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什么用?

2020-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夜行的灯笼

前言:

今天是点灯第53天,灯群新增了一位来自浙江的小伙伴。

这几天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又有什么用?我越想便越是怀疑。

今天得把这个话题给终结一下。


对着读书泛泛而谈,恐怕不能谈的很清。认真想了想,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好回答。

不如把这个问题拆解一下。

怎样才算有用?

首先,人的第一需求就是生存。那么“有用”可以解释为:能让自己更好地生存

其次,生存也就是活着,据当前经验,我坐在此地码字,活着就已经是一个基本假设。

由此看来,“有用”在人的脑子里,应该不止是生存。

①鼻子能够让我们呼吸,维持我们的生命体征,所以我们会说鼻子是有用的。这是一种有用——维持生命体征。

钱能买来温饱,维持我们的生命。同上,所以我们说钱“有用”。

②手机可以打电话,给亲近的人传递讯息,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状况,不让他们担心。另外还有打游戏,看剧等等。这也是一种有用——满足精神需要。

总结来看,所谓的“有用”,不免落到了这两个层面,一是物质,二是精神

读书无用在精神。

很多在财富和地位上有所成就的人,可以说,爱读书的人不在少数。

不敢说,他们之所以能有所成就,原因就在读的书上,但至少读书是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变量。

暂且不提那些什么知名著名的作家,那些人无疑是读过很多书的人。

财新主编王烁,是一个酷爱读书之人,而且是一个酷爱读英文书的人。

央视主持人董卿,每天至少花半个小时读书。

新东方名师、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非常重视阅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另外,李笑来有一本书叫《把时间当做朋友》,非常好。)

比尔盖茨酷爱读书。

毋庸置疑,在得到app里的各个业界大牛都是有着很强的阅读能力的。

就更别提樊登和罗胖两个靠读书讲书发家的人。

讲到这里,我看,读书无用,无用在精神,因为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有由精神变物质的可能。而之所以,我会觉得读书没用,大概就是这样,读了书和没读书,在我的表面是看不到任何变化的。胡子该长还得剃,肚子饿了还得吃。变化发生的地方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也许就是我的脑子。



后话:

这么着,经过一通分析,现在,我是一点儿也不怀疑读书到底有没有用了。

首先,人本身就是靠着经验而生存的,这些经验有些是亲身体会,有些是来自家长老师的教导。

可以想见,书里的东西,本身就是作者对经验的描述和总结,并且经过编辑和出版社的重重敲定。从这个层面来讲,读书肯定是有用的,之所以我会有那样的怀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知道的太多,而做出来的太少。

凭我现在的记忆里,我重新,我重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读书有什么用?

一,积累更多做事和为人的经验。

二,丰富自己的内心。

三,让自己行动有一个指向。

比如读过很多书后,很多书都告诉我人要多读书。那么当你眼前放着一本你感兴趣的书和你的手机,我的潜意识就会告诉我,少玩下手机,多看看书。这就是一个指向。

姑且这么多。

互相学习,彼此点亮,共同成长。

2月15日21:20

于余干县某镇某村某角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