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可以特立独行,生活方式最好随大流

2020-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随想随谈

思想可以特立独行,生活方式最好随大流。

一些人觉得新奇和赞同,希望我详细解释;另一些则表示,无法理解思想和生活割裂。

“老师这两者不是矛盾吗?常说思想指导行为,心里想什么才会去做什么,随大流不就是不作为吗。”

“既然是这样,那思想上的不一样最终没能体现到生活上,有什么意义呢?”

这句话来自我的朋友,经济学研究者李子暘先生(他也是罗辑思维的撰稿人之一)用的一个签名档:

“思想有些各色,生活方式随大流。”

|思想者的“怂”

李子暘老师这人很有意思,北大政治学毕业,过去在一个国有出版社做编辑,后来辞去了公职专心研究经济学,坚持写作,在放开二孩政策之前,他就生了两个可爱的女儿,他认为一孩化政策就是不对的,早晚要改,他策划过一期关于计划生育的节目。

我认识李老师十年了,大概六七年前吧,有次大家吃饭,有人请教他超生怎么对付街道居委会。

这位老兄问李老师:

“你家有关系吗?”

“没有。”

“你会跟工作人员讲道理、辩论吗?”

“不会啊。”

“那你怎么说呢?”

“跟人不要硬扛,你就得跟人好好说,你看,我现在没固定工作(这句是真的),家里也比较困难……”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后来赶上人口普查,街道对收他家的罚款也丧失了信心,就给他家老二把户口上了。

回去了我就琢磨这件事,有的人做一件事,不仅要把事做成,还一定要显示自己的睿智,去做说服工作人员,也就罢了,还非要在智商上碾压对手,这就是毫无必要的。

比如我认识的另外一个人,也是很早就主张放开二孩,但是每次总是一张口就用民族未来、养老金负担、劳动力和兵员等国家利益去宣讲自己的概念,说多了就容易出问题。

有时候对方是负责计划生育的专职干部,他来一句“养了许多官僚机构办事人员”,那人家对他也不会客气,最后见面就是冷嘲热讽。

相对来说,李老师的“随大流”就要温和得多,早早就判断出两个孩子是一个趋势,但并不以先驱烈士自居。

他在网上的观点可以新颖而激烈,但在现实生活当中,他是一个非常和善,周围人都会觉得很好相处的人。

所以,这个等式基本是成立的:

“随大流”=不显示自己不必要的侵略性。

|不要证明自己的比别人都强

“随大流”的核心,就是不要努力去扮演一个睿智的人。

大多数人应该都对高中阶段有印象,我们关系户里,最年轻的有小学四年级的,高中生也有,以前有个12岁的小同学问我,怎么在班里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我说:

成绩好,运动也好,最好会打篮球。(足球场虽然也很拉风,但你和观众,尤其是姑娘们的距离会更远)。

那么学习成绩不够好、运动神经也平庸的人,怎么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呢?

在高中阶段,有些人会选择变成一个“有思想”的人。

读一点东西之后,咬牙切齿、愤世嫉俗地去强调它。

比如批判“庸俗的消费文化”“可耻的商业利益”“军火商”,这些同学一张嘴就是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我们现在一般管这叫做中二病,可惜有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好。

你到今天都能看见职场上扮睿智的人,他的朋友圈几乎全都是激动地跺脚骂街,不说是鲁迅附体,至少是李敖再生,但是你千万别夸他像别人,不然你的麻烦就大了。

我大四那年去考一个报业集团的面试,在进场之前我们一组八九个候选人在休息室里准备,有个非常活跃的人在说这说那。

这时候有人问他:同学,你是北大的吗?

这是一句非常中性的询问,也是别人对他感兴趣的表示。结果这人把冷脸一摆,斜着眼睛看了提问的人一眼:

“我是我自己!”(我很想把这道题改成一道汉语听力题,问老外这人到底是那个学校的。)

屋里安静了,之后再也没有人理过他。

这就是思想特立独行,生活方式也特立独行的极致表现——他是一个不可理喻的讨厌鬼。

“我是我自己”,乃是天下最正确的言论,但错的根本不是这句话,而是他为了证明自己特立独行,自己优越的态度,这样的人会有很多朋友吗?

|乔布斯的圆石头

我们都年轻过,可能大多数人都有过那种需要咬牙切齿显得睿智和醒目的时代,但是成年之后,我们一般会收起身上的那些毛刺和棱角。

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大卫”,大卫是上古英雄,手里拿着的是投石索,这是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发明的大杀器,可以轻松把鹿和羊这样的动物爆头。

投石索投出的是卵石。

浑圆的石头会飞得更远,它们不张牙舞爪,但更有力道。它的本质是坚硬的石头,不会因为外形圆润而改变。

那些带着刃口的石器是飞不起来的,他们的活动空间永远都是厨房、洞穴附近了。

我们会保留思想的独立,在遇到情投意合的新朋友时才会打开外层的保护罩,碰触彼此的三观。

我们会把棱角毛刺磨平打圆,方便我们日常的生活和交际,因为这些活动当中,我们可以不去互相取悦,至少彼此的尊重和客气是降低日常社交成本所必需的。

乔布斯很喜欢讲一个磨石头的故事,他小时候,隔壁街道有个老爷爷80多岁了,他想给老爷子去修剪草坪挣零花钱,结果老头把他带到仓库,给他看一个磨石头的机器,“看这个!”然后他们把带棱角的石头扔进去,打开了机器。“孩子,明天再来看。”

第二天乔布斯和老爷子把石头拿出来,已经磨得精致圆润,成为非常美好的人工艺术品了。这件事让乔布斯记了几十年,他后来接受采访时说,队伍就要像这堆石头一样,磨掉那些不必要的棱角和毛刺,才能最终成为团队。

人际场上的社交也是如此,越早接受成人世界的磨砺,掌握这个世界的规则,就会越早受益,也会收获更多的朋友。大家都喜欢有真性情,但善用套路的人。

|自我服务偏差

之前我们也提过,大多数的人都觉得自己在各种方面都强于大多数人,这就是“自我服务偏差”。

还有些人口头上特别谦虚,但是谦虚得特别假,那其实是掩盖自己优越感的一种方式,也是“自我服务偏差”的表现。

他们会认为自己在伦理道德,品格特质、工作能力、智商、包容度、孝顺、健康和强壮方面强于他人,相信自己有洞察力和吸引力。最令人发指的是,一群心理学家给一大堆车祸住院的司机发了问卷,他们都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强于一般司机,自己开车更安全。

有时候我们得承认我们这个物种挺讨厌的,我们必须要克制自己的特立独行和过高的自我评价,哪怕仅仅是心里所想的。

如果不去控制自己,相反,还要把“我是独一无二特立独行的人”演出来,那看上去的效果,恐怕就是灾难了。把自己扮演成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一定会变成一个讨厌鬼。

大多数自认为思想特立独行的人,关键问题都是见识比较少。他不知道自己不是什么才华横溢,是因为他根本没见过什么像样的才华,他们都是很平庸的人。

人类已经有了文字六千多年了,大多数的人的思想,都很难谈到特立独行,无非是人群中比较少见的类型而已。

思想平庸,对自己的评价很高,还按照自己的胡思乱想来行事。这种人十之八九都是妄人。

我们在《为什么妄人必须尽快清理掉》里提到,妄人是团队里的不稳定因素,不尽快清除,就会害死大家。

真正有价值的是看上去平常不过的人,也许刚开始相交时,你觉得此人相当普通,但是继续向下深交,你会发现他的内心是一个宝库,越来越深,越来也广。

交上这样的朋友,跟他呆坐(怎么会呢!看都看不厌啊!)闲聊都是享受,我们有一个成语称赞这样的人,形容跟他们相处的感受:

“如沐春风”。

如果你有这样的令人觉得如沐春风的朋友,不妨分享一下你这位朋友的故事,给我和其他的关系户同学,如果你要是有讨厌鬼熟人,也可以把他的故事分享出来,给我和其他关系户同学。

这篇特别适合分享,要告诉你喜欢的朋友:

我觉得你就是我的春风,我赞同和感激的人。

来自:得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