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不起”到获挑战自我奖,我女儿走过的心路历程
一
我侄子小的时候,爷爷经常教他下棋打牌。爷爷是个高手,总是不小心就赢了。爷爷很快就发现,侄子偶尔赢一次,就兴高采烈,继续游戏的劲头十足;一旦输了,就情绪低落,却又假装若无其事,只是再也不肯跟爷爷下棋了。
后来,爷爷教他玩过的棋牌再也没有动过了。即便无聊得没事可做,爷爷主动邀请他一起杀一盘棋,侄子也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回一句:“没兴趣!”
记得我邻居家有个小孩子,我妈总说那孩子脾气大。有好几次,我妈在院子里看到他大发雷霆。起因大都相似,一次是他在学踢键子,反复试了几次,总也踢不到,便又喊又叫地把键子扔在地上用脚狠狠地踩;一次是他和表妹一起学骑自行车,表妹很快学会了,而他怎么也不能掌握平衡,于是又怒了,把自行车摔在地上,扶起来再摔在地上,直到没了力气。
相信这样的场面父母并不陌生,我们也很容易给孩子贴上一个“输不起”的标签。但真的是“输不起”吗?
二
我女儿两三岁时,有时为了鼓励她自己走路,我便会说:“我们比赛吧!”她就立刻来的精神头,边跑着边回头看“落”在后面的我。赢让她乐此不彼。
但是,爸爸偶尔参与比赛,情况就不太妙了。爸爸总是显得太过强大,女儿总是输,她就非常生气。
当我女儿五岁左右时,在幼儿园里认识了扑克牌,也希望我们能在家里一起玩儿。我教她最简单的比大小的游戏。游戏没有多少技巧,所以我即便想让着她,依然不可避免地会赢了她。每次输了,女儿都会忍不住嚎啕大哭,愤怒地喊:“我老是输,我永远都赢不了了!”面对那么强烈的情绪,我也很难受,心想女儿受了这样的打击,大概再也不愿意玩儿了。令我诧异的是,每一次她都在哭过之后,擦干眼泪对我说:“妈妈,再来一局!”
等到女儿六七岁的时候,我们教会了她“争上游”、“跑得快”,有一段时间她很着迷,每天晚上都想要和我们斗上几个回合。赢了欢天喜地,输了照旧哭得惊天动地。因为有爸爸参战,她的情绪更大些,一边哭一边说:“我再也不玩儿了,什么破游戏啊,一点儿也不好玩儿,我永远都赢不了了!”听到女儿说“再也不玩儿了”,爸爸便默默地收拾散落的牌。还没等收完,女儿已经又提高的声调哭起来:“我还玩儿呢,说好玩儿10把的,才玩儿了一半!”爸爸便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你不是说不玩儿了吗?”谁知,女儿却信心满满地回道:“不,我还要赢回来呢!我还没玩够呢!”
每一次输了之后,女儿的反应都让我们以为那是最后一次游戏了,但是她一直都保有对扑克牌的浓厚兴趣,并且牌技也长进不少,凭自己的实力能真赢我们几局了。
三
有一回女儿从幼儿园回来,与我分享了“输”的感受。我才清楚地意识到,“输”原来是一种让人不舒服的玩意儿,这份不舒服也带来了情绪。所以,每次女儿都要以那么惊天动地的方式来表达、释放她的不舒服。
女儿说:“输了是不好受,但只要你努力了就可以了!”虽然这之后,女儿仍然输得地动山摇,却从未丧失努力挑战的勇气。
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开始学习跳绳。她之前没有接触过太多的体育运动,更没有上过与运动相关的兴趣班,在初学时,显得很笨拙,连一个也跳不过去。她尝试了几次,非常沮丧,难过地哭着说:“妈妈,我永远也学不会!”但当女儿哭过之后,还没等我调整好,没等我想好要怎么激励她,她已经抹了眼泪,给自己鼓劲说:“再来,再来!”又甩起绳来一遍一遍地练习了。
终于学会一点儿了,能跳过去几个了,她会给自己定目标,“这回我要跳过去十个!”接着就向目标努力,每次跳坏了,都喊着“再来!”又跳起来了,直至达到自己的目标。那段时间,女儿从学校回来,总忘不了跟我们报告一句今天的跳绳成绩。
女儿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时,老师给予了她“挑战自我奖”。是的,她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不满意自己的表现时,总会反复去练习,写字是这样,画画也是这样。
四
这三个孩子在面对输时的不同里,究竟有什么内在差异呢?
让我们再试想一下,如果是我们自己去参加一场竞选,准备了很久,付出了很多,结果却失败了,你会平静得跟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吗?你或许不会哭、不会发脾气,但内心会有沮丧,有失落,甚至还会有嫉妒、愤怒,对吗?面对“输”这件事,一定会伴随着情绪的波动,如同“赢”的时候一样,你会产生喜悦、兴奋等情绪变化。
我的侄子之所以不愿意再和爷爷玩游戏,其实是害怕去面对“输”带来的那份令他极为不适的情绪。而更为糟糕的是,他渐渐地变得退缩,不愿意去竞争,不愿意去学习有难度的东西,一遇到困难便逃避。
我的侄子真的是“输不起”吗?根源在于不能觉察“输”带来的情绪,更无法去直面自己的情绪,只是本能地感到“输”了不好,想要躲开那种不好的感觉,家人也没有能力帮助他认识情绪,从而接纳情绪,或许还在无意识地阻止他用哭来宣泄情绪,这便成了他的一种人生模式,遇到难题,赶紧避开,丧失了行动的勇气。
我邻居家的孩子则不太一样,当他产生了“挫败感”时,将内心的不适指向了外境,迁怒于旁物。所以,他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常常选择去责怪他人或他物。“什么破键子,根本踢不着!”“什么烂车子,一点儿也不好骑!”但这真的是事实吗?旁观者会很容易看到,其实是那孩子自己的问题。
而我的女儿很幸运的是认识了自己的情绪,并且接纳了它。她用哭来表达、释放“输”带来的那些难受,情绪得以自然地流淌,最终使她归于平和,获得重新“战斗”的力量。
五
我们能为孩子的“输不起”做些什么呢?
[if !supportLists]1. [endif]接纳、认识情绪
对于情绪,我们天然地喜欢“快乐”“高兴”“喜悦”,似乎也就谈不上什么接纳不接纳,而是无意识地让它们从我们的身体里经过。“生气”“沮丧”“愤怒”这样的情绪却不同,我们的教育里一开始就不喜欢它们,排斥它们,甚至禁止它们。但这些情绪并没有因为我们的不欢迎而不造访,反倒因为我们的排斥,总是黏在身体里不肯离开。
情绪是人自然产生的感觉,当“输”了的孩子哭泣时,正是要将“输”带来的沮丧情绪释放出来。我们能做的是,给予情绪最大的宽容,允许孩子表达情绪,给孩子一个理解、宽容的环境,告诉他:“输了让你很沮丧?没关系的,每个人输了都会觉得沮丧、失落。每个人都会输,输很正常,沮丧也很正常。”
[if !supportLists]2. [endif]学会正确归因
影视剧里有一句台词:“不是我军无能,是共党太狡猾!”如果我们把输了的责任推出去,自己会好受些,但同时也就丧失了让自己获得经验、取得进步的机会。所以,如果孩子总是把失败归罪于其他,总觉得是别人不好才导致了自己的挫败,那的确是糟糕的思维方式。教会让孩子不去怪罪别人和外境,从自身出发,找到自己可以在一件事上能做的改进和努力,才是对他有益的。
[if !supportLists]3. [endif]家长日常示范
家长的示范是最直接的教育。这个示范我觉得并非在和孩子的游戏中能起到作用的,游戏中成人的承受力自然会比孩子强。那种在游戏中有意做出来“胜败乃兵家常事”的状态其实是一种假象。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无意识地展现的对“输赢”的理解和状态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最深远的。所以,家长更应当对自己“输赢”的态度进行刻意的观察与反省,当你是一个真正可以“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时,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吸收你的示范。
当然,你若是无法做到举重若轻,也没有关系,坦承自己输了,接纳自己输了之后的沮丧、挫败、失落,不丧失继续前行的勇气,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孩子也会学习到坦然接纳挫败,乐于接受新的挑战。
[if !supportLists]4. [endif]切勿乱贴标签
父母在孩子心里就是上帝,是他们给予了孩子生命,孩子对于父母深信不疑。所以父母要谨言慎行,你的任何一句评判,都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人生轨迹。
五味太郎有一本小书《我说了吧》,讲述了一位爸爸和孩子的故事。爸爸遇到坑,对儿子说:“要掉下去哟!”儿子就掉下去了,爸爸立刻说:“我说了吧!”遇到坡,对儿子说:“要滑倒哟!”儿子就滑倒了,爸爸又说:“我说了吧!”当爸爸意识到自己的语言成了一种诅咒时,改变了一下。遇到一处高地,儿子提醒爸爸:“快说要摔下去哟!”爸爸却说:“要飞起来哟!”儿子就飞起来了。
父母的本意是要提醒孩子要当心,不要“输不起”,而往往适得其反,你越是跟孩子说:“你这样输不起,将来怎么走向成功。”孩子越是输不起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