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上海市散文

夸夸群 281

2021-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静若无心
今日份晨跑轨迹

上午开会当儿,突然微信里冒出来一个新群,仔细一看,先生竟然是群主,拉进来家里几位老人,群名是“xxx鼓励群”,xxx是孩子的名字。啥意思?

开宗明义。先生“开群导言”大意是,孩子身上也有很多优点,比如啥啥啥的,所以我们作为家里的长辈要多夸夸。

一见之下,又好气又好笑。虽然他没有和我说,大致起源倒是知道的。

昨天下午,我妈看完电影,讨论电影意见不合竟然有了争论。本来这也没啥,没想到老人家上纲上线的本领简直SUPER,很快谈话主旨就说到现在的孩子如何如何,然后就说到她的外孙,然后把她的亲外孙说得一无是处。

哪对哪儿呢?我当下不满,反击起来。大致意思是请她少操心,谁家的娃谁的父母管。

老妈哪里爱听这个,一顿臭骂之后,气呼呼地躺到床上——睡着了。《长津湖》把她看累的。

晚饭简单吃了饺子,连个炒青菜都没有,是不是和下午那顿骂有关?

晚上散步时和先生讨论,核心意思就是,我把我亲妈在外人那里告了一状。先生从来都是站在我妈那边的,当下就把我骂了一通。最后还恶恨恨地说:不要拿你心理学上那些东西来和我说,没用!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大约就是形容我吧。不过,我和先生沟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呢?内心仔细分析一下,我知道妈妈言辞的伤人之处,自己也深受其害。所以,妈妈生活上虽然照料得很好,但是负面作用可能更大。先生可能觉得不用洗碗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吧。

之所以一大早冒出来这个夸夸群,不出意外地话,应该是他早晨上班路上看到了某篇公众号上的推文——外人的话总是一句抵一千句,然后就不顾后果地建了这个群。

没多久,我妈就在开群导言后说了句“收到”,此后再无声音。一整天,这个群也再无声音。

那个“收到”背后的言语和表情我大约能够想象到,反正不是那么令人愉快罢。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凡事都是有个边界的,用言辞来打击人往往比夸奖更容易,但是嘴巴一时爽的后果不过是制造出一堆庸庸碌碌、无所作为、胆小怯懦的乖宝宝。这样的教训还不够多吗?

这就是铃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