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周周记(2020/09/21-27):休整&蓄力
你可以休息。
可以放松。
可以调整。
在任何时间段。
当你觉得你需要。
抬手写下第2周周记的关键词“休整&蓄力”后,我对自己说了如上几句话,也因此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
写(大)论文和改写(小)论文,都真的好难啊,七天过去,都没能有阶段性完整成果(比如大论文多写出了哪个章节,小论文改好了第几版),于是已逝的一周,实则在补觉、阅读、讲座、思考与聚会中度过。
21号、22号的周一周二仍在学姐家,跟她讨论论文写作并分享各自钦佩之学者们的研究。23号起在研究室开始认真系统研读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从几篇核心论文展开,铺出一整张学术继承网络,当链接延伸至我的学校和学院(华南理工,建筑)夏昌世、莫伯治两位老先生1961年的一篇论文时,浑身战栗——文中观点给予我博士阶段研究以坚实有力的立论支撑,当时激动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自豪地喊:“我可是华工的仔!”(随即哼唱几句Rap:华工的仔,华工的仔,我是岭南建筑学派华工的仔!)
24号在宿舍学习,因此睡到自然醒,中午也睡了安稳觉,傍晚时分还带着新室友一起练习八段锦,并跟着张至顺道长的教学视频学习八部金刚功~但或许白天睡太饱导致晚上竟失眠……
25号上午认真研读吴良镛先生的《中国人居史》,无限感慨先生之思想广度、深度以及写作表达能力,渊博至此。抽空听了下中央美院建筑学院2020秋季“中国古代园林美学概论”系列讲座之郭明友老师的《中国传统园林审美设计的流动性与整体性》;下午在晚上失眠又没睡午觉的情况下,津津有味地聆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老师《如何读出古画中的历史信息——漫谈“图像考据学”的作用》。
26号,周六,是一早约好的白天华南植物园“自然疗愈”,晚上师门教师节兼迎新聚餐。上午在热浪中穿梭于花花草草,通过观察、抚摸和无尽的欣喜与赞叹认识它们,正巧赶上“粤港澳自然教育嘉年华”活动,已经毕业在设计院就职、却热衷自然教育的晶晶学妹申请了扎染摊位的工作岗,大家开开心心相聚拥抱与草坪聚餐。下午大雨如约而至之前,我们包下植物园的茶室,品茶听雨、赏景畅谈。
晚间二十余人师门聚餐时段,赶上哈佛大学“《敦巴顿橡树园中国园林文集》编纂史与新视域”的讲座,享用了一顿“学术大餐”。
27号,周日,今天,到了上周定好的提交周记时间。一整天坐在需要修改的小论文、亟待撰写的大论文前一筹莫展:难以下手。好在,难,还是综合一周的汲取与蓄力,大刀阔斧地下手写了。
正如这篇周记,写得实在不怎么样,但是还是按时写出来了。
人生就像写作,别管能力如何,选择去写,选择好好过。
第3周就从明天28号周一开始吧。
第3周还是需要明确的写作计划的,首先,完成小论文修改;接着,每天500字大论文写作吧,500还是可以做到的;然后就是10月4号周日晚见的周记了~See you t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