创造。美国贸易逆差继续的加大,以日本、韩国、台湾为首三个地区承担了新产品制造( 半导体相关产品,所以有人研究了韩国、台湾的崛起作为研究案例论述中国崛起的可能,尤其是台积电作为成长股如何的优秀  )。追赶国赚取的美元和海外利润通过国际外汇市场回流美国,推动美国资产价格上涨和泡沫的出现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整个 90 年代都是美元指数在涨、美股在涨,一直到 2000 年的纳斯达克泡沫。2002 年以后开启了美元长达 10 年的熊市( 美元指数从 80 年代至今两个轮回表现是牛市 5 年,熊市 7 年,底部震荡 3 年,现在是美元熊市的第二年 )。

这个时期个人计算机迅速普及,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需消费品,催生了从计算机硬件到软件、从单机到网络的巨大市场需求,成就了一批以提供计算机及网络软硬件设施的科技企业,如思科、戴尔、微软及英特尔等。可口可乐、沃尔玛是这个时期消费股的典型( 关于沃尔玛,有时间我们再聊,伟大的企业诞生于生活习惯改变之际 )。

巴老是在 1988 年( 1987 年股灾之后 1年 )买入可口可乐 10 亿美金,占当时他资产总规模 35 亿美金的30%,我记得当时巴老买入可口可乐的估值是 15 倍估值。可口可乐从 1990 年年初的 2.54 美元涨到了 1998 年最高点 27.35 美元。别说巴老不择时,可口可乐的全球化战略就是在 80 年代末定下来的,之前买可口可乐可没有这么大收益,他之前也没买。

( 纳斯达克泡沫和日本泡沫都是属于海外资金推动的资产泡沫,日本没有处理好,因为金融自由化助推了地产泡沫( 土地价格上涨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每年重估一次 ),以土地为借贷链条导致的债务链条崩塌由日本人自己承担,同时高位股价形成债务链条负反馈也被日本企业自己承担,纳斯达克却是把各国资金装进去 )。

➤  6、2000 ~ 2008 年

这个时期,金融自由化的反弹助推了美国房地产泡沫,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房地产产业成为了美国人的支柱。

纳斯达克泡沫破裂后,互联网公司还在向千家万户中渗透,没有形成足够好的利润,全社会没有新的增长点。所以地产成为了美国政府依赖的重要支柱,金融自由化加重了地产泡沫的形成( 都是唯利是图的投机客 ),「0 首付、首年 0 还款」最后都冒了出来。这一次彻底的玩崩了,但是还是把一部分损失转嫁给了海外资金——各国央行( 主要是中国央行 )。

随着中国加入 WTO 进入 WTO,中国净出口额在 2005 年从原来的 1500 亿人民币猛增到 8600 亿人民币,中国工业化进程正式进入起飞增速快速阶段,带动了大宗商品的超级大牛市。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大,快速的扩大( 如果再细分商品项和服务项,是严重的劈叉,美国疯狂的买商品,然后疯狂的输出服务 )。 这 7 年是美国人疯狂的刷「美元」这张信用卡,美国没有创造居民财富,连美国自己的海外公司都把自己的钱留在海外。90 年代还是雇佣美国员工到海外工作,2000  年之后甚至连美国员工都不雇佣了,直接在海外当地雇佣员工( 主要是中国 ),国内人工太贵。美国公司的盈利还是很好的,因为中国地区的盈利弥补了其他的不足,中国的市场是美国公司赖以生存的市场。

在 2002 年美元指数见顶之际,道琼斯指数也见底。这一次是美联储向金融市场和全球注入流动性的时候( 2002 年之后的金融创新增加了货币乘数 ),抬升了股市估值。股市有些茫然,没有突出的主题,能算是突出的主题,就是和房地产、周期相关的个股,资源股、原油等是明显跑赢市场。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力量达到巅峰,全球进入金融资产定价的模式。 

这个时期成长股最典型的就是苹果公司。在 2003 年最低的时候只有 46 亿美金的小公司,现如今的 8900 亿美金大公司。如果把 1985 年到 2003 年股价做对比,苹果在这个时期,和微软、亚马逊、思科、戴尔等公司比较起来简直是小弟的小弟,完全没有伟大公司的潜质。但是苹果推出的智能手机,将人和互联网随时的互联起来,互联网渗透率貌似就差一个汽车没有进入了。手机、平板渗透率的提升是这一轮科技创新( 信息技术革命 )扩散的最后一部分,信息技术的成熟期到衰退期( 康波周期进入衰退到萧条 )。

 

➤  7、2008 年至今:平稳运行、能源行业的崛起和衰落

2008 年到 2018 年,世界经济是平稳期,风平浪静,除了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暴跌反弹的轮回。2008 年的债务危机成功的将各国央行资金装入到房利美、房地美中,各国政府千防万防不碰股市泡沫,但是还是躲不开被薅羊毛的命运。从经济运行的角度出发,这也是宿命,因为各国都在享受美国人消费这种透支的信用卡,必然要接受信用卡定期核销债务的冲击。

2008 年至今有两个主题贯穿美国:1)、放水;2)、放油气;

放水这个我们可以不用展开阐述,已经讨论的够多,那么油气这个代表着美国开始想办法努力回归制造创造居民财富。

从 2008 年到 2015 年美国的双逆差——贸易逆差、财政赤字达到了历史天量。而国债更是发行再发行,对于年收入 3.2 万亿的经济体,背负着 22 万亿的债务,而且还要进一步的增加。就不要提居民财富创造的事情了,完全是靠着美联储的货币支撑着整个经济体系运转( 如果谁有兴趣看看美联储、中国央行、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对比就会有很有意思的结论出现 )。

页岩气、页岩油的兴起在原油 110 美金时候能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和成本优势,但是当原油跌到 60 美金以下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所以 2011 年到 2014 年美国以低成本的能源获得了制造业的回流,包括一些化工厂。但是 2014 年原油价格的下跌,页岩油享受不了高油价的红利,在 70 美金以下的页岩油厂商玩的就是无现金流盈利的「庞氏骗局」。能源带动的制造业回归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出路。美国的贫富差距在这 10 年时间变得更加陡峭,社会矛盾存在激化,左翼政治势力得以登台。

这 10 年的美股股市最伟大的企业是苹果和亚马逊,苹果从 500 亿美金( 2008 年年底 )到 9000 亿美金的市值神话;亚马逊从 2008 年年底的 40 元到现在的 1500 元( 市值从 190 亿涨到 7260 亿 )。

在 2015 年之前龙头白马涨幅是一般,跟随大势上涨,但是从 2015 年开始,金融资产配置资金从债券市场的转移开始催生龙头白马的牛市,我们回顾来看一些龙头白马上涨也是从 2015 年那一段调整后开启了加速。当然和他们的利润释放、公司发展等也有一定关系。

➤  8、未来美国经济展望

特朗普的上台在当时是比较让一些人震惊的事情,但是从我们之前的思路来看,他的上台并不是历史性的偶然,背后存在着贫富差距的必然。虽然都在称呼特朗普为「特离谱」,但是他真的不是特离谱。从其定的这些政策初衷,是要直接创造居民财富,通过中低层收入居民的收入增加迎合政治选民的口味,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将美国贸易逆差缩小,部分商品自己生产( 制造业的回流 ),掠夺其他国家的需求。

在这近 100 年时间里,我们发现美国人玩了一个轮回。50 年代到 60 年代的基础工业、汽车;70 年代滞涨,企业修炼内功;80 年代开始新兴技术起步;90 年代互联网泡沫;2000 年玩的是房地产;2008 年之后货币和能源;2018 年特朗普上台后要做的就是以制造业回流。

在未来我们能看到贸易战一定会出现,而且是以美国为首的贸易战,不要简单的以为美国不会对中国贸易战,在这个环节对中国居民伤害是最大的,因为美国人要抢我们的市场( 这个在 2018 年 2 月 23 日已经出现了对钢铁、铝等商品的贸易关税 )。贸易战在全球经济在康波周期萧条期时候一定会出现,在上一次大规模贸易战的时间还是在 19 世纪初,1929 年到 1935 年全球是贸易战、关税战;1975 年到 1985 年美日之间的贸易战和关税战,最后的结局是日本屈服,放开了金融管制。

美国政府会千方百计的把中高端制造业迁回国内,我偏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制造业存在回流的可能:1)有利润、技术含量高、品牌认可度高、资本密集型产业会回流美国( 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不具有优势 );2)能源消耗占比高的产业,美国会力挺国际能源价格回升,来制造美国本土的能源价格优势( 不能损害盟友沙特的利益,不能损害自己的利益,那么在油价的供给侧改革就剩伊朗了,消灭伊朗极有可能就是美国真实的政治意图了 )。

未来若干年都要保持弱美元的国际地位,能更好的促进美国制造业出口。换美元的略微注意了,美元要熊很多年了。

美国政府会自发限制货币的释放,政策方面会宽财政、轻货币。影响是极有可能会出现全球经济会因为效率无法提升,财政、制造业需求提升的情况下陷入一轮中长期的滞胀,通胀水平开始进行普遍的提升,大周期美国国债开始走熊。

美国人不想刷卡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亚于一次大萧条,尤其是作为追赶国的中国。靠着对美国出口赚取了工业化资本的中国,未来要做好硬仗准备,1985 年后的日本在那一次的危机中输了,因为金融自由化和政府的无奈,资产泡沫破裂带来的是史无前例的失去的二十年,至少从去年我们能看到刘鹤军师为首做的金融肃清,这次金融肃清是对金融自由化的限制,并做好国内的应对措施。

二、追赶国日本经济崛起和破灭:如果不是 1989 年的泡沫,也许苹果会出现在日本,而不是美国

➤  1、1965 ~ 1974 年:工业化完成成熟

这段时间是日本作为追赶国,工业化进程进入成熟期阶段,如果对应的话,正好和我们中国 2018 年较为相似。经济增速再次下台阶,注重制造业升级。日本在 1965 年完成了工业化起飞阶段,逐步走向成熟;在 1975 年经济开始走向大众消费。

从 1970 年到 1973 年的石油危机,是一次长达 3 年的牛市。

➤  2、1974 ~ 1989 年:制造业升级带来的长期繁荣

这个 15 年是日本真正腾飞的时间,虽然日本经济已经稳定的下了两个台阶,但是制造业升级,从 1974 年到 1989 年那一次泡沫是日本企业在世界横行的时候,就如同现在日本企业被中国打得多么凄惨,这 15 年美国企业就被日本企业打得有多惨。

这个时期是全球经济康波周期的萧条期,日本又站起来掠夺了美国企业的需求,造成了美国企业的更加困难。由于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尤其是中高端制造业在国内市场竞争已经完成了市场占有率划分,这些龙头企业开启了侵占美国市场的征程。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等一批企业走在了前列。尤其是汽车产业,由于高油价的因素,日本轻量化汽车受到消费者喜欢;小松推土因为性价比高,侵占了许多卡特彼勒的市场份额。

而实现弯道超车的日本电子生产企业,在 1982 年之后成为了日本支柱型企业。这个时期化工企业也伴随着升级,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制造,也使日本的化工技术成为了前沿。

从 1985 年开始,日本贸易顺差连年扩大,出口产品电子制造为核心力量。

日本股市走的是从 1975 年开始的 14 年大牛市。

 

➤  3、1989 ~ 2000 年:中国市场的崛起

日本企业在 1989 年到 2000 年,虽然都在消化资产负债表上的两个雷( 土地、股票)。但是这 10 年日本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一点也不弱,1991 年夏普建立了第一条液晶生产线,日本的电子设备制造能力世界一流,当时的松下、夏普是高端制造的代表。

中国市场的放开给了日本企业又一个黄金十年,在 88 年讲的满足「中国十亿人日常用品足够日本吃三十年」,虽然这句话是错的,但是却真的吃了很美好的十年。

这个时期日本企业的盈利都在还债,还泡沫破裂的债。如果看这个结果,那么对现在的「金融去杠杆」政策就应该感到幸运,因为这个政策让我们不至于陷入到资产泡沫破裂后的痛苦。

➤  4、2000 年至今:韩国、台湾、中国超越后的没落

从 2000 年至今,是日本走向没落的 20 年,两个事情能反应这个变化,那就是 2004 年优衣库的崛起代表着「个性化消费」的崛起,然后直到现在「低欲望」社会的流行。

因为不能更快的创造居民财富,大众阶层消费支出被尽量压缩。整体社会无法创造居民财富,阶层固化,收入赶不上物价。这就是个性化消费、低欲望社会的本质,三个字——买不起。 

日本错过了 1990 年到 2000 那一段制造业升级的最佳黄金期,因为这个阶段日本企业盈利都拿去还 1989 年留下的两颗雷( 土地资产债务链条、股票资产债务链条 )。

没有研发经费的投入,能保持制造业的领先地位,支柱产业很快就被他国所学会。享受不了高端附加值,企业没有利润,没有利润不能支持研发,无法提升附加值,日本进入了死循环。

彻底的输给了韩国、台湾,然后、然后都败给了中国。中国人以极高的热情,把这三个区域都弄死了。 

这是一个必然,类似当年日本企业是如何的弄死美国企业一样,日本掠夺了美国人的需求;中国的崛起,把日本逼到的绝路,中国掠夺了日本的需求。 

如果不是 1989 年的双泡沫,也许苹果不会出现美国,而是出现在日本。历史不允许假设,只是一个臆断吧。

小结:

我们在这一段里,发现和中国最相似的是日本,目前类似日本在 1975 年之后的阶段,种种内忧外患,但是日本从 1975 年走向了长达 15 年的繁荣,包括股市也是。我们能从中学到的事情是如何防止 1989 年的双泡沫,我们距离那个双泡沫时间还有 15 年,留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因为我们 80 后的这批人老去的那一天将是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时间段。


第四部分 中国繁荣,牛市征程

所有在唱中国经济崩溃论,对中国发展没有信心的,我不知道他们的担忧和逻辑落脚点到底是在什么地方。批评固定资产投资过高的言论是否看过罗斯托工业体系发展阶段理论,钢厂在 2003 年顶着产能过剩的帽子从 2 亿吨消费量到现在的 8 亿吨消费量,还说那时候产能过剩吗?房地产绑架中国,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定要崩溃的说法,看过城镇化率对房价的影响吗?用债务来说问题有多严重,中国经济一定要崩溃,这个逻辑我偏向又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无用逻辑。世界历史上国家债务从设计之初就是没有想到会还的,美国、日本的国家债务和财政收入比值甚至是 20:1,也没有见得崩溃。

20 世纪 90 年代,我们国人在海外是非常受歧视的,因为我们穷啊,我们当时连给村子修路的钱都没有;21 世纪的前 10 年,我们实现了工业体系的起飞,完成了国家生命周期高速成长的一段,我们出去的时候可以抬着头跟别人说话,各个国家都求着中国购买商品;最近的 10 年,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全球都在学习中国话,都在受到汉语博大精深恐怖的支配,在迎合中国,因为中国人有钱了。

经过了这 30 年的发展变化,我们应该庆幸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和一个伟大的国度,能让一个 14 亿人口的国家在 30 年时间完成了工业体系起飞准备、起飞、成熟这三个一般来说需要 60 年时间完成的过程,是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迹。 

中国工业化的经典性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了起飞准备、起飞阶段的基本阶段特征:1978 年至 2000 年进行了以轻工业发展为主的起飞准备和原始积累,2000 之后进入起飞阶段;

2.具有起飞阶段的三个要素条件:固定汇率、集权政治和贫富分化;

3.具有典型的起飞主导产业,以及重化工业相关的行业的发展。中国起飞的主导产业是房地产,同时也具备钢铁、造船等重化工业的发展。

4.具有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在起飞中进行了以铁路为代表的工程装备的技术积累。这一点对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至为重要。

5.遵循了城市化加速、市场扩张以及交通发展的需求扩张规律。

 

上面的这些经典的过程在工业化理论是各个工业化国家的共性特征。 

面对这样的奇迹我们应该感谢三个人( 第三个目前刚刚登上历史舞台 )。第一感谢邓小平邓爷爷,他奠定了改革开放这条路不变;第二感谢朱镕基朱总理,朱总理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搭建了整体社会的高效率运行,朱总理让我们加入 WTO,加快出口、掠夺海外需求创造居民财富;第三个要感谢的是刘鹤刘军师,他正走上历史舞台,想来只有等到 15 年以后我们才能知道他在金融自由化这条路上的这脚刹车是多么的及时,挽救了工业成熟期政策造成的泛金融化的错误。

展望未来,中国这只世界级雄狮醒了,正在以自身强大的惯性运行,在这个惯性下我们会从成熟阶段走向大众消费阶段,由于刘军师的这脚金融自由化刹车踩得及时,我们有望在世界分工中从第三阶层向第二个阶层迈进,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我们庞大的人口体量和旺盛的工业制造能力,在我们迈向第二阶层时候会把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在经济上彻底的逼到绝路。从国家级别的竞争优势来讲,我们拥有了这样的实力和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迎来中国在低增速、总量变化不大下的中长期繁荣——结构主义经济的崛起。 

在世界康波周期萧条期,中国居民财富创造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以此为背景,再参照日本的国际经验,和我们内身的规律,我国资本市场将迎来中长期的繁荣。 

 

一、展望: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我们是否能跨越过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庞大,庞大到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打这种包票,中国一定会迈过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先不考虑是否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个宏大的问题,先从居民财富入手,就是中国未来如何能保持居民财富的增加。这一点也许我们只能类比 1975 年后的日本,从实际经济体量、人口等各种指标是和日本当时具有很好的对比性,许多人喜欢拿美国企业发展路径来做对比,我偏向认为这个标杆选得有些问题,日本企业在 1975 年到 1990 年的发展案例对于我们才有更加明显的指导意义。

日本在 1975 年开启了繁荣的 20 年,股市长牛 15 年的征程,直到 1989 年金融自由化的泡沫。也许我们会沿袭这个路径,在全球萧条的过程中,中国的繁荣是未来最大的亮色。

➤  1、如果和日本在那个阶段对比,我们目前有三个不利的条件

人口基数庞大,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海外需求

德国、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区的经验完全不适用我们的市场的,在研究分析的时候,这些国家地区只能当做个体案例来研究,不能当做制定整体国家政策依据。

因为人口太少了,德国 8000 万人口,韩国 5000 万人口,台湾 2300 万人口,新加坡 560 万人口,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加起来就接近上亿级别。这几个国家稍微掠夺国际上一点需求就能实现比较好的财富创造。( 有些人拿这几个小人口国家的房地产数据来对比我们的房地产,有些偏颇,我们的房地产体量是这些国家的许多倍,更加的复杂,唯有美国才能类比,但是数量级还是差了 4 倍 )

我们是 14 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满足中国人的需求和财富创造,我们会把许多国家逼到绝路。日本 1975 年到 1987 年的崛起,把美国企业逼到了绝路;中国这 20 年的崛起,先是把四小龙逼到了绝路,然后是把日本逼到绝路( 这几个地区人口少,少量的需求就能养活这些人,所以不至于类似日本般凄惨),日本真的是被中国逼到了绝路,日本的贸易差额已经从 2004 年前贸易顺差 12 万亿日元,到 2014 年的贸易逆差 12 万亿。

没有一个超级大经济体能提供需求

在 80 年代到 90 年代,中国是一个超级大的需求体,在 90 年代索尼、三星卖给了中国的电气设备( 随身听最为典型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国际市场,并没有一个能类似中国这么庞大的市场,目前看能提供这样需求的就是印度、墨西哥,但是这些国家还在工业化体系起飞准备的初期,甚至初期都不算,他们的贸易逆差已经持续了多年,无法形成国家资本积累,居民也就无力提供额外消费。提高内需也是一种方式,但是需要建立在透支未来的角度上。

美国资产负债表不同周期,代表美国对需求接受程度不同

在 20 世界 70 年代和 80 年代,美国处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中期阶段,制造业向外转移,1956 年到 1974 年转移的是最初级加工制造业,然后是终端制造业,1985 年之后是高端制造业。

日本承接了和完成了这些所有阶段的转移。

中国初期承接的是日本、亚洲四小龙的初级制造业,然后不断攀升,我们现在已经具有向中高端制造业升级的能力( 中国现在工业体系完整程度和制造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 )。

但是美国人不想刷卡消费了。这个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和不同,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相信我们的军师、智囊团能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  2、关于跨国中等收入陷阱的五个错误认知

我们能依靠什么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呢?至少我偏向认为之前提的几个政策和大家熟知的想法是有问题的。

互联网救中国

这个是彻头彻尾的错误。 

第一、互联网信息化生命周期已经过了成熟期、迈向衰退周期,其带动的效率提升,和生活便利的使命已经完结了( 30 年的扩散,30 年的繁荣 );

第二、互联网是一种工具,没有创造需求,只是现有需求的重新分配:在国内看到的各种互联网成功案例,哪一家带来新增需求了?貌似都没有,携程的成功,原来的订票点消失了;滴滴打车的成功,带来之前的出租车公司式微;阿里巴巴的成功,带来全国各地区的批发零售市场都死了;京东的成功,让全国各地的电子城人去楼空。

依靠互联网是完全不懂经济的人才能想出来的想法,无知、无知、无知。

 

依靠消费跨国中等收入陷阱( 转型 )

这个听起来有些道理,但是我也认为这是一个认知错误。美国经济 80% 是消费,工业体系升级的最终阶段是大众消费、超越大众消费( 目前只看到美国是超越大众消费 ),这个特征听起来好像消费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但是我依然认为依靠消费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也是一个巨大的认知错误。

我们来看看天王在 2010 年 7 月份写的:

「需求的转变不等于消费将在经济增长中占有主要地位。 工业化阶段决定了投资仍然是经济波动的主要推动力,从未来十年的方向看,固定资产投资依然是工业化走向成熟阶段的主导力量,这是工业化结构的继承性。」 

工业体系的成熟阶段,消费只能是跟随,不会成为主导力量,即使到大众消费阶段,也只是跟随性,不可能成为主导。 

消费不能成为主导是因为消费并不创造居民财富,是居民财富增加的结果,不是居民财富创造的原因。回到我们第一部分所讲的模型中,一个封闭的经济体总要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自然而然最后就是危机和瓦解。

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如果没有居民财富创造这个活水,那么这个国家的消费整体是依次下台阶,最为典型的就是日本「低欲望社会」——买不起、认命。

 

高端制造业

目前的高端制造业集中在半导体上,这个市场具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但是在半导体领域,我们还是要烧钱,还得烧 10 年才能出现京东方这样的企业。没办法,这是作为追赶国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所以以中芯国际为链条的巨大产业链只有炒作意义,没有投资价值,未来的 10 年都是类似京东方前十年一样,更多的是财富毁灭,而不是创造利润和创新。

这是工业化升级的必然,日本企业在做半导体制程也是交了 10 年的学费。不要拿台积电来做对比,台积电是在一个强需求向上攀升的过程中,承接了美国、日本的制造能力才成长起来的( 1987 年成立 ),和中芯国际在大需求周期见顶的成长逻辑是完全不同,中芯国际在未来面临的是类似京东方 2005 年到 2015 年那样的血海竞争。

创新:80、90后注定出不来伟大的企业和企业家

我们要去理解这个创新到底是指什么样的创新。

如果说创新是以制造业升级为主线,围绕制造业升级展开的应用品、产品的升级为主线创新,我认为是真正的创新和投资主线。但是如果是以「小、奇、新、特」为主线,或者小范围个体创业为主的创新为主线。我认为大的时代过去,是在误人子弟。

我们总是拿过去 30 年这一轮信息化技术革命浪潮诞生的伟大企业来宣传创业如何的有前途,VC、PE 们如何的盈利。但是我明确的说,从 2018 年开始,这些逻辑都不适用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 10 年是强者恒强的时代,新的创新要从大企业内部开端、应用。

这 30 年出现的伟大企业有个共性,都是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进行扩散、渗透的产物,当这些渗透到了包围我们生活每一个角落的时候,这个扩散、渗透的红利也就消失了。注定着小企业通过新的模式开辟市场的难度要远远大于 20 年前,很难有创新性的需求出现。而历来创新的开始,都不是靠个体或者个人,半导体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开始是在德州仪器、英特尔这些企业内部出现的,第一条液晶电视生产线是在夏普公司。也许未来的 10 年是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回报率最低的时期,其成功退出项目的概率有可能急剧的下降。

伟大的企业诞生和成长是依托大势,在 60 年代汽车产业也是伟大的企业,但是汽车行业到了 80 年代、90 年代,在美国股市里面只有周期性波动。所以80 后、90 后的这两批人注定不会出现伟大的企业家( 伟大的企业家和高管、管理者是两回事 ),是时代注定了这个命运( 概率低 )。康波周期导入期和初期出生的人口,在人生黄金期时间是要在衰退和萧条期度过的,这个时期是成熟、衰退、需求下滑的年代。而 00 后和 10 后的人口他们人生黄金期是在下一波康波周期繁荣期,出现伟大的企业家概率要高很多。

人生就是一场康波周期,注定了几代人的命运。

 

所以我偏向认为创业对于 90 后的年轻人是一剂毒药,不是符合这个大时代的潮流。对于 80、90 后最适合这个时代的潮流是在大型企业安稳的工作,直到退休。

这个问题再多说一句,创业时代要等到 2035 年以后才适用( 也正好对应的是 00 后这批人进入社会 ),日本在 1990 年之后走向衰败除了我之前说的研发投入不足外,在 1990 年后没有形成多方面、多点式开花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影响。帮助制造业升级的大财团模式,在康波周期繁荣期并不是那么灵活,在创新、创造方面变得死气沉沉,缺少了企业家精神( 缺少冒险 ),康波周期繁荣期是要多点式开花促进创新形成。( 任何的理论框架都有适用期,包括投资 )。

人民币国际化

依靠人民币国际化,这是一个十分宏大的目标和愿景,如果猜测时间设定的话,也许是 100 年的时间来实现。

有这个逻辑设定的来源是看美国现在干什么,我们就学习什么样。

所以逻辑出发点是错的,结果一定是错的。美元替代英镑成为全球定价货币,原因是国力成为世界第一,而不是因为能成为国际定价货币国力才强大。这个要比消费立国更显得无稽之谈。

依靠美元薅全球羊毛这个模式,是建立在美国人没有制造业的基础上。如果中国没有制造业,那么这个不是让中国走强,而是毁灭中国。

在我们可预期的未来,美国人作为第一个梯队、全球第一阶层是改变不了的,也是无法改变的。这个背后代表着创新、国力、军事等等一系列的因素,除非发生类似一战、二战彻底把英国打垮的事情出现。

不要想着参照美国金融业立国这个事情,这个也许是中国 100 年以后才能达到的。所以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是一个错误的路径,这个路径的适用期是要等到我们越过「大众消费」阶段到「超越大众消费时代」才能适用( 美国 1975 年之后 )。

➤  3、制造业升级是唯一的出路:结构主义经济学

我们能依靠什么产业??用反推方式来阐述我对未来的观点,如果能增加居民财富收入,我们能依靠哪些产业??我们能依靠的还是制造业,最终还是回到制造业升级上。我们在 2010 年的时候已经提出来制造业升级作为未来的发展之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时隔 8 年之后,又重新提及当时的政策,不得不感慨最终还是回到了正确的路径上。

我以天王 2010 年 7 月份报告的开篇中一段作为这一段的开始,那篇报告叫《结构主义的薪火》。

2010 年 4 月的大拐点是一个相当大级别的拐点,未来的 20 年时间里,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边际递减不可抗拒( 经济总需求一定下滑 )。依靠总量进行投资的逻辑只可能是一个反弹波段取胜的问题( 宏观分析已经不能主导投资,宏观已死 )。在长波的衰退期可能面临的一些适用性的问题,最为现实的问题,长波的拐点理论上就是流动性的转折点,这和金本位还是美元本位无关( 放货币带不来需求的增加,货币主义失效 )。发达国家货币释放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宽松的货币政策边际效用递减,无法对冲总需求的下降和生产率的下滑( 欧美体系的货币主义彻底失效了,别指望有什么新鲜东西出来 )。

在宏观任何的理论框架都是应运而生,而不可能统治久远,这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法则。结构主义在长波衰退期和萧条期,也就是未来的 20 年间将是一个重要的适用期

PS:括号内是我对天王的言论做的备注。

 

什么是结构主义?

我用我特别通俗的话来解释:结构主义就是总需求不好,整体不行,但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行业要比别人好,「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

我们要做两个方面的事情:掠夺别人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利润;提高企业的利润是只能解决几年的问题,最核心的还是掠夺别人的需求。我们在总量需求上已经无法进一步扩张,在 2015 年那 7000 亿美金的贸易顺差,已经到了历史峰值,但是我们可以在结构上进一步优化,这就是结构主义经济学。 

掠夺海外的需求表现形式就是:进口替代、中高端产品出口、品牌输出。 

我有理由相信这三个方向,依然是未来三个主要的投资方向。而在选择上,我偏向这三个方向代表着不同的类型:

进口替代:是在高精端设备制造、精细化工制造、医药等领域( 所有我们不能产的变成自己能生产 );

中高端产品出口:能带来效益、市场足够大的,汽车、工程机械、通讯技术( 华为,中兴有炒作价值 )等等;

品牌输出:家电( 美的、海尔 )、白酒、传媒等等。

若有遗漏,期待大家不断补充。从目前来看至少这些都已经走在正确的路上。

 

 

二、中国繁荣的开始

如果能通读完我前面三篇的文章,也许这个结论就变得比较轻松。最简单的类比就是日本 1975 年之后长达 15 年的繁荣,当时日本经济总量增速是下滑的,但是结构主义经济学大放异彩。所以就不要再拿总量经济来衡量未来一段时间了,因为总量经济在 2010 年 4 月份就失效了,天王在 2010 年说的十分明确「总量经济只能获得反弹时候的胜利」。

我偏向认为中国能走向世界阶层的第二层和大众消费阶段,是因为我们拥有庞大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开始享受工程师红利时代,我们国家龙头企业集群已经形成,企业自发性的研发投入保证了制造业的升级,再有一个就是我们的政府政策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  1、中国工业体系完整程度无人能及

在全球,论工业体系的完整程度,中国无人能出其右,制造能力强大、工业体系完整、人员众多。为什么苹果是在中国组装生产?还是因为这个庞大的工业体系。

记得 2015 年有一篇文章讲了世界工业体系的分工,尤其是工业体系阶层的跃迁问题,其中谈到在世界工业体系的大森林中,越复杂的工业体系向上跃迁的可能性越高。

在现在全球各国的工业体系里面,目前能比中国更加复杂的体系只有日本,韩国这种 5000 万人口的级别国度没有讨论的意义。但是日本是上一个康波周期中崛起的工业制造大国,由于失去的三十年,其研发投入上已经不足以支撑保持继续的领先地位,人工劳动力成本使得其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几乎是丧失了市场,我们回想起来歌尔声学、安洁科技、立讯精密的崛起就是抢了日本人的这部分市场。

从工业体系完备程度上,我们拥有了阶层迁越的可能性和基础。

 

➤  2、中国中高端产品制造能享受工程师红利

依靠普通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企业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个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但是中高端、资本密集型和工程师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红利正在显现,从 2004 年,那一批以隐性失业为代价的每年 280 万大学毕业生,到 2016 年已经达到 760 万人,积累下来 5000 万以上本科专科毕业生组成的工程师大军,还能保证我们在中高端领域形成突破和培养人才,提高产品质量。

这些人相对全球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足以支撑我们在相应产品享有人工成本优势。

 

➤  3、形成了龙头企业集群

2008 年之前,我们是总量经济,规模的组织效率和组织结构优势起不到很好的作用;2009 年到 2016 年,在存量博弈厮杀中,组织效率和组织结构发挥了作用,形成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从成长股的分析成长路径,也是这些企业在第一波机遇之中赚到钱之后进入了平台型公司,巩固自己的地位和位置。

从吉利收购戴姆勒开始,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是「在国内这个拳场胜出的,有资格进入国际拳场」。

十分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了一群这样的龙头企业的出现。

 

也许之前我们认为这些龙头企业不会有什么弹性和成长,那么未来的 15 年是这些龙头企业在全球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展现其成长魅力的时期。国内的需求不足以支持这些企业的成长,但是国际市场上还有很多的市场空间可以侵占,能在中国这个竞争激烈赛场胜出的企业,在面对国际对手并不会太差,当然国际市场品牌和口碑还是需要一定时间建立。

能参与国际角逐的企业是我们未来增加居民财富的发动机和活水,如果这条路走不通,那么日本 2000 年之后的社会经济就是我们未来的社会状况,直到低欲望社会的形成和衰亡。天佑我中华。 

从这个逻辑出发,那么中小股票出现类似过去 15 年里高成长的可能性就偏低,因为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好的创新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发起来的——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研发资源投入并不是那么的充分。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将只有资金筹码价值,而没有中长期投资价值,当然中小企业也有走出很好的成长,只是这个的概率要大大低于过去。

应该说 2015 年的小股票、创业板牛市,加速了没有竞争力企业的下滑和淘汰。一些中小公司股东加杠杆炒作自己的股票或者别人的股票,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中长期重要事情被耽误。而最近三年,这些企业在忙于还债,类似 1989 年日本泡沫破裂后的那 10 年,当时日本企业在还负债表的两项资产泡沫窟窿,耽误了企业的研发升级。这些企业也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机会主义的投机分子企业主将被淘汰,这是给予踏实做事情企业家的奖励。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  4、企业家精神保证了产业升级

在 2010 年我们就提出来过制造业升级,这些年也一直在提这个事情,现在又将这个事情提到了国家政府层面。

十分幸运的是中国企业家的创新和创造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们在自发性的提升我们工业体系制造业的竞争能力,而且已经初现成果。

 许多企业在利润留存里面支出大量研发费用,这个在 2010 年之前是不讨巧的事情,因为那个时候讲究的是满足市场产品是第一要素,生产和产能投放是在第一位。现在的制造业要是没有点研发投入,那么很快就被人超过,对于新产品的订单就接不到了。

我们制造业的企业家出现了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在熊彼得的眼中「只有那些富有冒险精神、勇于把创新活动付诸实践的创新者才是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家」。当年欧菲光能把超募集来的 20 亿资金全砸在触摸屏上,已经体现了企业家精神,虽然有些赌徒的性质,但是是大概率的赌,最后赢了。

我们要感谢民企,因为民企的企业家精神,激活了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大幕。我们的汽车产业被国家层层保护至今,现在如果不是民企的出现和壮大,也许我们的汽车产业依然看不到突围的希望。中国最好的长春一汽现在已经沦落到什么样的地步了。

➤  5、朱格拉周期带来龙头企业积累更好的利润

从朱格拉周期角度,我们大部分的制造业经历了 6 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带来的就是供给端的硬约束,需求的增长带来了利润的提升,所以我们看到了钢铁行业盈利达到历史极值( 和供给侧改革有很大的关系 ),煤炭、水泥、玻璃行业都处于这种高盈利状态,推广到其他行业来说,更多的制造业行业固投增速会跌 6 年,为我们传统制造业未来两年保持一个较高盈利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虽然从 2017 年初就都在谈论朱格拉周期的启动,但是依然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有启动的迹象,但是我十分明确的说明,既然是一个 10 年级别的周期,不是 1 年、2 年的数据能否定这个周期的存在,类似炒股抄底,抄底两次不成功,第三次就不敢抄底了,但是却反转了。

一个康波周期,包含了两个库兹涅茨周期,每个库兹涅茨周期包含三个朱格拉周期( 中周期 ),一个朱格拉周期有三个库存周期。

2008 年是制造业投资在低点,2017 年我们制造业的投资又是低点,从 2017 年年初很多卖方宏观在提朱格拉周期的重启,但是这个时间点是在这个朱格拉周期这个中周期中第三库存周期向上的时间点,这个库存周期是中周期最后一个库存周期。

所以我偏向在这里大家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是没有把库存周期纳入到朱格拉周期框架内,中间级别的周期( 朱格拉周期 )要等待库存周期完成,库存周期向下过程中是不可能重启中级别周期的,2018 年库存周期结束,也就是说从 2019 年才能正式讲朱格拉周期。

不管怎么样,熬过两个周期耗死了大批同行的企业,已经成为了龙头,就是剩者为王的时代,剩下的都是利润。养猪行业的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把这个演绎的淋漓尽致。

➤  6、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大众消费约束

伯纳姆「无论在何处,工业化的起飞阶段,无论是由资本家还是人民代表来管理,都会是一个残忍的剥削的过程」。起飞的本质就是保证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以完成原始积累的过程,并能进行再投资。

起飞之后,社会的贫富分化将呈现加速的趋势,但是按照罗斯托的观点,在大众消费时代中,贫富分化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的约束作用( 大众消费阶段应该注重内需释放,公平能更好促进消费 )。所以,贫富分化对经济增长约束的显现,是起飞完成的社会标志之一。

贫富差距的情况,削峰填谷政策已经纳入到国家的政策上来,「精准扶贫」也是沿着这方面在努力,虽然在全民财富差距分配的路上,这个只是很小的一步,但是毕竟相比较前些年已经是迈出了一步。 

这里我不得不提及下居民资产负债表中房地产创造的财富。 

所有 2013 年之前在一二线买房的人,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居民的资产负债表那是相当的健康。房地产的繁荣和一线名牌、奢侈品的消费是成正比的;国家还有可能把这部分的资产盘活,成为居民加杠杆的力量,虽然这个方式有些饮鸩止渴的味道,但是却不失是一种方式( 很损的招 )。

三四线城市最近两年棚户区改造的货币化安置,实质也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只是把这个钱直接放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 PSL 中。货币化安置,在国家层面是做了一次的二次财富分配。这种一次性支付,能维持许多年的消费和内需增加,顺带又解决了 3、4 线房地产高库存的压力。简直是神来之笔,也是国家二次财富转移的特殊形态。但是这个政策也有隐患,我们希望在货币化安置之后的这些群体不要加杠杆去买房子,而是量力而为,否则这个将成为中国版的「次贷」。

➤  7、我们的政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脱虚向实」,是希望制造业回归本源,挤压金融资本的生存空间,促进制造业的换代升级。

「供给侧改革」,在缓解传统企业债务压力的同时,保证金融系统稳定,创造个平缓的环境。

「金融系统去杠杆」的意图更加明显,自我排雷,实际也纠正了工业化体系在成熟期过早进入金融自由化的陷阱,回想起日本金融泡沫造成的长期影响,这一个政策所带来的的影响更加深远,只有再过 15 年,我们才能理解这脚刹车的重要性。只是现如今的金融业还要被这个政策摧残一段时间。

「重提制造业升级」,这次重提制造业升级重点是在:「升级」,而不是重点在「转型」,实乃国之幸事。

总体来说,中国如此庞大的经济体运行起来,强大的惯性能支撑我们还在往工业体系升级这条路上走,中间会有波折和反复,但是整体形势依然向好。我们自己能做的东西越来越多,不要被中国制造业学会了,只要我们学会能做的东西,一定会做到世界最强。从经济上,我们未来一定是要把日本彻底的逼到死亡的绝境,因为中国人口实在是太庞大了。 

 

三、中国股市的中长期繁荣

过去 20 年 A 股以波动率冠绝全球,能把一个国家的股市指数从 998 两年时间顶到 6124 点,然后再跌回到 1664;能把创业板指数从 585 点直接弄到 4037 点,这个也是一个奇迹,如果巴老在 A 股做公募基金,会被弄掉三层皮,因为公募基金不让空仓。

我偏向这个大幅度波动的背后是居民财富这个大蓄水池在股市资产进出的一个结果,政府政策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推波助澜」和「削峰填谷」的作用。在中国目前这么庞大的一个经济体,大部分运行起来是有自身规律的,不会以外力为转移,政府的政策是对这些运行规律起到只是「推波助澜」和「削峰填谷」作用( 周天王说「政策是经济运行的产物」 ),而试图改变这个运行规律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当有人以政策为根由来阐述经济时候,我偏向是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要先从经济运行角度出发,再阐述政策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A 股每天 5000 亿资金的成交,想要强行改变他的运行规律几乎是不可能的,国家队也不行。

为什么资本市场会走向中长期的繁荣?那么我们就要以一个核心思路回顾过去 A 股的大幅度波动的因素,现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导致了这种波动率下降。 

我的核心因素是来反思资金推动在 A 股中的作用,没有资金的推动,哪个公开交易的产品都不会涨。所以我考虑了一个小的思路方式,来弄清楚各类资金的变化根本。

整个社会资金分为:i、央行流动性;ii、大类资产配置中债券资金;iii、企业资金;iv、居民资金。

 

➤  1、A 股大幅波动之惑:居民财富的股市配置

1)2001 年至2005 年的熊市:实业盈利、脱虚向实

我们 2001 年之前的市场不再阐述,从 2001 年到 2005 年,这个是在过去 20 年的历史上最为黑暗的 5 年,做股票是一个悲催的行业,悲催到什么地步?悲催到说自己拿着股票都被人用怜悯的眼光看着你,客气的问一句,「市场行情不是很好吧」。那是一种深深的怜悯和嘲笑。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样子,要知道伟大的企业茅台,当年可是只有 18 倍,苏宁电器也仅仅是 15 倍开始起步,看看当年的估值,再回头想想最近 10 年的估值体系。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因为实业太赚钱了,2001 年的高估值破裂之后,2002 年我们正式进入了工业体系起飞阶段,实业的盈利是投入 100 万,半年回来 150 万,股市的那点波动已经没人关心。脱虚向实。 

股市中机构、专业投资者占比低,资金沉淀有限,居民财富资金是那个时期主导 A 股的核心力量,居民散户在撤出股市去投资实业,所以我们看到了那四年惨烈的下跌。那时候的基金公司一共多大规模,上证 A 股每日成交金额只有 50 亿。

2)2005 年 998 到 2007 年的 6124:财富创造下的泡沫

2005 年 9 月见到了 998 历史最低点,周天王在 11 月份发布了《走向繁荣》的报告,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的资产价格将开始走向中长期的繁荣。就在 2005 年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正式启动了。说天王能成神是在于他每一次的成功判断和他的推导过程。

在我的第二篇居民财富创造文章中,能清晰的看到 2005 年,中国开始了居民财富创造( 净出口从 2000 亿暴增至 8000 亿 )。居民赚取的财富冲向了股市和楼市,所以我们那一波从 998 到 6124 的牛市是没有休息的一路到顶的牛市,上证 A 股日的成交金额从 50 亿元上升到 2000 亿。那一波是全民炒股,所有人都把自己的钱拿出来炒股。

这一轮上涨的核心是居民财富搬家第一波冲击,自己、基金双渠道冲入股市。用股权分置改革来解释是牵强和推演性不强的,如果没有股权分置改革股票也会涨。居民财富的重新配置是核心,老百姓有钱了。日 50 亿的成交到日 2000 亿的成交,如此大规模的资金入市,就是一盆草都会涨得很疯狂,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出现过草的泡沫( 郁金香泡沫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中石油的 48 元,那时候基金的仓位限制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不看好,估值高,那么完全可以采用轻仓和不买的策略,但是证监会却让公募基金不能低于80%,这个政策是在熊市时候定的,新的时期无法适应新的状况。那么对于疯狂认购的基民,有钱就要配置,最后大家集体抱团大蓝筹( 之前业绩最好 ),7 倍EV 的保险、15 倍 PB 的券商、以及后面跌了 90% 的驰宏锌锗,所有历史最高估值都是在这个政策下打出来的。这个阶段机构的占比才提升,但是散户贡献了 80% 的交易量,居民财富还是影响股市的核心力量。

 

3)2008 年到 2012 年:泡沫刺痛后叠加危机的双重阵痛

这一段没什么说的,高位进入的散户资金沉淀在里面,场内资金的博弈和流失,如果按照我的估值周期体系,2009 年的反弹还是场内机构资金加仓,叠加宏观流动性推动( M2 高增速 )的情况下场内资金博弈。这个时期机构的力量逐渐加强,尤其是一些大行业,出现了估值天花板和一些长周期投资上才能注意到的价值投资陷阱的问题。虽然这个时期散户依然贡献者交易量,但是机构力量真的要比 2006 年之前强了很多。A 股日均交易额从 6124 的 2000 亿下降到 400 亿,又上升到 2300 亿,再回到 2012 年最低的 300 亿。

4)2013 年至 2015 年:企业、大户资金成为主导,大类金融配置资金成为重要的力量

这一轮是可以堪比 05 年的牛市,但是主角从大蓝筹变为中小创。2007 年的旗帜中石油和银行,这一轮的旗帜是乐视网和上海钢联。这一轮明显的情况是机构开始壮大了,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都快速的扩张,话语权发生了转移。散户的边际交易贡献量逐渐下移,机构、私募、企业投资部门的交易量上移,沉淀资金量达到无比的巨大,2015 年仅仅是上证一天成交 1.3 万亿。但是顶部依旧还是被散户通过基金的方式买出来的。这一轮进入市场资金最猛烈的不再是居民散户,而是企业、大户,通过信托等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的推波助澜下,利用杠杆最终把创业板推到了 4000 点位置。

这一轮的主题是两个,一个是政府给的,一带一路、互联网+。另外一个主题就是并购,各个企业以产业投资基金之名设立的并购基金。并购这个话题是大的历史宏观背景下的,任何一个工业体在成熟阶段都是并购频出的时代历史的必然产物。

应该说这一轮下来,A 股散户化的沉淀资金加强,边际交易贡献能力在下降,金融机构主导市场的力量在加强,大类资产配置的资金从 2014 年到 2015 年形成一波重要的影响力量,市场初具了估值平稳的合理土壤。

 

5).2015 年至今:机构力量进一步加强、散户化交易式微

这两年的行情我们已经看到,机构力量得以前所未有的强化。5 年前的时候阳光私募规模能超过 20 亿已经是大型私募,但是现在已经有达到 500 亿规模的阳光私募,要知道 500 亿规模的阳光私募已经达到前十大公募基金的权益投资规模了( 公募基金规模大,债券和货币多,股票权益量并不大 )。机构力量目前在边际交易的贡献程度空前的强大,散户化交易费力不讨好。 

上证 A 股的日均交易量从顶峰的 1.3 万亿,维持在 1500 亿到 2000 亿。

通过以上的回顾,我偏向认为 A 股能出现这种巨大的波动率,是和居民财富资金进出股市存在密切的关系,一个庞大百万亿级别的居民财富蓄水池,对应一个 2 万亿资金就能把股市从 2000 点打到 3000 点的 A 股( 天风证券徐彪测算,2 万亿的国家队资金,正好能把 A 股的中枢从 2000 点抬升到 3000 点 ),那么股市这个蓄水池很容易受到潮来潮落的影响,一个长达 8 年的周期。在反复几个周期的过程中,边际交易主体逐渐从散户让步给机构。

➤  2、站在 2018 年,目前情况发生的一些转变

1)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

这个就很简单了,而且在 A 股背后 30 万亿的理财产品和 120 万亿的银行体外资金池,通过银行的手和 FOF 资金是要寻求增值机会的。他们只会给予那部分有体系、有价值观的金融从业者,也是过去能有很好价值表现的机构投资者。虽然这些资金面临着金融去杠杆的各种政策,但是中长期这些都是要奖励给优秀投资者的糖果资金。

最近半年的情况,也反应出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他们主导了市场的主要风格和体系。例如格力电器 15 倍估值后,并没有出现加速泡沫,而是出现了阴跌;中国平安在寿险估值达到 2 倍 EV,市场讨论声音巨大的时候并没有继续上涨,这些也是反应出理性冷静的机构投资者对这个市场所起到的估值天花板的作用,过高的泡沫虽然会给投资者短期的奖励,但是中长期并不有利于金融从业者的利益。

2)整体估值正常回归、波动率下降

核心蓝筹目前的估值处于合理范围内,经过两年的核心资产回归,目前的估值虽然偏高,但是从和国债以及国际对比的角度,结合行业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来看,A 股的核心蓝筹股估值在合理范围内,没有 2007 年那种高估的后遗症,如果从盈利角度出发,部分公司能赚到合理的利润增速的钱。

中小板和创业板估值还是处于下杀的途中,他们的估值还不能说便宜,资金流出一定要到位。毕竟这些以资金筹码堆砌起来的泡沫消化真的需要一个中长期的过程。

目前阳光私募机构和追求绝对回报机构占比增加,有利于估值的扁平化和降低波动,估值高了这些机构会作为降低仓位压抑估值的贡献者、而估值低了这些机构就成了抄底抬升估值的边际交易者,整个估值周期会被拉的平缓。

 

3)居民财富占比接近临界值

居民可用财富投资 A 股的比例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了,但是目前没有统一机构能来测算监测过去这 15 年度的数据,希望有机构的宏观策略研究能把这个数据做得完整,这个数据是重要而非实时应用的数据。

只能通过猜测来衡量这个问题,从身边周围亲戚朋友的感觉,再有一次周期,基本上就会把最后一点能进入股市资金耗光,剩下的就是看各个企业、大户和高净值客户的资金进入问题。

4)投机主义的衰退

过去 15 年,许多散户成为了大户,而一些运气好的人在来回三轮的血洗中存活了下来,在经历股灾、2017 年价值投资的回归,许多人已经不适应了这个市场,在实现财务自由和几次惨痛后,这些人已经萌生退意,寻求稳定的收益成为这部分人的一些想法。而过去两年散户化交易确实是讨不到太多好处。消灭这种散户化交易需要很长时间,杠杆起到了加速的作用,美国消灭散户化交易用了接近 60 年,也许下一个周期过后我们应该考虑消灭散户化交易的可能性。

 

综上:我偏向认为在过去 15 年的许多传统交易玩法要出现变化,并逐步淡出市场,而追求绝对回报的稳健投资会慢慢成为主流,当然我原来建立的估值周期还是会存在,这个是人心和人性的反应,只是估值周期会变得扁平,弹性不会那么大。

 

➤  3、企业盈利、社会居民财富会成为未来股市上涨的资金来源

如果我们能实现产业升级,那么未来企业盈利和居民财富是股市上涨的核心来源。 

在金融体系不发达的时候,央行流动性、企业资金和居民资金是股市定价的主要边际力量,这个对应的是美国的 1986 年之前,中国的 2005 年之前。之后金融体系的日益庞大,作为配置债券市场的资金量超过了股市配置资金量,那么作为大类资产配置的两个蓄水池,资金就有了相通性。

央妈是所有源头的核心:央妈在源头卡死流动性,大幅度回收流动性的时候,各个资产下跌的顺序如下:1)、债市;2)、股市;3)、大宗商品;4)、房地产;5)、收藏品;

股市资金和债市资金存在相互避风港的作用:当债市开始了下跌初期,债市资金会成为股市的推动力量,部分资金成为股市的边际增量资金( 大类金融机构买股票偏重业绩和蓝筹 ),股市出现大幅度下跌的时候,资金会涌入到债市作为避险,债市出现衰退式繁荣。所以我们能看到在一些年份债市是跌的,但是股市是涨的,收益率和股市出现的是同向运动。

企业资金和居民资金,是跟随性指标:当经济好转,企业盈利,没有庞大的再投资计划和安排,资金作为理财流入到股市( 我们 A 股在 2001 年到 2005 年是实业太赚钱,大家都拿来做实业,不投资股市 )。居民有钱了加入到赌场万转盘,但是他们的资金是后知后觉资金,往往入市高峰期就是找套资金。

在中长期的过程,企业财富创造和理财需求会成为未来 A 股持续上涨的核心资金来源。

央行的资金只能提供一两年的资金流入,不能解决中长期的问题。中长期如果是能形成日本 1975 年到 1989 年连续 15 年斜率向上的情况,一定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成功,企业和居民的资金缓慢流入市场,赚取企业利润增长那部分钱。

也许我们并不会看到特别稳定的类似日本 1975 年之后的盛况,因为我们目前金融体系以及居民可支配财富体量实在是太庞大,庞大到一些流入和流出对A 股这个小蓄水池都会是巨大的波澜,相比较当年日本只有 1 亿人口而言,日本的社会和资金流动体系还是比较单一( 当时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和复杂的金融环境 ),那么我们未来中长期的繁荣有可能是一个波折向上的过程。

四、中长期的投资机会

投资也要遵循大周期变化,不要过分强调成长和阿尔法,也不要过分强调宏观贝塔,两者间的平衡是一个优势策略。 

我们知道的投资大师巴菲特,从康波周期衰退期入场( 1962 年 ),完美的享受了作为康波周期发起国制造的全部红利( 技术创新的红利 )。

巴老从正式入场做资管业,接受的职业思维来自经过康波周期萧条期的格雷厄姆( 思想的传承保证了巴老在 70 年代萧条期业绩稳定,不犯大的错误 ),在康波繁荣期发展壮大( 80 年代进化价值成长,享受全球化进程的红利,2000 之后进化为股权投资,经营企业 )。巴老的投资方式也是随着大周期的时代不断进步和演化。巴老是处于一个国运向上的大周期的国度里,所以世间只出一个巴菲特,而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外投资大家,都是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诞生的。我们要学习的是巴老的精神,和适应大时代的投资思路,而不是总将巴老挂在嘴边。

「没有巴菲特的命,却有巴菲特的病」。

 

在目前的大时代下我认为要从两个路径下寻求中长期的投资机会,我说的这个中长期投资机会是指能在 10 年期级别以上的机会,而不是为了解决 1 年或者 1 个月涨跌的情况。下面的这些思路都是以中国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为核心假设,并且是属于倒推方式,存在不严谨、覆盖面不全、阐述简单粗暴不完善和认知错误,敬请理解和批评指正。

➤  (一)对内内需路径

1、市场占率能持续提升

应该说这是一句废话,也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指导方向。所有的成长股都是在讲市场占有率提升的故事。我单独把这个列出来是因为我们在过去 10 年的时间里,工业体系从起飞走向了成熟阶段,在这个成熟阶段,各个行业基本上都形成了龙头和市场占有率提升达到一定程度的阶段。在后续还有比较大提升空间的行业貌似没有剩下几个( 我是指大型行业,大型行业才能通过研究创造价值 )。

地产也许是剩下具有明确市场占率提升的一个超级大行业了。在贴近消费终端还有一小部分行业和公司还能以品牌和高效运行来侵占市场,这个是值得重点研究,但是这种公司要有专人能长期的跟踪才行。

2、渗透率提升:成长股的生死线指标

这个更多是偏向新出现的服务、技术、消费品从导入期进入到成长期所讲的故事,这样的标的数不胜数。新材料的扩散是这个类型,智能手机的普及到扩散是最为经典的渗透率提升的过程。苹果作为首创者,如何把这项技术从无到导入期、成长期、被人模仿追赶、保持自己的领先、到成熟期、饱和期,每个时期,每个阶段,每一年发生的事情研究出来是一项重大的意义非凡的课题。这个是对于做成长股具有强烈的投资指导意义,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远远超过推荐一只股票涨50%。( 希望能有牛人用文字数据的形式,系统的梳理下智能手机是如何的一步步走向现在的成熟,苹果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一步步壮大完成了从 2003 年到 2018 年这 200 倍涨幅 )

目前这个方向,我还没有看到什么新的进展和标的,由于本人钝感十足,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很是缓慢,所以这个方面需要高人多多指点。

3、消费习惯改变、消费升级

这是一大类的投资思路,但是包含的可以是千差万别。例如航空、保险,这个可以列为这个类型;商超零售的京东也是这个类型;随着居民财富创造实现,居民收入的提升,消费升级产品也是一个必然。

消费升级,如果我们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制造业升级成功,那么就按照美国人均 GDP 上升表为依据来寻找消费升级的产品和相应特征。 

如果我们走不过中等收入陷阱,制造业升级失败(  目前来看,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威胁到我们的地位 ),那么我们就沿着日本过去 20 年的消费结构变迁的特征来寻找标的,这叫消费降级。

 

➤  (二)对外掠夺需求路径

进口替代、中高端产品出口、品牌输出。

1、进口替代:是在高精端设备制造、精细化工制造、医药等领域( 所有我们不能产的都变成自己生产 );

精细化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是能走出牛股的地方,因为新材料的应用是人们永恒的主题,半导体制程也是新材料从小做大。回顾历史精细化工在康波萧条期是牛股出现的高峰期。这个如何的选择,跟踪每一个企业是不可能的,只能从研发费用投入端入手来看了,类似医药研究看研发费用投入的情况。

高端装备设备制造,太泛泛,应该说高精端设备,但是这种高精端设备往往是市场空间容量小、玩家仅仅是几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德国、瑞典等地,其对整体经济影响并不是特别大。除非是某两个行业出现爆发式需求增长,国内才有人想去开辟这个市场,类似当年的多晶炉、LED 的气相沉积设备。

2、中高端产品出口:能带来效益、市场足够大的,汽车、工程机械、通讯技术( 华为,中兴有炒作价值 )等等;

日本企业在 70 年代油价暴涨后,汽车的性价比优势凸显,走向了全世界,成为 75 年之后的支柱型产业;工程机械,随着大宗品价格高位,建设投资加大,在市场中把卡特彼勒打的节节败退,甚至萌生了不做工程机械的想法。这两个大的行业都产生了国内超级玩家,也许就是要走向世界的时候。( 这两大行业的超级玩家,面对着和中国一样的人口一样大的国际市场 )。其中汽车的弹性和未来想象的空间要大于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的下一个弹性时间点要到 15 年以后印度进入工业化起飞阶段,而制造业升级的明珠就是汽车产业,对汽车产业的研究是高度重要非紧急的事情。

 

3、品牌输出:家电( 美的、海尔 )、白酒、传媒等等

不要小瞧家电海外扩展业务,这个是家电企业未来成长的核心动力来源,我们还记得 90 年代人手一个索尼、松下的随身听吗?那么也许未来海外国家要人手一个美的小家电。从组织形式和产品运营能力来说,美的更加具有这方面的优势,而且其海外扩展业务也是很好,目前的家电企业仅仅看到一家具有这样优势,美的集团也许再过 5 年就有人会喊出来是日本的索尼、松下电器。

白酒品牌的输出要持续很多年才能看到,类似葡萄酒对全球饮酒文化的输出。这个是要建立在中国文化输出的基础上,中国文化的输出包含着从文字、汉语、影视作品、文学等方面,所以文化传媒、白酒的输出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要很多年才能体现,也许 2030 年后横店就是好莱坞,或者横店集团把好莱坞收购回来。

 

➤  (三)注意回避三个方面的逻辑误区

1、小企业创新式成长

未来从大的概率上讲,小企业突围的难度是呈现几何数量级的增长。创新很难出现在小企业中,未来大概率是强者恒强的游戏,日本、韩国作为追赶国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975 年到 1989 年日本创新、强盛都是由大财团而起,而韩国的崛起来自三星和现代。沿袭这个思维逻辑,我们也许能理解为什么要提出来「国企做大做强」了。

我们从 2010 年开始的小公司成长之旅未来基本上是很难复制,因为在这个时期能成长起来的标的大部分核心是围绕苹果产业链、迎合苹果创新带来新的需求。未来很难再出现这种爆炸式创新。那么留给小企业的机会型成长的门关闭了。 

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未来只有筹码博弈机会,而不具有投资价值。当然还会存在部分能突围出来,只是几率要远远低于之前的 10 年。以「创新、制造从小到大神话」的互联网行业都被腾讯、阿里变成了荒漠化行业,我们很难指望别的行业再出现更好的「神话」。 

所以从这个层面,「龙头、龙头、龙头」在未来 10 年是有理论支撑和很强的经济学意义的。

这里我不能说中小市值股票未来不会上涨,在我的资金筹码框架中,偏向下一次牛市是中小市值股票估值抬升的最后一个周期,也就是说大部分中小板股票拥有的是交易投资机会,而不是真正的投资。

2、新产品和新的替代性革命技术

长波周期可以用产品五阶段生命周期来表示,革新、成长、成熟、饱和、衰退。美国经济和管理学家福雷斯特建立了一个美国 15 个部门的系统动态模型,其中呈现了 50 年的长波:包含了30 年的投资,10 年的市场饱和,10 年的衰退。

在经济学理论界已经证明了宏观经济的这种创新周期,目前我们十分不幸的是在信息化技术市场饱和期的后半部分,即将进入信息化技术的衰退期。在这个阶段未来新的技术和产品还在孕育期,谁也不知道会是什么,从衰退期 10 年的历史规律看,未来的 10 年是不会有任何的这种技术革新苗头。所以如果有人在说某项技术是替代革命性技术,是技术性革命,那么我偏向认为这是忽悠。

3、短平快、讲究资金效率

这个是属于投资哲学和方法的问题。我是认为未来 A 股的波动率会显著下降,那么过去以波动率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方式有可能会失效,短平快、讲究资金使用效率的玩法极有可能会失效,变成钝刀子割肉。

股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个贯穿 3 到 5 年时间的风格切换,这一个风格切换有市场本身运行的规律,也是大的宏观背景下产生的必然产物,也许宏观研究的意义就在于理解这种风格变换。

  

五、短期 1 到 2 年的投资机会

在 2018 年年初我一系列的文章都在阐述着今年有可能大幅度的震荡,震荡的程度会超过我们的想象,如果套用周天王的一句话,「2018 年到 2019 年将面临康波周期从衰退期到萧条期重要的经济危机」。我偏向认为这场危机会开启中国国运的 30 年,这场危机的意义非凡。

那么在今年到明年资产价格探底的过程中,最好的策略是少量参与,为那个低点随时准备着进场。

在危机爆发后,极有可能各个国家要调整自己政策,财政政策有望成为新的刺激经济手段。需求的增加对现在本来就处于弱平衡的周期大宗品来说,极有可能会呈现一场虚假繁荣,这个繁荣也是天王所说的,大宗品价格在萧条期是100% 的冲高回落。貌似从我个人逻辑推理下来,印证了天王对大宗品价格的判断。那么回想起 06 年到 07 年 A 股资源品牛市清醒有望重新演绎一遍,估值体系一定会不同,但是情景有望类似。

在危机底部 2 年后全球有可能会陷入滞涨,这是消灭现金的开始。也是中国能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所在,但是未来的 10 年一定是中美两国贸易战频发、政治博弈、经济角逐的高峰期。但是切记,我们是要依靠美国人的消费,那是我们能实现阶层跃迁、实现繁荣的根。 

这个逻辑判断的基本点是危机爆发——各国财政政策救市,这是核心观察逻辑点。

后记:

这四部分文章的主要思路成形于 2015 年,曾经动笔过四次,但是始终碍于各种事情没有能沉淀成文字,今年终于能静心下来把这些思路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甚是欣慰。

在文章中只是以一个大的框架来阐述对一些行业的认识和想法,但是还要伴随政策、行业发展、公司成长等节奏来进一步细化,选择不同时间点仓位配置情况。这个就是交由专业的人来做的事情。

资本市场中长期的繁荣还要依据制造业升级的程度、股市估值、货币政策等来做年度的调整。如果我们制造业升级成功,那么我们就是日本 1975 年后的 15 年牛市,如果没有成功就是美国 15 年股市大幅度剧烈震荡市。这两个模式下选择的标的和操作方式会完全不同,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市场「龙头」的超额收益地位并不会受到削弱( 明确龙头的定义和概念,是能创造利润、侵蚀国内外市场空间的公司才叫龙头,不要拿乱炒的概念来定义 ),邱国鹭老师的「数月亮」投资方式会大放异彩。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财富资金流动现象要比海外市场更加复杂,庞大的居民财富蓄水池和略微显得比较小的股市水池,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下,也许伴随金融政策的松紧还会出现大幅波动,所以未来金融从业者的核心竞争力是对估值、大势的理解。 

留给我们中华民族的时间只有 20 年,这 20 年是历史时间的窗口,如果这 20 年我们成功的完成了制造业升级,那么老龄化问题都不是问题,如果没有完成,那么所有的都是问题。 

让我们拥抱这个伟大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伟大的中国梦或许是在 2018 年走向了征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