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育儿思维专题穷人的思维自身修炼

甩不掉的拖延症

2016-11-22  本文已影响83人  爱听故事的二师兄
快点,再快点

说说拖延症,我一直就有拖延症,尽管我嘴上不承认,可心里却明镜似得。

上小学时,每次拿到寒暑假作业本,刚拿到的时候想着怎样快速轻松的完成,并很快制定简单计划。总共两本,一本也就三四十页,每天一页,两本加起来也就两页,每天用一个小时,就能轻松高效的解决完,想法很好,可具体实施的时候,却完全不是这样,第一天准备做作业的时候,想着刚放假,好不容易得到轻松的机会了,多玩会,不想学,要不明天吧,日复一日,正应了那句话“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反正每天都想着好好写作业,并深刻的知道自己不写是不对的,可就是不愿动一下。说白了就是无法按时完成目标,却又不想完全堕落,目标像一座山一样压着,就是不直接移开。

每天又都有理由逃避,直到快收假了,必须写了,开学后老师要检查就像身后的大狼狗,害怕被咬了,承担不起被咬的恐惧战胜了惰性。才紧张万分的着手写作业,质量方面自然不能保证了。

最恐怖还不是质量问题,而是完成作业后,仿佛大山一下子去掉了,突然放松的感觉,真的很美妙。这个时候我会对自己很有信心,甚至会表扬自己很有“效率”,也感觉自己很有能力,利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几十天的任务,更不会被狗咬。而且,有时拖延的结果还挺好,例如拖到最后,有的题目不会写,我往往能够和其他人讨论或者直接抄写,完成的质量比自己摸索还要好。

同时,长期这样下来尽管我百般不想承认,但我潜意识里确确实实觉得自己如果花了很多时间却成绩平平,会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于是这一心理,又在进一步强化拖延——即使结果不好,我也可以说,那是因为没有尽全力,如果我真努力,肯定会结果很好的(心理学上的高自尊人格)。

因为当时没有意识到这种心理的严重性,所以它像野火一样,没有任何束缚的进一步侵蚀着我的行为,特别是到了高中,终于形成了燎原之势。突然感觉没有大狼狗咬着不放了,作业之类的更是可有可无,没有具体的恐怖结果。即将高考了,由于承担不起高考失利的恐怖结果,只有努力了,可整个高中三年的知识何其多,更不是当年那两本作业,靠简单的突击就能完成的。复读已成定局!

今日当我思考一些问题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个,如果当年有个人帮我的话,哪怕只是一次明确的提醒,可能就是另一种历史。可现实是历史不可重塑,已经发生的永远没法逆转了。幸运的是,把握住现在,未来却可以打造。

于是我想着改变,我努力思考着为什么会出现拖延的情况,每当我准备做事时,有时候担心做不好,所以不愿做;有时候是想到做这件事会有困难,哪怕只是一点点,也会利用其它事情为借口逃避;有时候是讨厌做这件事,所以不到最后一刻都不会行动;有时候是明知道这件事必须马上做,可就是懒于行动;有时候是总想把事情做到理想状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完美却越来越不可能,于是一边拖延,一边伴随强烈的负面情绪(例如极端自责焦虑),在事情无论以怎样的结果发生完后,反而很轻松,因为“反正”应经迟了;有时候自己给自己安排了多重任务,任务越多情绪就越紧张,就越无法专心在某一件事上,索性就都不做了;有时候迟迟无法进入状态,玩会、吃会、累了就不做了;有时候.......

很多很多的情况都可能造成拖延,那么怎么解决呢,看起来好像很难的样子,其实也很简单,拖延最本质的原因是:时间的管理。说的白一点就是“小欲望战胜了大欲望”。因为无论你拖延哪件事,拖延的那个时间段不管是吃饭睡觉还是玩,都在满足着小欲望,不可能静止着。所以说是“小欲望战胜了大欲望”。

认识到这点就好办了,何为小何为大,手到擒来为小,举步维艰为大。所以别给自己乱加任务,专心一件事,有的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也不是必须要做好,你就这个水平了,不要给自己乱期望,不要考虑太多的其他因素(例如面子,做不好等),踏踏实实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起来了,动起来了其实就不会有那么多想法了,行为的惯性会带你进入一个美妙的境界,它会让你遇神杀神,遇佛屠佛,给个支点拨地球玩也不是不可能,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的美好,这种愉悦不是你简单地拖延,用拖延的时间满足小欲望所能代替的,而且这种结果没有懊恼、悔恨等副作用,只会给你深深地信心和对自我的肯定,这种信心又会反过来支撑你以后的行为,慢慢的你就真正理清何为小何为大了。

再难也要坚持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