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谈谈情,说说爱读书

思君不见,看朱成碧

2019-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顾花懒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倘若你从未读过此诗,要你猜一猜此诗出自哪位佳人的笔下?多数人怕是会想到李清照这样天生哀怨忧思缠绵的女子吧!但其实这首《如意娘》出自一代女帝武则天。

首句“看朱成碧思纷纷”出自梁王僧孺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夜愁示诸宾》的典故。

一来表明自己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五色不辨。二来暗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见花红褪尽,枝头只剩下绿叶。三来借喻自己只身独处,花红叶绿不能相扶。

看朱成碧后来成为唐宋人常用成语。李白诗:“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柳亭诗话》载:李白的《长相思》一诗中有“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之句,据说李白的夫人看了这首诗,对他说:“君不闻武后诗乎?‘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李白听了后“爽然若失”。

后来有“刿目鉥心、掐擢胃肾”之称的孟郊又写出了“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这样语出惊人的句子。

看朱成碧又可作看碧成朱,宋代辛弃疾词云:“倚栏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

“憔悴支离为忆君”一句直抒胸臆。从外表写入内心,尽言思妇的瘦弱不支和心力交瘁。至此,这两行诗辗转写的是凄切,是寂寞,是深深地哀怨。情绪的流向较为单一。

接下来,笔锋一转,打破一二句的和弦,“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意谓:如果你不相信我近来因思念你而流泪,那就开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

李白的《长相思》写“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去明镜前”与此句构思相似。

豆蔻之年的她入了宫,被封了才人,太宗皇帝赐号武媚。当她的双脚踏入宫门,石榴裙被风吹得翩跹而舞,或许从那一刻她便知晓她的一生将势必与李氏王朝休戚相关,但她不知道的是她将成为漫长历史长河里的一颗璀璨明星。

她匍匐在地上,偷偷抬头看着她的夫君,那个在玄武门之变中笑到最后的男人,那个开启了“贞观之治”的男人,那个被少数民族称之为“天可汗”的男人。

是的,她爱慕他,但她也明白那种爱慕不是女子对男子的那种深情。

那时的她毕竟年幼,总不过要调皮贪玩一些。那一日,春光旖旎,她心情也极为舒朗,于是她带着丫鬟前往御花园玩耍嬉戏。

那日的桃花开的极为绚烂,明媚了她的十四岁的心。

她想起那首甚是喜欢的《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只是,她一入宫门深似海,她再也无法得到那种年少时梦寐的粗茶淡饭,相夫教子的生活了!

她想着撷两枝桃花置于屋里的花瓶中,给一下自己寒冷的寝宫添一抹春意,也给自己的心上添一抹暖意。

于是她不顾丫鬟的阻止爬上桃树,折了几枝桃花枝,欢喜着笑出声来。

而此时太子李治恰好路过此地,听得这样纯粹爽朗的笑声,他一时痴了。

忽的,她望见更高处有一枝开得更为明艳的花枝,于是右脚向上踩了一步,却一不小心脚滑了一下,整个人从桃花枝的间隙中摔落下来。

他忙得上前接住了他,四目相对,天地间的万物仿佛都无所有了,只剩下他和她而已。怀里的女子,灿若春华,皎若秋月,秋水淡眉,清风玉肌。

或许那一刻他便深刻地明白:她是他逃不过的劫,躲不过的难,她是那一朵他命中注定的罂粟花,一辈子注定将他蛊惑致死。

而此时她内心是欢喜而悲哀的,欢喜的是她遇见了那个触碰到她内心深处那根弦的男子,悲哀的是使君有妻,罗敷有夫,并且他们同样身处在这高高的城墙之中,无力自渡,又如何渡他人?

后来,他总是故意的假装邂逅她,而她也只是礼貌地回礼,处处躲避。

而后太宗驾崩,她入了感业寺为尼。寺庙里的生活清贫孤苦,又加之老尼的处处为难,她倍感世态炎凉。

在一个又一个冷月无声的夜里,她一次又一次地想起那个曾让身处深宫里的她感到温暖的男子……于是她提笔写下这样一首《如意娘》。

他终究是看到了,终究是来寻她了。当无数次出现在她梦里的檀郎正活生生地站在她面前,她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哀恸与欣喜?

她死后自己的墓碑上并没有刻下任何墓志铭,我想她希望历史记住的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一个因思念情郎而哭泣将石榴裙染的泪迹斑斑的平凡女子,而非一代女帝吧!

思君不见,看朱成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