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邻居的推荐总是不靠谱?——读《对"伪心理学&qu
“哎呀,小明妈妈你怎么脸色这么憔悴”
“我家孩子生病了,这几天晚上天天闹腾,愁死了”
“什么病呀”
“孩子感冒了,一直咳嗽,白天咳,晚上也咳。去看了医生,也不见好”
“哎呀,上周我家小红也是一直咳嗽,后来去人民大道的张医生那边看病,没过几天病就好了。”
“见效这么快?”
“是啊,千真万确。张医生的水平不错,推荐你带小明去看一下。”
隔天,小明妈妈急匆匆地带着小明去张医生那里看病,但是,几天后小明的病还是没有好转。
……
类似的例子是不是很常见?
邻居说某某感冒药,药效很好
你用了之后发现,这药没什么效果
亲戚说这个医生靠谱,医生高明
你看过病之后发现,这医生治不好病
闺蜜说这家健身房塑形课,质量高
你练了半年之后发现,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
……
为什么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为什么这些药对她有效,而对我是无效的?
为什么邻居亲友的推荐大多不靠谱?
要解决这些问题,先要了解两个词,“个案研究”和“见证证据”。
一、为什么“个案研究”和“见证证据”不靠谱
对于个案,你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是特例。
那么,作为特例,我们是无法证明其是否具备普遍性的。
也就是说,我们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这种结果产生。但是,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举个例子,一个癌症病人,连续暴晒了一个月之后,身体大幅度好转。这是个例。
病人说是因为晒太阳而晒好了癌症。但是另一方面,有些人也晒太阳但癌症没好啊。
显而易见的是,个例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暴晒一个月治癌症也不一定就靠谱。
那么,什么又叫见证证据呢?
那个暴晒后癌症痊愈的病人说,暴晒能治癌症,我亲身经历过。
“我亲身经历过”或“我亲眼见过”这些就是见证证据。
包括故老相传的:
什么韭菜壮阳、猪牙治病等等这些都是见证证据。
虽然见证人很多,并且有很多是亲身经历过的。
但是见证证据也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说道这里,可能有些人就要问了。你说个案不具普遍性、不靠谱,我可以理解。但是,有那么多人作为证人,你怎么能说见证证据就不靠谱了呢?
因为个案和见证叙述都是孤立的,没有比较信息,无法确定就是某些因素导致的某些结果。
还是刚刚那个癌症痊愈的例子,他说他暴晒之后病好了。但是,没有另外一个完全一模一样的他,但是没有经过暴晒,最后癌症没好。也就是说,他无法证明暴晒就是治好他癌症的唯一因素。
有人会说,这是狡辩,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病人给你比较研究!
但是,不对比研究,怎么能知道暴晒就有效呢,那为什么不能是吃药治好的癌症呢?他也没说他不吃药,不接受治疗啊。
可能是其他人也经过治疗了,但是有些好了,有些没好。他和别人不同的是,他暴晒了,同时他又好了。刚好暴晒和癌症痊愈凑到了一起。所以,他认为暴晒能治癌症。
更进一步说:一个例子不靠谱,十个百个不靠谱的例子加在一起也不靠谱!
所以类似的,就算有十个,一百个人说暴晒能治癌症,那也不一定靠谱。
二、为什么“个案研究”和“见证证据”很有吸引力
说了这么多,虽然明白了个例和见证证据的不靠谱,但是还是有些人觉得隔壁邻居的推荐很有吸引力。
这是为什么?
到底是什么在阻碍我们做出更优质的选择?
是 “鲜活性效应”。
当我们面临问题或决策情境的时候,人们会从记忆中提取与当前情境有关的信息。
而信息的鲜活性越高,就更容易浮现在人们的脑子里,也就更容易被人们当做重要信息,并以此来进行决策。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例子: 为什么小明妈妈听了小红妈妈的话之后就去看了张医生?
因为“鲜活性效应”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个人的见证是非常具有鲜活性的,因为其非常有代入感,同时又是真实存在的事件。
“鲜活性效应”这么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原因,是我们人脑的计算能力有有限的,我们无法对所有客观的因素都进行评估。
我们人脑只能根据因素在大脑中的易得性,或者说鲜活性进行判断该因素是否重要。
简单的说,因为“鲜活性”的存在,人们在做决定时,会依赖最先想到的信息。最先想到的信息会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决定。
就像说到买汽水,你会首先考虑可乐。
就像说到早餐,你会先想起豆浆包子。
总结:
个例和见证证据都不靠谱,因为事情的发展会受很多因素影响。
作为一个孤立的现象,个案遗漏了太多可能性的解释。
因为鲜活性效应的存在,见证证据容易被人们过分地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