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妈妈儿童美育——聆听出来的画儿
周日上课时给孩子们带了一首清代 · 车万育《声律启蒙》的经典颂唱。课堂上跟他们商量,我们先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心去聆听和感受一下这部经典之作,看看自己能从中听到些什么?感受到些什么?
有一个孩子说,老师你让我们看着画面去听吧,要不然我们听不出来是什么。
有几个孩子接着呼应,是啊,老师,我们根本听不出说的是什么?
我问,这部《声律启蒙》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你们熟悉吗?
孩子们回答,没听过、不熟悉
我问,你们在学校里都学过什么古诗词呢?
这时,我听到几个孩子小声在下面嘀咕了几句诗。我说,下面我想请一个小朋友来给大家背诵一下,好吗?孩子听我这么一说,接着,教室里鸦雀无声了。
我叫起一个小朋友,他对我说,老师,好像我想不起来。我又叫另一个小朋友的时候,这个小朋友接连摆手,不愿起来说……
我说,那好吧,既然你们都不愿起来说,老师在给大家放一遍经典永流传的《声律启蒙》颂唱,如果你们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他们一起唱,好吗?
听完了这首颂唱,我跟孩子们说,刚才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让你们单独起来说一首古诗的时候,你们好像都不愿说。但是,让你们跟着一起唱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跟着一起唱了,但是有的小朋友还是不愿说,依然在自己玩自己的。
你们知道吗?我看到有的小朋友没仔细听,我心里有点疑惑,是不愿听呢?还是听不懂呢?我想孩子们肯定不是不愿听,可能是没有养成听的习惯,有时管不住自己。再加上现在电视、电脑、手机、网络游戏等等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有些人喜欢沉醉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打游戏、玩手机,不愿抬起来,观察一下周围美好的世界。
更不用说,面对面与人的沟通和交流了,我还发现父母跟孩子沟通最多的几句话是
你的作业写完了吗?
你语文、数学掌握了多少?
你考了多少分?
……
虽然我这样说,不是绝对的,但也反映了我们一部分家庭的沟通方式。更不用说去倾听别人或自己了。
由此,我经常会问自己,美育的目的是什么?
并不是教会孩子一个知识,会画一张画、会写一首诗那么简单,而是让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一种思维、学会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最基本的,就是先练习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再学会静静地聆听一首歌,一首诗、一个故事、一幅画,用声音、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在听中有所感,感中有所悟,悟中有所乐,慢慢的提升自己感知能力的同时,学会用艺术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和如何做一个美好的人。
然而,就是这个“听”,刚才,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在安静的听;有的小朋友却一直在跟他旁边的小朋友聊天;还有的小朋友、看似在听、心好像已经飞走了;还有的小朋友一直在低头玩自己的东西……
看到这些
我就在思考为什么要让小朋友听音乐、欣赏古诗、欣赏画家的画?
这些东西对于我们孩子的成长来说,有什么作用呢?
美和育的功能是什么呢?
小鱼妈妈儿童美育——聆听出来的画儿 小鱼妈妈儿童美育——聆听出来的画儿 小鱼妈妈儿童美育——聆听出来的画儿 小鱼妈妈儿童美育——聆听出来的画儿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思考,再回到课堂,观察孩子,思考我们的教育。
我选取了其中——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让孩子去体会其中的含义,然后在进行创作时,有的孩子说,这几句诗里面讲的是春天,还有杨柳,还有杏花,还有钓鱼的老翁,还有诗人写诗的意境……
听着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着,我引导孩子结合自己对于春天的观察和理解,来创作一首自己的诗韵画!孩子们纷纷响应,拿起画笔的那一刻,有的孩子兴奋的说,老师,我都已经想好了;有的孩子自信满满的创作起来。
小鱼妈妈儿童美育——聆听出来的画儿有的孩子,拿着画笔的手,却始终都不敢落下,担心自己画错。
有的孩子摸着眼泪,对我说:“我不知道画什么?”
我问她:“你去过公园吗?”
她说:“平时没有时间去。”
我说:“周六周日呢?”
她说:“周六周日我还要上辅导班。”
我说:“平时写完作业,在小区里玩吗?比如现在的迎春花都开了,有的树上也冒新芽了等等”
她说:“我也很少看,因为我还要写作业。”
我听了之后,有些蒙圈……
我虽不知道孩子内心真实的状态是什么,但是却让我感受到了孩子的生命状态里除了作业和辅导班以外,几乎没有其他丰富多彩的生活……
于是,我鼓励她说,画画就像写日记一样,在纸上写写、涂涂,玩一玩就可以变成一幅画,你可以尝试一下。画画不是画给别人看到,是画给你自己的,你高兴的时候,可以画,不高兴的时候,也可以画。
她听我这么一说,心情好像放松了一些,慢慢的把笔落在纸上的那一刻,我给她一个肯定的眼神,她便进入了状态。
这个故事,虽然是个个例,但其中也反映出我们有的家长对待生命教育的局限性。因为在孩子来画室之前,这个妈妈就跟我交流说,孩子快上初中了,听说中考的时候,美术和音乐考核要算分的,所以,现在我要让她学一学,免得,到了以后,考不及格。
过后,我就在想,如果我们把艺术教育也局限在分数和成绩上,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本来艺术是让人修身养性,滋养精神和灵魂的绿色环保的健康食品。有人却把它推向市场,变成一种功利性的药品。
小鱼妈妈儿童美育——聆听出来的画儿 小鱼妈妈儿童美育——聆听出来的画儿 小鱼妈妈儿童美育——聆听出来的画儿 小鱼妈妈儿童美育——聆听出来的画儿 小鱼妈妈儿童美育——聆听出来的画儿 小鱼妈妈儿童美育——聆听出来的画儿 小鱼妈妈儿童美育——聆听出来的画儿 小鱼妈妈儿童美育——聆听出来的画儿 小鱼妈妈儿童美育——聆听出来的画儿 小鱼妈妈儿童美育——聆听出来的画儿由此,欣赏着孩子们一张张发自内心的绘画作品,不由得引发出一些思考和感悟
第一,在美育的课堂教学中,今年我们将把一些符合小学生感知特点、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传统文化的古诗词传承给孩子们。让他们欣赏、感受经典文化魅力的同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学习用艺术的方式进行创作与表达,从中体会作品带给他们的情感共鸣。
第二、真正要让孩子学会倾听别人或者会倾听自己,其实是需要一个不断的训练的过程,不仅要在艺术的熏陶中不断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要引导我们的家长跟孩子一起练习身体的五感,并为孩子营造一个能让心安住家的环境。
第三、通感可以将人类的五官相互链接,听觉、嗅觉、味觉、视觉、触觉这五种感官虽然在表面上互不连接,其实感觉却相互连通。因此,充分发挥通感的移情作用,让我们积极调动各种感官去培养孩子的感受能力,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 。
总之,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能完成。由此,如果说家是个养心的地方,那么艺术教育便是滋养生命成长的纯天然的养料。
有感于2018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