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举答客问28:创意引领,革新婚礼
王万举答客问28:创意引领,革新婚礼
王万举,著名学者、作家,“文化创意学”系列学科的创立人(以下简称:王)
郝小学,全国新媒体联盟主席(以下简称:郝)
郝:王先生,我对你的系列采访,一开始就说好了“大文化”范围,但以前的发稿,大多是文学艺术方面的。今天谈个社会生活的、涉及民俗的,好不好?题目你来出。
王:好。那就谈谈革新婚礼吧。
郝:是不是“创意引领”?……
王:你都摸准我的脉了!但我并不是从习惯出发或从某种思维定势出发,而是因为婚礼的革新确实需要文化创意的引领……
郝:这在你的“文化创意学”系列理论里归入“社会生活的文化创意”。
王:是的。谈到婚礼,首先我认为它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婚礼是文化的一大载体,是文明的重要尺度和窗口。现代生活“机器的节奏越来越紧张”更彰显出婚礼在“以文化人”方面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郝:我认为婚礼革新首先要贯彻节俭的理念。
王:你说得很对,和上面我讲的并无矛盾。“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奢侈豪华非礼也!
不过,节俭办婚礼只是个原则。在此原则下,要办得传情、庄重。
郝:依你看,现在流行的婚礼有哪些弊端?
王:很多。举其要者,一是不中不西。婚礼是民俗,它是应该保持地域性、民族性的。二是千篇一律……
郝:我注意到你不愿举例了,那就提建设性的意见吧。
王:好。婚礼要随着生活的改善而逐渐个性化。所谓“个性化”,就是说婚礼公司要按客户的要求设计方案。这是一个角度;另一个角度是要根据客户的情况设计方案。客户的情况千差万别,婚礼也就争奇斗妍。这的确是文化创意的一个着力点,也是创业特别是青年创业的一个突出点。
郝:王先生,你的主意很好,我要提的问题是,婚礼革新的社会动力在哪里?
王:提得好!什么改革都要找到动力。没有动力,再好的主意也没用。或者说,那就不是什么好主意,因为没有可操作性。婚礼改革的动力来自三个方面:政府、婚庆文化服务商、客户。三方各有侧重:政府把握方向,公司风尚引领、客户对文化消费的品位的追求。
郝:王先生,我看你的书里说到民俗时讲“三要素”,即观念、仪式和情感。婚礼是不是也有这三要素?
王:是的。因为写了书,这里就不多谈了。总之,革新婚礼,可以这“三要素”为目标。
郝: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