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人物

丈夫出轨,侦探女王阿加莎制造了一起失踪案

2020-08-08  本文已影响0人  九鸦文化

这个故事是关于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的。

它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悬案,到处留有深刻的生命痕迹。

(公众号:九鸦人物)

1.

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正好36岁。

那时候,她还不是拥有200部小说,仅66部侦探小说就全球销量达20亿,只有《圣经》和莎士比亚才可以超越的顶级作家。

推理小说之母、侦探女王这些称号,遥远得像梦一般。

“构思小说的最好时候,就是洗碗的时候。”

这位快乐的家庭主妇,当时还只有6部小说问世,只算小有名气。她第一部小说的诞生,本因为姐姐的一句话而已:

你那么笨,肯定写不出侦探小说。

然而,她的名字很快就将家喻户晓了。

以最离奇的方式,最快的速度。

2.

1926年12月的一个晚上,阿加莎忽然从家中消失,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1.5万人的搜索队伍,加上猎犬和飞机,用了整整10天也没能找到她的踪迹。

人们只曾在一个偏远的风景区,发现了她的车,她的一只鞋,和一条纱巾,这像极了她小说的情节。

于是这事很快就惊动英国媒体,传遍了全国,甚至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这使阿加莎小说的销量也开始暴增。

议论纷纷之下,人们都认为阿加莎已经不在人世,所有的怀疑都逐渐集中到了阿加莎的丈夫身上。

阿奇博尔德这位花花公子,曾出轨多次,他最近还在为了年轻的情妇要求离婚,警方完全有理由怀疑他为了达到再婚目的,谋杀了阿加莎。

然而事出意外,第11天,有人在哈罗盖特的一家酒店发现了阿加莎。

阿加莎当时用了丈夫情妇的姓氏入住,据目击者说,她经常会出来打打台球什么的,她还曾告诉别人,她来自南非,丢了一个孩子。

媒体和警察迅速赶了过去,然而当大家询问她为什么离家出走,以及如何从伯克郡来到这里的时,阿加莎说,她忘了,什么都不记得。

而精神病医生也随后做出诊断,说阿加莎患了严重的失忆症。

于是这场轰动全球的失踪案,就这样不了了之。许多年来,只有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历史探秘者,和阿加莎的粉丝们在努力探究。

3.

(《东方列车谋杀案》剧照,阿加莎同名小说改编)

阿加莎是在夜里失踪的,开着她心爱的莫里斯考利,那是她用《褐衣男子》的稿费买的。

然后她就丢下小汽车,一只鞋,一条纱巾,走了,住进酒店再不出来,外面的风雨一概屏蔽。

这以后,她也拒绝提起此事,就是在她用了15年才完成的自传里,也一个字没有。

她既不说,也不辩解,只是彻底将那段经历从生命中抹去,就像从来不存在一样。

因此这件事就有了种种猜测,直到今天还没有结案。哪怕是有人去翻看了尘封的资料,包括她的离婚档案。

猜测一:阿加莎的失踪使她成了名人,小说也跟着畅销,这是一种手段。

猜测二:阿加莎想用失踪挽回丈夫的爱。

猜测三:阿加莎受到刺激、伤害,情绪迷乱,她真的失忆了。

她或许真想自杀,但出于对孩子、亲人的牵挂,对生命的留恋,最终又选择放弃。

猜测四:阿加莎要报复丈夫,让他声名狼藉。

甚至在设计一个情节,等丈夫受到某种惩罚后再出现。

主要的猜测就这四个,不久前,英国一家电视台还将这个历史事件改编成一个冒险类喜剧——《都市传说》,大大热闹了一把。

然而,它不是喜剧,而是一声哀鸣,一场挣扎,一场华丽转身的前奏。

阿加莎的那场婚变,虽然在她的自传里像小鸟般一掠而过,但是它却留下了这样一声尖叫:

“疾病之后,是悲伤、绝望和心碎。何必念念不忘。”

4.

1926年,对阿加莎是一个不祥之年。

先是母亲去世,后是丈夫要求离婚。

阿加莎与母亲关系亲密,母亲去世后,她在整理遗物时一度恍惚,那期间,她签名的一张支票,居然是威廉·萨克雷小说人物的名字。

所以说,她的离家出走,有失忆的部分也是可能的。

而阿奇博尔德在要求离婚时说了什么?

这个男人说:“我早就告诉过你,我讨厌别人生病或不开心,你把我好端端的生活全毁了。”

阿加莎因此感到震惊,她说,当丈夫提出离婚时,“我幸福、成功、自信的人生,就此结束了。”她同时还说,事情并非那么突然,我之前只是不敢相信而已。

阿加莎的家族,是一个有信仰的家族,那时候的离婚也是大事,因为离异,她从此再也没有去过教堂,她甚至在好长的时间里,再不能参加社交活动。

阿加莎遇到这样一个人,天知道经受了何种心理危机,那么理论上讲,她想挽回丈夫有可能,想自杀有可能,想报复也有可能。

然而挽回显然不能够,自私而放荡的阿奇博尔德因为丑闻,反而更坚定了离婚的决心。他恨死阿加莎了。

自杀也不能够。自杀对基督徒来说,是大罪,更何况阿加莎如果自杀,也会摧毁亲人、孩子的生活。

而报复呢?以阿加莎的智商,她或许有更好的办法,她如果真想让人找不到,那就不会住到人来人往的酒店。

至于炒作,这就更难想象了。阿加莎的成就是靠多产并高质量的小说建立的,她起初并无多大的野心,她甚至都还没有专职写作的打算。

她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有这种心思,遗留的创伤决不会那么大,她也不可能在更长的写作生涯里,再无其他炒作活动。

实际上,阿加莎在其后,曾好多次借助小说表现她的生活,就比如她那部《未完成的肖像》。

她在那场虚构的婚姻危机中,曾把丈夫刻画成一个懦弱的有杀人倾向的坏蛋,并在女主角西莉亚不得不把一包除草剂藏起来时,解释道:

“他一定想让他死,否则她不会怕成那样。”

她还曾借西莉亚之口说:“除了你的丈夫,没有人能够伤害你——没有人如此近在咫尺。

西莉亚甚至也曾有过自杀念头。

而这个西莉亚,在阿加莎的第二任丈夫马克斯·马洛文看来,却是最接近阿加莎本人的。

5.

阿加莎在两年后离婚,她拈拾于个人情感、现实生活的小说里,有很多话契合她当时的感悟:

“忠诚是累人的美德。”

“你爱任何事物,也必然要付出代价。”

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任何人都可能背叛……我再也无法相信任何人任何事。”

所以她不久,就创造了一个终身不嫁的可爱老太太形象。

但是阿加莎在最初的阶段,并没有时间咀嚼她的痛苦。

离婚,意味着她的生活来源断绝,以后就只能靠自己了,所以她终于从业余作家,裂变为专业作家。

遭遇之下,别无选择。

阿加莎除此之外,不知道自己还能靠什么活着,这也别无选择。

她当时其实并无心力写作,但是这正如她自己所说:

只能自力更生,只能写,不想写的时候也得写,不喜欢写的时候也得写,写不好也得写,崩溃也得写,只有逼着自己写。

“我应该找回自己,弄明白自己是否完全依赖于他人,这正是我所恐惧的。”

阿加莎有恐惧症,或许还有分离性神游症(精神创伤引起,会丧失身份认同感),经历过一战二战,各种家庭灾难,做过家庭主妇、药剂师,为生计写过烂文走过许多地方,所幸的是,她终于走出了低谷。

她不但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俗性、文学性、社会性兼具,人类史上最畅销,最受欢迎的作家),还有了更好的婚姻。

1928年秋,阿加莎独自出行疗伤,一路从大马士革到巴格达,最后去了古美索不达米亚区域。

她在那里结交了几个考古学家,然后就在1930年,与比她小15岁的考古学家马克斯·马洛文(还是她外甥的大学同学)相遇相识相爱,结成伴侣。

两个人就此一生,幸福美满,就连她后面的爱情小说都变了味。

“要爱情长久,就要让考古学家爱上你。你年纪越老,他越感兴趣。”

这话并不是朱德庸或其他人说的,它最早的版本,正来自阿加莎的一句玩笑。

阿加莎最终有8套房产,有几处还是著名别墅、庄园,她再也不用恐惧生活,依赖任何人了。她婚后就只有在冬季陪丈夫考古,用剩下的时间写作、旅行。

阿加莎并忘不了过去,她有一次说:“人生中最悲伤的事,就是那些我们记得的事。”

但是她也说:“我仍然确定地觉得,只要活着,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她不但勇敢地跨过那些艰难的沟坎,活了下来,而且还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创造了奇迹。她是双重的了不起。

文 | 九鸦

图 | 网络

更多文章,见公众号:九鸦人物(laoyuyuanchuan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