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读书笔记十六-读书与价值观

2017-02-11  本文已影响60人  无用斋主人
读书笔记十六-读书与价值观

非洲自驾穿越回来,一直在重温三毛的作品。初中的时候第一次读三毛的撒哈拉系列就非常喜欢,尤其是那篇《白手成家》。在撒哈拉沙漠的坟场区,三毛和荷西在只有微薄收入的情况下,把日子过的有诗、有歌,还有鲜花和音乐。他们在那片穷苦黑人聚居的地区把房子布置的鲜艳多彩, 日子过的行云流水甚至风花雪月,就像在沙漠里开出了芬芳的花朵。 我所推崇的人生方式也是如此,幸福的生活和物质以及外在环境没有关系,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内心。之后陆续阅读了三毛的所有作品,但是那篇《白手成家》一直也没有再读过。 时隔二十多年再次阅读的时候,突然发现这篇文章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生活, 甚至很多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能在里面找到根源, 可见阅读对人的影响是多么的潜移默化。

我的价值观体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跟随社会主流的方式去生活,一定要寻找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而三毛在白手成家中有这样的句子:“因为我在这个世界上,向来不觉得是芸芸众生的一份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着的轨道, 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来。”我的生活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感受过程,不管是苦难的还是富足的,都要让自己快乐,甚至如果生活一直是富足的,我必须主动去找一些苦难的事情来经历。而三毛在白手成家中有这样的句子:“生命的过程 ,无论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要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啊!”还有我的性格特点,决定的事情不管别人觉得有多么的不靠谱,我从来不会改变。而三毛在白手成家中多次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包括我不喜欢政治、骨子里反感物质和势力的人、讨厌城府深的人、只愿意和合得来的朋友交往、喜欢直来直去且讲义气的女孩儿,都能在文章中找到注解。

读书笔记十六-读书与价值观

有人说过:“每个人的气质里,都藏着你曾读过的书”,我觉得太有道理了。我们中国人自古读儒家的典籍,所以中国人的骨子里有太多儒家的东西。中国人相对独立思想和自由观念会少一些,更倾向于服从权威,这是因为儒家讲究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定位造成的。做事的时候,我们希望尽量不要得罪人,最好各方都能妥协到一个都能接受的结果,这是受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影响。我们孝顺、过年要回家、勤劳、好面子、讲话不那么直接,这些都是儒家推崇的文化。再看看西方人,从小读各种人物传记,年龄稍大一些就会接触宗教和哲学类的书籍,所有他们相对更强调自我、更强调独立精神和自由,办事说话都是直来直去,有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法律。中国选出的领导人和西方也不一样,西方看重对具体事情的解决能力,中国文化选出的基本是最中庸的那个人,能力最强的都留不到最后,历史上也是如此。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个图书管理员,一个是管理周天子藏书的老子,另一个是当过北大图书管理员的毛-泽-东。我想强调一下,书籍和杂志(包括微信或者微博短文)是不一样的,后者属于碎片式文章,看多了不一定有好处,甚至有害。我们需要的是系统的知识、文化和价值观,而碎片式的观点往往只是从一个侧面或者独特的视角给出,更多是断章取义的。如果你的价值观体系足够健全,那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可以了,而如果你的价值观体系没那么健全的话,可能就会迷茫、困惑,甚至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也会变得破碎。很多人觉得看书是一个很随意的事情,但其实看书是需要一个自己的系统的。读什么样的书,或者说先读什么后读什么,什么阶段该读什么样的书,都是要根据自己的个体情况安排和设计的,处理不好,就可能让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状态出现紊乱。我一个朋友做了一个蓝领社区的网站,统计结果是70%的蓝领的闲暇时间是看各种视频节目的,而对社会高净值人群的统计显示,70%以上的闲暇时间是读书和运动。原因也很简单,上班累的像狗一样的蓝领,下班最需要的是放松,看书还是要动脑筋的,还是留给相对生活状态轻松的那些人吧。我想,蓝领为什么是蓝领,有钱人为什么会有钱,从读书这个角度来观察,也许能见一斑吧。我见过一些生活安排的很有意义的老年人,也总是书不离手。

读书笔记十六-读书与价值观

读书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无比巨大的,古人见面经常会问:“最近读什么书啊”,因为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闲暇时间主要看言情小说或者电视剧的人,就像经常与一群主妇在一起,生活自然总是家长里短的; 经常看经济、励志或者心灵鸡汤的,就像经常与一群创业的人在一起,生活自然是成功学主导的; 经常读历史政治的,就像经常与一群愤青在一起,生活自然是“忧国忧民”; 经常读宗教和哲学的,就像经常行走在世界各地,自然是在追求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经常读文学名著或者诗词歌赋,就像经常与一群五湖四海的老友在一起,生活自然追求品味。无论如何,读书和运动都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值得坚持一辈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