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初心
2020-03-30 本文已影响0人
劉本道
记得上学写作文时经常引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是鲁迅先生评价《史记》的,充分表达出了鲁迅先生对《史记》文学价值的崇高评价。
《史记》是司马迁创作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汉武帝元狩元年前3000多年的历史,也是二十四史之首,它编年纪传体的记史方式为后世历代官方记史着所采用。
子承父业,遵父遗愿
司马迁之所以要撰写《史记》是因为他的父亲司马谈。
《太史公自序》记载:“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这段话史司马迁父亲弥留之际拉着司马迁的手给他说的,大致意思是:“咱们的祖辈从舜禹时代就开始从事史书撰写工作,但是到我这一代祖业已经很凋零了,我死之后你一定会继承我的位置,你做了太史后一定要继续我著书的愿望”。
由此可见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初心便是完成父亲的遗愿。司马迁在他父亲去世后便继承了父亲太史的位置,开始在汉武帝身边工作,并且利用职务之便搜集了大量的史实,极大的方便了他《史记》的撰写。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前99年(汉武帝天汉二年),司马迁因为帮助李陵辩护被汉武帝迁怒,遭受了腐刑,并被打入了大牢。这可谓是司马迁人生一大耻辱。但是司马迁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奋发向上。
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决心和毅力可以在他撰写的《报仁安书》中看到,司马迁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千古名言。相信这句话在大家以前写作文时也不少引用。
在公元前91年司马迁终于完成了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的《史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壮哉,《史记》!
壮哉,太史公!
随笔拙谈,欢迎简友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