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

2019-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席闪闪

吼叫:短期而又有威力的行为

长期吼叫的成人:暴躁、易怒、身心疲惫

被吼叫的孩子:胆怯、不自信、逆反心理

总结:吼叫没有长久的效用。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一种方法适合所有的孩子,而每一种方法都需要考虑到孩子的气质以及父母的气质。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

第一章:“是我在大吼大叫吗?”――学会了解自己

吼叫家长的情绪变化:我对我的孩子吼叫时,我内在的紧张感就会逐渐增强――呼吸变得粗重,心跳开始加快,我还会感觉到身体真的在发热。我的思维变得不清晰。

吼叫达到的效果,是让孩子们知道你对他们或者他们的行为非常生气,吼叫往往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只是通过威胁或者恐吓阻止某些行为,只是表达了你的负面情绪。

不吼叫家长的情绪变化:审慎以坚定的语气跟孩子沟通,这是一种与吼叫完全不同的管教方法。坚定而平静往往是让孩子倾听你的要求的有效方法。当你能告诉孩子你的希望以及如果他不照做会有什么后果时,你就不是在吼叫。

提问:自己最容易对孩子提高嗓门的时候是在什么情况下?

大部分的父母都会朝孩子嚷嚷,但那只是偶尔为之。对孩子发脾气,往往是因为某些事情超出了我们所能承受的底线。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

第二章:我为什么吼叫?理解促发吼叫日常因素

导致父母们情绪爆发的典型原因包括疲劳、压力、兄弟姐妹争斗以及孩子不听话和淘气导致的烦躁。每天有太多事情让人无法保持淡定。

1.内部触发器:大吼大叫我能感觉到

疲劳、焦虑、困惑、悲伤、没耐心

2.外部触发器:大吼大叫因为孩子们

不按我说的做、相互打闹、磨磨蹭蹭、弄出太多噪音、反反复复问问题

久而久之压力和经常出现的情绪出发气会使得吼叫成为一种习惯――所以,观察是哪些因素成为你发脾气的触发器,观察你的感受和想法让自己看到和感受到你的行为对自己和孩子产生的影响。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

第四章:气质会带来什么影响?让你的养育方式适应孩子的天性

各种不同的事件、想法和情绪都会触发你的脾气,但这些影响都能被三个特殊又重要的因素减弱或者加强。这三个因素是你的气质孩子的气质以及两者如何互相适应。

气质是一个人的行事风格。每个人天生气质就不同,有的婴儿哭声轻柔,有的哭声大得能吵醒所有人。人与人在气质上的差异,表现9个维度上:活动量、节律性、接近或者回避性、适应性、敏感度、反应强度、情绪本质、注意力分散度、坚持度。

观察自己的气质:透过气质的眼镜,你会看到并理解自己与孩子的分歧点及契合处。如果你根据孩子的气质,调整自己的期望、回应、及规则,协调亲子间的相处模式,他就会更少犯错,你也就会更少生气。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

第六章:除了吼叫我还能做什么?――逐步调整慢慢改善

管教并非体罚。而是通过教导和练习的方式培养人,是一种学习和教导的方式。

A-B-C-D-E法则:

1、自问(我现在感觉如何?)

2、呼吸(自我呼吸)

3、平静自我(调整情绪)

4、确定孩子的需要(孩子的个性和年龄)

5、同理心(能理解孩子的处境和感受)

4C是以尊重为基础的管教的核心要素:

·沟通(Communication)

·选择(Choice)

·结果(Consequence)

·联结(Connection)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

其他方法:

根据孩子的需求和气质,提前计划,就可以有效避免争执和挑战。适应很慢的孩子、敏感的孩子、情绪化固执的孩子,每一种情况都要制定相应的不同措施

1.放低声音――避免吼叫,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技巧,用悄悄话代替吼叫。

2.利用幽默、惊讶和创意――如果你的孩子比较情绪化,幽默和惊讶比吼叫有效得多。

3.试试数数――数到3对孩子们有着魔法般的效力

4.再来一次――你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要求孩子做第二遍或者第三遍

用道歉修复过往:

道歉可以很好的修复你与孩子的关系。而且孩子通过观察你来学习如何对待他人,如果你在发脾气之后向孩子道歉,孩子也就学会了犯错之后,要向别人道歉。

真诚道歉

√ 后悔

当你朝孩子吼叫时,伤害了他的感情,自然会感到后悔和难过。表示后悔,是很好的一步。“我很抱歉今天对你发脾气,我知道这样让你很难过。”

√ 责任

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很关键。“我很抱歉冲你吼叫,说你懒,我不应该骂我爱的人。”不要推卸责任,指责别人,不要说“我就是因为你没有完成作业而烦躁。”

√ 补救

当你打算修复你们的关系时,要想办法补救你吼叫造成的伤害,让孩子知道你会努力不再犯同样的错,你愿意承担责任。“我会更加努力控制自己的脾气,放学以后我们一起去吃点点心,一起谈谈你的日程安排和周末计划。”要等到自己不再生气或烦躁再道歉,不要说了“对不起”又不以为然。最重要的是以同理心看待整件事,而不是空洞地说声对不起。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

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熊孩子,只有熊大人。无论在克服吼叫的路上,有多么困难,都要记得,我们是大的,他们是小的,我们比他们更强、更有控制力,为了他们,我们得保持平静和清醒。世界的和平始于家庭,而吼叫只能带来战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