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鸡汤文”,为什么遇事还是不淡定

2019-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心真学
一心真学20190115.jpg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

一般人总免不了会碰到一些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或者也会有一些人生中的迷茫时刻,有时候情绪上不平也需要一些出口,网络和自媒体平台的发达使得普通人接受各种资讯变得大大方便起来,网络鸡汤文也应运而生,它可以适时的缓解人的一些焦虑,开阔一下心胸避免人走入心理的死胡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灵鸡汤文还是能起到一些帮助的作用。然而很多人鸡汤文看了不少,碰到事情了依然手足无措、烦恼重重,真要做起来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啊。

/壹/

其实这就涉及到知行合一的问题了,简单来说就是虽然看了那么多的心灵鸡汤,但只是表面上明白了它的意思,似有所悟而已,之后就把它丢到九霄云外,并没有真正去掌握、践行,当然下次碰到同样的问题就又不明白了,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其实不是真知啊,读了再多的鸡汤文又有何用?

正如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因而告诫后人该如何学习、读书。很多学校里老师讲课都会碰到自己在课堂上口干舌燥的反复讲,可是做作业、考试依然很多学生会错,除了老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有问题之外,学生没有用心去领会,没有下去训练掌握也有很大关系,以为课堂上听懂了就是会了,到见真功夫的时候才发现还是有很多问题,不是这里错了就是那里错了,说起来懂了,做起来错,实际上还是没有真懂。

/贰/

很多人自以为读了很多书,经历了很多事,满腹经纶,成就卓著,看透世间人和事,可到来真格的时候,立即露了马脚,所以人们才经常说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嘴巴说的好不一定真好,还要看你实际是怎么做的,就如有些产品广告做的再好,如果用起来让消费者感觉不行的话,这样的产品也是没法长久生存下去的。

有一个苏东坡的小故事很好的诠释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次苏东坡灵感来了写了一首五言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写完他很得意,觉得体现了自己的修持功夫,于是派人把诗送给佛印禅师欣赏印证,佛印禅师看了之后批了两个字让人带回给苏东坡。

苏东坡以为佛印怎么也得赞叹一番吧,急忙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了”放屁“两个字,这下苏东坡可急了,随即坐船过江找佛印”兴师问罪“。是啊,和尚不欣赏苏东坡的诗也就罢了,怎么还能说他是”放屁“呢?结果佛印禅师哈哈大笑说:“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打过江’了呢?”,苏东坡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叁/

还有些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可能可以做的不错,一旦遇到困难和逆境就垂头丧气,一蹶不振了。他的才干也因此发挥不了作用,实在也是非常可惜。

所以艰难困苦的时候要修心,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提高自己的心性修养,虽身处逆境,遭受误解或打击仍能于困境中崛起,成就自己和他人。王阳明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他的一生遭遇了很多挫折:虽然才华横溢却考试屡受挫折,好不容易进京为官却因上书替人求情得罪宦官刘瑾被廷杖、投诏狱,后被贬龙场途中还被人追杀,这一切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可是王阳明是怎么看待这些的呢?“何异浮云过太空”,可见他的心性修养非同一般。

在弱者看来,艰难挫折是致命的打击,会让人丧失斗志,得过且过;而在王阳明看来,这正是反思和进步提高的机会,只有经历各种变故考验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内心修养,否则只能象苏东坡在小故事里那样一屁就打过江了。

所以要真正做到遇事不慌,逆境不丧失斗志,人必须在事上多磨练、多下功夫,若只是读了很多鸡汤文而缺少实际的锻炼提高,就无法真正进步,遇事只会慌忙失措,别说做到淡定处置、变不利为有利了,就是能不让事情进一步恶化就不错了。

历事炼心,掌握命运,顺境、逆境中都不忘追求美好的未来,把理想变成实际行动,这才是我们看完鸡汤文后应该做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