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力帆集团尹明善的奋斗史 你还能说人生没有机会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8358248/13dada69db890ef0.gif)
力帆集团尹明善的坎坷而成功的人生告诉我们,不管曾经经历过多少生命磨难,被硬塞进了多少石块垃圾,只要有梦想、有热情,人生的这只大桶里,总可以装进更多的收获和精彩。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8358248-dad4b91be4cd2a9a.jpeg)
一、人生如桶,可容无限精彩
一个徒弟去见师傅:
“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
“什么是足了呢?”师傅问。
“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呀。”
“那么你去装一大桶石子来吧!”
徒弟照做了。
“满了吗?”问。
“满了!”
师傅抓来一把砂,掺人桶里,没有溢。
“满了吗?”师傅又问。
“满了!”
师傅抓起一把石灰,掺人桶里,还没有溢。
“满了吗?”师傅再问。
“满了!”
师傅又倒了一小桶水下去,仍然没有溢出来。
“满了吗?”
徒弟豁然明白了!
很多人在人生这件事情上,要么觉得经历了很多了,工作不错了,事业不错了,或者商业机会全是红海了,没有插足之地了;要么就是自己的生活已经就这样了,没办法有新的变化,已经找不到新的机会了。
面对没有办法改变的人生,真的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然而,人生其实就如师傅的那只桶,只要用心,总能找到新的东西装进去,让生活充满生机,充满乐趣。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8358248-6c0b51cfcb034492.jpeg)
二、尹明善的早期人生充满了垃圾和石块
尹明善从小就喜欢读书,7岁时母亲送给他一本《精忠说岳转》,他读的津津有味,并将“天堂地狱皆心造,烦恼忧愁各自修”作为一生的座右铭。
12岁时,由于祖上是重庆涪陵的大户人家,尹明善成了“黑五类”,和母亲一起被下放到农村。
尽管家徒四壁,但尹明善非常积极、乐观。他初高中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且将课外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在校报上发文章,跟着乐队作曲、搞音乐。”
可是,厄运再次降临。1958年,正在上高三的尹明善被人举报有“右派”言论。3年后,他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发配到了长江边上的塑料厂进行劳动改造。
从此,他开始了漫长又孤独的劳改生涯,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喂猪、拔草、清扫牛棚。
为了排解情绪,尹明善嗜书如命,从《中华上下五千年》到《史记》,从《茶馆》到《四世同堂》,甚至靠着一本英文词,花了一年时间啃完了英文原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斗转星移,一晃20年过去了。
1979年,中央开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41岁的尹明善终于得到平反。重获自由的那一刻,他感慨,“姜太公81岁出山,我才41,一切都不算太晚!”
尹明善的人生前面41年,可谓崎岖坎坷,被硬生生塞进了如此多了垃圾石块儿。但是他没有抱怨,没有郁闷,他在人生那满满一桶的石块儿里面,还看到了如此多的空洞缝隙,相比于姜太公的81岁,他还有大把的机会。
不象很多被磨难压垮了的人,尹明善觉得,自己人生远远没有装满,还有很多精彩等着自己去填塞。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8358248-cf4df946f04f321e.jpeg)
三、尹明善将充满石块的人生桶里加进了沙子的精彩
由于尹明善文字功底扎实,他被安排到重庆电视大学当老师,并于2年后,成为重庆出版社的一名编辑。
在报社期间,尹明善勤奋刻苦,“一年中光是采访过的人物就有2百多”,“每天要写一篇经济评论,快赶上了经济学家”。
1985年初,尹明善一位老朋友的公司连年亏损,聘请他去做经济顾问,结果不到半年,那位朋友的公司就转亏为盈,实现盈利20多万。
尹明善意识到自己在经商方面的天赋,决定弃文从商,创办了“重庆职业教育书社”。
他编辑的第一套书是《中学生一角钱丛书》,这是一套中小学生百科全书,出版后的第一周就被疯抢,年销量突破3000万套,尹明善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60万。
此后3年,书社生意顺风顺水,尹明善稳坐重庆市民营书商前两位。
然而,不安于现状的尹明善很快就把书社转给了别人,自己背着一个包到全国各地旅游。
有一次,尹明善回老家看望母亲,恰巧碰到一位发小是经营摩托车厂的,抱怨发动机难买。“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商机!”尹明善灵光一现,“马上生产发动机!”
只有随时关注你自己的人生大桶,不是看到装满了什么,而是看到还有什么空间可以装,看看自己的人生,还有什么样的机遇可以把握,而不是怨天尤人、天道不公、机会难求。
其实不管在那个场合、哪个时间,每个人的人生大桶里,总会留下装沙子、装水的空间。关键在于,我们想不想去看见,即使看不见,就像那个沙子缝隙,我们要有热情,有梦想,能够用心眼看到,想到。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8358248-dea4dae7e7b34100.jpeg)
四、尹明善为充满了沙子的人生大桶里加进了水的成就
1992年,54岁的尹明善在重庆郊区租下一间不足40平米的房子,招来9名员工,成立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立志“3年之内造出全中国最先进的摩托车发动机。”
但是一缺资金,二没经验,尹明善要想造出发动机谈何容易。不过,他还是信心满满,决定“买配件,自己组装。”
一个月后,尹明善推出第一批发动机,经过检测全部合格。由于价格优惠,质量过硬,发动机的销量直线上升,小车间也变成了“力帆集团”。
不过尹明善并不满足于此,他用三个策略为力帆插上腾飞的翅膀。
首先,潜心专研产品,推出力帆摩托车,让公司形成“摩托车+发动机”双轮驱动的新格局。
其次,跟足球联姻,高价买下“寰岛”足球俱乐部,改名为“力帆”。随着力帆俱乐部在甲A渐入佳境,“力帆摩托”也被全国2亿多球迷记住了。
最后,走向国际,他仔细调研过后,选择在南非建立组装厂,“通过南非辐射整个非洲大陆”。到了2002年,力帆摩托车已经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0年,力帆在A股上市,72岁的尹明善身价超过110亿。
2017年,79岁的尹明善正式退休,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出,“人生永远没有装满的时刻”。
水无常形,因势利导,无孔不入。正如尹明善那样,只要有梦想,只要有决心,只要上了路,机会就潜藏在前进的路途。热情似火,智慧如水,善用心眼,总可以发现细密如沙子的人生里,同样留存了大量的机遇。
人生的大桶没有完全满溢的时刻,同样,市场机遇也不会有满溢的时刻。哪怕明眼如石块沙子的机遇已经不可再用,但是却为努力坚持的人,留下了如水般的智慧机遇,只要热情、只要坚持、只要用心,智慧之眼总能找到渗透人生、事业的机会。
心不自满,则人生虚怀,可容无限生机,光明与灿烂。打开心眼,为梦想杨帆,人生犹如一只桶,可填无限精彩。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8358248-ba86fabeef35ce1d.gif)
阅读本文,感触良多,请写下你的评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开卷获益,敬请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