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读书之道
受《大清相国》影响,最近开始翻阅清朝的一些文学书籍,一来给自己补补历史知识,一来陪娃学习做消遣。
康熙大帝的好学且学有方法、博学、学与治国结合等突出特点显示了中国汉文化中的儒学之道。
百家讲坛:康熙的读书之道 http://www.iqiyi.com/jilupian/20120711/42198255219b6b56.html
康熙读书的4个阶段:少年好学、中年苦学、盛年博学、老年通学。
一.少年好学
康熙从5岁开始天性就好学,从小他就喜欢读书,每天都是在凌晨5点起床读书,背120遍。
二.中年苦读
中年时的康熙仍然坚持不懈读书,他读四书、六经。 他每次出外时候,都把书带到船上。趁着夜色还在读书,他手下的人对他说,不要太过于劳累了,可是他仍然坚持读书。
三.盛年博学
盛年康熙博学,读经、读史,讲官给他讲书,他还是要自己读一遍,他说:讲官给他讲的是一种感受,而他自己读又是一次感受。他说:史学是学习治国的智慧,增强治国的修养。
四.老年通学
他通达、求精。他说:书不贵多而贵精。小时侯知识少,要广泛读;中年读书多,由博到精; 少年读书,重在培养兴趣;中年读书,养成习惯.;老年读书,回眸人生,贵在融会贯通。
康熙读书有四个境界:欣然境界、愤然境界、敬然境界、陶然境界
他小时侯读书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感到读书是一种乐趣。
一.欣然读书。
他在5岁时候,好学不倦,夜里也读,有时读到天放亮才休息。他祖母孝庄问他:你用不这样读书, 你也不参加科举考试. 可是他还是坚持读书,一天都不放松.
二.愤然读书 。
愤,是心里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是愤。他认为:读书一日,有一日的益处;在读书面前,没有贵贱之分。
三.敬然境界。
他认为读书要敬,对书要恭敬。康熙格言有27419个字,其中"敬"字就有41个。有敬心,才能恭敬人,特别他在视察黄河时候,他放下架子,向当地老百姓请教。
四.陶然境界 。
他每天必看书,从年初到年末,从不停止。他读书读到了快乐,幸福,愉悦,修身学习,一日不间断.
康熙读书的四点经验:贵恒久、贵思悟、贵知行、贵著述
1.贵恒久。
一个人读一点书并不困难,两天读一点书也不困难,难的是坚持65年读书,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和借鉴的.他给自己制定了每天至少写1000个毛笔字.临贴,即使他在年老了,得中风了,右手不能写字了,他还坚持用左手写字.他的书法很好
2.贵思悟。
他说:读书后,你不认真思考.即使学了5车书也没有用.康熙对于涨潮和退潮的问题进行研究,他到涨潮的地方向当地老百姓请教.让当地人做记录,然后他又询问国外的涨潮和退潮.看<水经注>,分析研究,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涨潮和退潮与月亮的盈亏有关.说明他善于思考.他出行时,看到鱼石,他想,为什么有鱼化石?于是他开始研究,读书,最后明白鱼化石的来源.
3.贵知行。
学了后,要付诸行动,往往读书的人,不注重行,而他既重知,又重行. 他和制造船的人一起设计,南行时候,坐在自己设计的船上.他身先士卒,与士兵们一起去打仗时候,士兵每天吃一顿饭,他也吃有顿饭.从来没有特殊过.
4.贵著述。
在编书过程中, 还要写书,著书.读书和著书的关系,好比春蚕吃桑叶,到秋天吐蚕丝一样,他写了很多书.
他出的书《御制文集》176卷.诗集1147首.康熙到各处活动,都坚持写书.论集93篇,他还写了很多语录:<庭训格言>,老了以后有很多人生感悟 ,康熙皇帝建立的人生信条有246条,其中他写读书的信条就有41条. 有人问他:圣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他说:区别就在于:"志学",普通人也能成为圣人.他说:只要坚持,手不释卷,他所说的,做的,对于我们都有启迪作用. 一个人是否有进步?关键是看他是否肯于学习,肯于进取? 康熙在养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出了榜样.值得我们学习.他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