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人相处,听孔子怎么说,看孔子怎么做

2024-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雨中的兰草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齐衰:音ZiCui,古代的丧服。冕:冠。衣:上服为衣。裳:下服为裳。瞽:无目。少:坐。作:起。趋:疾。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见穿丧服、衣着华贵、没有眼睛的人,虽然正坐着必站起,以表达内心的哀,尊和怜。经过他们,必快速疾驰而过。

今日读这章内容,内心油然而生对夫子的敬意,圣人的心里哀有丧,尊有爵,矜(怜惜)不成人,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虽然正坐着,必站起,经过他们必疾驰而去,以示内心的哀伤,尊重和怜惜,正所谓正心以中,修身以和。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中有一章和这一章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描写了夫子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相处的言行,体现了夫子与人相处之道。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师冕:乐师,无目。

师冕见孔子,上台阶。孔子说上台阶了。及坐,孔子告诉说座在那里。坐定后,孔子一一介绍了席上人及具体位置。师冕出门后,子张问夫子,这就是与无目的人相处的道理吗?夫子答:是的,这就是相师之道。

由这两章内容引发的思考:

读《论语》读什么呢?

回到当时的那个场境中,看圣人与弟子的言行举止,观他们为什么是这样的表现,察他们所安所乐处。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与己与人相处,由视及观至察,看言行,察内心,清楚的知道自己,也清晰的了解别人的,谨言慎行。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