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学习总结、反思、晨享
亲子群的宝爸宝妈们,大家好,我来分享一下我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
入群学习3个多月了,能进群学习,我特别兴奋,因为我是一个掉过坑的妈妈,曾经为了小宝的教育和学习,化昂贵的学费为孩子报了很多训练班,也为了帮孩子能养成好习惯,给孩子定了很多的规则。每天盯着孩子的学习,不停崔促孩子学习,和孩子说的最多的两个字是“快点",讲很多的大道理,和孩子谈的最多的是学习、成绩。可想而之,孩子在这种高压下,对学习的好感慢慢退化。特别是当孩子写作业拖拉,又喜欢看手机时,我是咬牙切齿的想揍他,可又想到,无论是那个家庭教育都不提倡揍孩子,然后压抑着情绪跟他去说话,孩子感受到妈妈内心的愤怒,瞪着眼睛跟我对抗。我的情绪常常失控,自然也就很容易切换到自己最熟悉的模式去唠叨孩子,进入“开吼→崩溃→内疚"的死循环。家里经常被我搞得鸡飞狗跳,搞得大家关系紧张。自己常常也在焦虑紧张的状态中度过!后来在喜马拉雅听到锦明老师的亲子播客,感觉跟我平时学习的亲子教育很不一样。听老师的音频很兴奋,差不多听了30多节后,我加入了老师的学习环境,两天后购买了课程。一个月后购买了紫雨老师的手杖初和基础四件套课程。我深深的笃定这些课程都是我梦寐以求的,也是我想要的。加入课程的心情也是兴奋激动、非常开心的!
开始边学习课程边和孩子沟通,了解到孩子对游戏的好奇和渴望,因为孩子之前没正式玩过游戏,之前是喜欢看抖音什么的,但他很想玩,说同学都会玩,而他什么都不懂!于是,起初规定孩子一个星期最多玩一小时左右的手机。后来改为每天中午午饭前可玩一局游戏,大概半小时左右,(正好游戏完吃饭)孩子可以自自选择先读英语再玩、或者是先玩后读英语。孩子大摡也就做到70%的守时守规!行为上也没有多少改变,但在心态上发生了一些改变,他愿意把心里话说给我听了,每天他在学校上课以及和同学相处等都会说给我听,他也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诉我!那时候也因为我焦虑点有问题,聚焦了孩子好的行为的同时,也关注了孩子不好的行为,我们还是会发生冲突,我也试着打断、舒缓,但我还是做的不好,也很难做到完全接纳孩子!不过,孩子在我面前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想法,即便我们会争论,会生气,但孩子在我面前是安全的,放松的,敞开的!一般情绪稳定后,我们俩都会回到问题本身去讨论,最终协商达成我们双方意愿。我也会告诉孩子,妈妈发脾气情绪失控,那是妈妈自己的问题,是妈妈要去修练的功课,与你无关,即便有时候,是你引起,那也只是你的某个不正确的行为导致,(因为行为可以改变)于你这个人本身无关,妈妈依然爱你这个人!我们的关系更好了,我和孩子会一起面对问题,也会一起犯错,一起反思总结,然后一起努力改进。我们边学边走。
随着对课程的不断学习,懂得了关系是影响的基础,关系先于听话,关系先于成绩,关系大于一切,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孩子的改变都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想到自己和孩子关系还不错,但也存在严重的越级跳频!觉得孩子身上很多问题都是我们家长自身的问题,我是一个喜欢唠叨,性子急,特别情绪化的人。我开始更多的去关注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言行举止,让自己先努力做好榜样,再去要求孩子。观察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试着去真正接纳孩子的现状,放下对孩子的高期待,把孩子其他课外训练和其他学习资料作业删减了,只留学校作业。我不再给孩子太多的要求。去感受孩子的感受,改变自己的聚焦模式,尽量把关注点放在孩子做到的部分,去表扬孩子做到的,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有时写简书感赏孩子,也用笔记本给孩子写美言录(美言已第二本),睡前读给他听,有时睡前悄悄话我们也相互打分,慢慢搭建了我和孩子的良好关系!
在这期间,我和孩子爸爸因为教育孩子有分歧而产生矛盾,其责任也在我自己还是太急了,觉得教育好孩子是夫妻两个人共同目标,想要老公和我步调一致,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了爱人,期待孩爸也能和我一起学习课程育儿理念。甚至去干涉老公管教孩子!其结果可想而知,对抗引起对抗。“爱一个人,就不要把负面情绪给他”。想想“我要的是什么?再想想,自己不要的是什么?爱人,孩子、不要的是什么?责任回归己身,如果这个家庭两个大人都“生病”了,那我就先“医好”自己,自己都医不好,哪还有气力去管他人。做好自己才是硬道理!心情不好,累了,我就选择先睡饱、吃饱,做自己喜欢的喜,先把自己的需求满足了,自己情绪满足了。再去管孩子。记得一句话“母亲是容器,先充盈自己再丰富孩子”!
孩子和我心情好时,我也会和孩子聊聊我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哪些是他们喜欢的,哪些地方是他们不喜欢的!以便自我改进。我也时常在孩子面前夸赞孩爸,告诉孩子们,“爸爸妈妈非常非常爱你们,有时爸爸妈妈对你们的教育方式意见有分歧,甚至偶尔闹矛盾了,那也是正常的。就像你们和好朋友之间有时也会闹别扭。你和姐姐永远是爸爸妈妈最爱,最想要的宝贝!爸爸是一个非常出色,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心善良的好爸爸(当然,孩子们是感受到了的)。有天晩上,儿子看我和他爸全都在家,直接来一句,老爸、老妈你们不许吵架,我喜欢的爱语是:“肯定、表扬的话语"当我做的好时,我想要爸爸妈妈表扬、肯定鼓励我。你们坐下来,都把想法意见说出来,各自学习对方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当时把我和老公逗的哈哈大笑!在愉快的氛围里,我放下姿态平静温和的好好和爱人说话,沟通,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评判,表达我自己的感受,感谢爱人一路陪伴与支持,感谢他在两个人的世界里,让我自由的做我自己!感谢他对我的支持和肯定,向他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理解他的感受!
5月底到6月份,随着对课程深入的学习,我加深了对接纳的真正理解,想想老师课程所教的,再对照自己实际生活面对孩子是怎么做的。我开始学着去放任孩子,第一次,当时也是做好接纳孩子现状前提下,选择放任的,没想到第一次孩子比我预期做的好,第二次,由于我一开始忐忑不安、怀疑的心态,带着匮乏的感觉原点,结果孩子和我都绷了!说实话,人的惯性动能是很强大的,改变挺不容易的,起初的几次放任对于我来说,真的挺艰难的!感受了这些过程,我也更能体会到孩子的不容易!
再次反思,我开始关注自己为什么会情绪失控?以及当我失控时,我真正愤怒的是什么?(面对第一个问题,我第一反应是惯性动能想着去管好孩子,而不是对自己说,“等一下,我需要先管好自己的情绪,再来回应孩子。”也就是没有做好课程里老师教的打断。第二个问题,我发现了其实我是在气恼我自己。当孩子做不到预期、埋怨、发脾气时,我潜意识里觉得是自己的无能,我没有管教好他,我把他的所有行为都归咎到自己的问题上。对自己育儿不自信,不认可,自感羞愧!所以,我很容易把潜意识里的所有对自己的负面情绪给激发出来。接纳舒缓没做好,课程中接纳自己但不怪罪自己,我没做好!死要面子。总结反思、再一次读爱叛逆课程里的5大问句,再调整自己,再去接纳自己、接纳孩子,把首要目标订在做对的自己上:“我不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负责,我需要做的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这样我才能平静地引导孩子。我不需要对孩子不听话负责,但我需要对我如何应对孩子不听话时自己的表现负责”及时积极的去表扬孩子,夸赞孩子做到的每一件事,给他肯定,孩子不在身边就发信息肯定表扬他们,(大宝发信息多一点)去强化孩子努力进步的行为,给予孩子正面反馈。也开始去表扬爱人,也发一些表扬、肯定的信息给爱人。(还挺不习惯的)和孩子、爱人产生链接!慢慢家庭氛围又和谐了!这个时候我发现,当我表扬孩子做到的好行为时,孩子自己有时会主动说他某个不良行为需要改正!
前段时间,我和孩子一起愉快的优化了他的游戏规则,由原来的自由选择先玩或先读英语改为先读英语后再玩,由原来的玩游戏不守规则罚第二天取消玩游戏改为不守规则罚一个星期不玩游戏!周六、周日完成妈妈规定学习任务后再玩。可以间隔时间玩两次,大摡一小时,如果不守规则,罚本次和下周六、日玩游戏时间!(这些规则都是我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的,孩子说,我写的。孩子自己也觉得自控能力弱,需要提高!希望自己管理手机能力越来越好,以后爸爸妈妈可以给他买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我也是这样想)我和孩子很少再发生冲突。虽然我到现在也还没完全放任孩子,也明白孩子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上也会有很大的偏差,但我没那么多焦虑和担忧,没那么急了!
感谢锦明老师,紫雨老师,感谢少莉师姐、桂军师姐、东燕师姐和其她高能的师姐们,感恩你们的大爱指导、引领、分享、鼓励赋能我们。也感谢姐妹们相互间赋能、学习!最后,我想对宝爸、宝妈和自己说:别总盯着孩子看改变了没有,一口馒头,一口汤,不要急来不要慌。慢慢来!给孩子时间,也给自己时间!别总想着去管教孩子,而忽视了爱的力量!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跑马拉松,保持好自己的节奏,不受外界干扰,向他人学习,但不和他人做比较。坚持一直在正确的跑道上,不偏离方向!关系是影响的基础,先和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再让亲子关系来主导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降低对孩子的高期待,不要过度担忧自己不能教出一个好孩子,而忘记了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好孩子!对家人对他人最好的爱是好好爱自己,呵护好自己的能量场,连上宇宙源能,保持好的感觉,这样当我们接触他人时,我们可以更有耐心,更有包容心,也更接纳和允许,放任!姐姐们一起加油,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