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向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学习幸福之道

2019-06-21  本文已影响23人  9600b3da85de

文/舒念

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在网上获得的信息是——《丹麦一年》记录了这趟风趣、辛辣的旅程,让我们不仅能理解丹麦人、丹麦文化,也更能立体地了解丹麦的幸福从何而来,以及如何学习“更丹麦”的生活方式,从而习得我们自身的幸福之道。

丹麦作为全世界幸福感最高的国家,习得丹麦的幸福之道显得十分的诱人,更棒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英国女作家,这无疑提供了一个和我相似的视角——一个从未涉足丹麦的成年的女性对这个陌生国度的观察,这让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旅行文化或是生活方式的书,更加具有了一种现代人类学探索的倾向。

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在学科的四大人种之外,北欧的维京人的生活也值得我们关注。

关于幸福的数据

丹麦是全世界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

丹麦人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只有三十四个小时。

超高的人均GDP、高预期寿命、低贪腐率、高社会支持度、任意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高自由度,还有慷慨的社会文化。

世界上第一个将同性恋合法化的国家。

世界上第一个无需绝育便可以合法改变性别的国家。

世界最豪放国家之首。

有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制造商。

……

在《丹麦一年》这本务实的书中,有太多关于丹麦的数据,这些数据从多个角度提供了一个局外人观察丹麦的视角,他们人口稀少,但生活富足,没有足够的贫富差距来引发社会不平等现象,总经理和保洁人员可能一起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然后在十字路口一起say hi。这样的自由与平等观念早已植入丹麦人的大脑,所以幸福不仅发生在富人当中,丹麦式的幸福是平等的,是属于每一位公民的。

在其他国家引发贫富差距的几个重要指标,教育和医疗,在丹麦不仅是免费的,还会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社会补贴,这在“育儿等于破产”的地区,简直是梦想。住房的价格低廉,反而是产权所有人要缴纳一定的税金,多房并非是炫耀的资本。

而在工作方面,因为超高的税率与差距并不大的工资以及丹麦工作时间与休假的安排,丹麦人的工作没有勉强,不存在为了生活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大多数人是为了自己的喜好而工作,同样,但丹麦在工作—生活平衡上位居世界榜首,每年五个星期的带薪假期以及换工作两年的财政补贴过渡期,让每个人都有时间与机会拥抱属于自己的生活。当高收入不再是生活的第一位,每个人都有机会为自己而活。

“arbejdsglede”这个词概括了丹麦人对于工作的态度——“arbejde”是丹麦语的“工作”,“glede”在丹麦语中的意思是“幸福”。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快乐工作”,这对斯堪的纳维亚人的生活质量而言至关重要。这个词为北欧语系特有,其他地方暂未发现。相比之下,我在工厂参观中遇到的游客告诉我日本也有一个词汇概括他们对于工作在态度:“karoshi”,意思是“过劳死”。

(我们不仅有过劳死,还有996,大概是也东方语系独有的词汇。)

看似不幸的数据

丹麦的有超过50%的超高税率。

世界上宗教化程度最低的国家之一。

丹麦人的抗抑郁药物使用量位居欧洲所有国家之首。

2013年,第一家官网吸毒室在哥本哈根开张。

丹麦是欧洲结婚率最高的国家,同时离婚率高居欧洲第四。

丹麦的冬天从十一月到次年二月,超长的冬季会引发冬季情绪低落,日照时间长短和天气变化也可能导致季节性自杀,多数出现在十一月白昼开始变短的时候和四月白昼再次变长的时候。

……

幸福有自己的定义,不幸也有自己的定义,在世俗的观念中,超高的税率意味着低收入,也就代表了生活的负担;宗教化程度低说明了人们缺乏信仰,通常也就缺少了生命意义的寄托,抗抑郁加上吸毒甚至还有自杀行为,都是不幸的象征……那么生活在丹麦的人们为什么还会获得幸福呢?

幸福感当然不是这些表面的定义,当我表面拥有普通的工作与家庭,却内心压抑,并以接受心理治疗为耻,同时还要面对无法选择自己人生的压力,我的不幸不仅仅来源于没有选择的勇气,更多的是没有一个选择的环境。

丹麦有许多并不完善的地方,没有任何保证每个人都能在丹麦生活并获得幸福,丹麦人也有绝望的时候,但《丹麦一年》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认识社会的角度,了解自己的幸福点,努力度过痛苦,并坚持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过程有些痛苦,但是你将收获美妙的体验,然后就会忘记痛苦。这就是希望。

难以效仿的幸福

《丹麦一年》这本书中,作者真正展示了丹麦的普通生活。丹麦也并非完美,幸福感不仅是表面的数字统计,但丹麦照顾了每个人的幸福感受,并非关注一部分人,而尽可能的展示生活中自由的一面,差距再小也会存在,但每个人能够明白这是自己的选择,大多数人会回答你,我给自己的幸福感打八分或九分,并非是还有什么能让我更加幸福,而是丹麦人的詹代法则要求我们表现的更加谦虚。

丹麦人的幸福感不仅来源做自己,更多的是来源于社会与他人,丹麦作为信任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天生就少了许多烦恼的来源。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无论生在何种家庭,从六岁开始就接受平等自由与独立思考的教育,在国民教育的十几年时间中,跟同一群同龄人一起经历成长,从小就建立了信任与稳定的观念。

而成年之后,他们更加明白选择的多样性,属于维京人的豪迈性格也让每个人活得更加直接,“他们天生就不知道什么是尴尬”,这是一个完全颠覆的社会道德标准,不是中庸、不是忍辱负重、不是舍己为人,而是完全按自己的想法生活。

丹麦式的幸福注定是难以效仿的,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幸福不是一个体系,而是建立在自己内心的一个标杆,我无法想象一个生活在东方观念中的人在丹麦是否一定能获得幸福,也许还会产生一些令人尴尬的局面,但丹麦对于自身传统与价值观的认同与维护,以及所有丹麦人为此做出的努力,一定值得我们学习。

幸福的前提是,了解自己的追求,以及究竟还有什么能让自己更加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