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随笔散文散文

岁月淌过,有笔墨清香

2017-05-30  本文已影响98人  苹果tree

        小长假第一天,仲夏时节,烈日当头,地面着了火般向上蒸腾着热气。

        下午学琴,抽的个空档去了国图。本意想去古籍馆听讲座,却阴差阳错进了典籍馆,又正赶上“大英图书馆珍宝展”,便干脆扎了进去。“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数十位作家的手稿和译本在此展出。

“大英图书馆的珍宝”展 国图典籍馆

        整场展览按其文学体裁分类,从诗歌到戏剧歌剧,最后是受众更广的近现代小说,涵盖了近三四百年极具代表性的英国文学家作品原稿及早期中译本。展导员娓娓道来,从拜伦、华兹华斯等浪漫主义代表性诗人及其对二十世纪初新文学运动 “冲破传统诗歌形式束缚”的影响,到莎士比亚戏剧始于朱生豪等译家,如今已然“现象级”的中国化发展态势、吉尔伯特和沙利文的轻歌剧搬上中国舞台的如潮好评,再到英国近代小说批判现实主义为主的思潮对中国文学翻译学甚至整个知识界强有力的正面推动,中英两国文化碰撞融合的脉络由此清晰可见。展示柜里还陈列着不少珍贵藏书,既有使用维多利亚时期纸张的限印本,也有乔治三世的独家收藏,还包含一大批巴金先生早年留学期间所购买的原版书籍。好的文学作品能够冲破时间的局限,经过历史的淘洗最终沉淀下来,文学家的生命便也由此得以延续。就像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品读华兹华斯“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谁又能说他早已离我们远去了呢。

        区别于形象化的影视作品和舞台作品,书稿往往更具真实性。柯南道尔的手稿拥有打印稿般的外观,处处透着外科大夫独有的严谨;007之父伊恩弗莱明则随性的多,还有不少拼写错误……虽然影视演绎为文学形象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通过阅读我们更容易关注作者本身,关注作品的语言艺术、文学意象、意识形态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等等,而不仅仅是人物角色跟故事情节。

《失踪的中卫》手稿

        阅读是读者的文学再创作。所以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阅读能激发灵感,使人进步。回想自己的阅读经历,有人说年轻时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塑造了一个人的基础人格,的确如此。刚上中学时迷恋席慕蓉,喜欢她散发着菱角花香的诗句,与青春期特有的伤感情怀不谋而合。不知道多少次,幻想坐在静静的山冈上看月亮升起,月华流光,少女的心事也透着淡淡的月色;也不知多少次,仅靠口中默念几遍“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便莫名有了力量,继续勇敢前行;更不知道多少次,把诗中的意象糅合到自己的写作中,也竟得到肯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他装订的极为拙劣,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印象最深是这段,不知读哭了多少回,自己的青春明明刚开始书写,却已不忍卒读,敏感脆弱的少女心……后来爱上古诗词的韵律,“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常常一个人在家忘情地朗诵这首“以孤篇压全唐”的诗歌,音律美得让人忍不住吟咏出声。上了大学,阅读的路子野了,除去一些大部头,也开始追武侠,看多种题裁的小说散文,读一点英文原版书,拓宽了视野,思维方式也得以丰富。工作后,阅读时间只能靠零敲碎打,感谢北京遥远的上班路途,路上时间加以利用便相当可观。

朱生豪《仲夏夜之梦》手稿

        看图书展览,勾起自己相关的阅读回忆,便如泉涌,一发不可收拾,整理成文的只是其中一角。当年的阅读感受和经历也一并融入了作品中,可见书果然是“越读越厚”的。然而贫乏的百科知识已明显使我感到受限,理解深度远远不足,常常担心好端端一部作品不知会被我解读成怎么个粗浅的模样,可见阅读还能促人发现不足,可见书常读常新,人也应当如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