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的孤嗣——袁绍(三)
董卓入京
董卓未至,何进已经被宦官谋杀。愤怒的将士们攻杀宦官。何进部将吴匡等人联合了董旻(董卓之弟,时任奉车都尉)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中常侍段珪等劫持皇帝逃走。
董卓望见雒阳上空浓烟滚滚,才得知朝廷发生重大变故,于是也不管中央原本让他按兵不动的命令了,急忙下令进军。二十八日天未亮,董卓才抵达显阳苑,打听到中常侍张让等人劫持皇帝刘辩上了北芒山,于是又向北芒山赶去。而张让等几十人劫持天子作为人质逃到黄河边上,见来人追赶得急迫,张让等人悲痛地哭着向汉少帝刘辩告辞说:“我等灭绝,天下大乱啊!希望陛下自己爱惜自己!”说完给刘辩磕了个头后,都投河自杀了。虽然张让等宦官祸国殃民、罪不容诛,但宦官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对皇帝都有极高的忠诚度。而随着这些宦官的死亡,刘辩也失去了最后的保护伞,进而有了之后的悲惨遭遇。
二帝之辩
在北芒山下,惊魂未定的刘辩见到飞驰而来的董卓军,吓得大哭。 董卓终于在北芒迎救了皇帝,然后还宫。 在长安,董卓见到了浩浩荡荡的迎驾队伍。董卓指着领头的崔烈骂道:“我日夜兼程跑了三百里路,你现在说什么回避?信不信我砍下你的脑袋!”接着,董卓又反诘大臣们道:“诸位公卿身为国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国家动荡,天子流落在外,你们哪有让我退兵的理由!”。
随后,董卓进入迎驾队伍,先拜见刘辩,又伸手去从闵贡怀中抱陈留王刘协,刘协不肯,董卓只得与闵贡并马而行,一同入城。董卓又向刘辩询问事变经过,刘辩语无伦次,而刘协却能表述清楚,可见二人的差距。其实刘辩与刘协差别如此之大是有原因的,刘辩的母亲何皇后,是屠夫家庭出身,当初靠贿赂宦官才被选进宫。并且在刘辩出生之前,灵帝的皇子们都已夭折,所以皇子辩出生后没有养在皇宫中,而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里,不敢叫他的刘辩本名,称他为“史侯”。因为史道人有道术,何氏想凭借他的道术保护皇子辩。而刘协的母亲王荣则出身于名门世家,并且家学渊博。而灵帝为了保护刘协不被何皇后毒害,便将他交由董太后抚养,所受的更是正规的帝王教育。可以说刘协先天基因与后天教育都要比刘辩好太多,两者站在一起刘辩自然是相形见绌。董卓知道刘协是董太后抚养长大,号“董侯”,董卓又自认为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生欢喜,希望刘协能当上皇帝。讽刺的是,汉灵帝死前想立刘协为帝,作为皇帝费尽心机也未能完成的事反倒由董卓给完成了。这点上看,他倒成“大汉忠臣董仲颖了。”
好谋无断
目睹董卓八面威风,不可一世的模样,刚刚从泰山募兵回到洛阳的鲍信忧虑地对袁绍说:“董卓拥有强兵,居心叵测,如果不能及早采取措施,就要陷入被动,如果乘他长途行军,士马劳顿,发起突然袭击,还能擒拿他。”袁绍原本以为董卓只是个小军阀,到了京城见了自己还不得服服帖帖的,然而当他见到董卓兵强马壮,心里又害怕起来,不敢轻举妄动。 鲍信非常失望,就带兵回泰山去了。而袁绍也因此错过了诛杀董卓的良机,《三国演义》中曹操评价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虽然不知真假如何,但这句话评价此时的袁绍再合适不过了。他原本忽悠何进,挑起外戚与宦官斗争的计划是十分成功的,低估董卓可以说是意外,能够理解。但当见识到董卓的威胁性后,作为此时朝廷领袖的他却开始惜命,使得董卓一步步坐大,这其中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这也说明了此时的袁绍对大汉早已没了忠诚度,在他看来保证自己的安危远比保证国家来的重要。
当时大将军何进的部曲(例如,张辽等人)、车骑将军何苗的部曲都无所归属,皆听命于董卓。董卓又引诱吕布杀害执金吾丁原,吞并了吕布等并州人的军队,如此董卓掌握了雒阳的所有军权,在朝中已经没有对手了。
斥董离京
而董卓眼见自己在朝中已经说一不二,又进一步起了废立之心,想以建立个人的权威。他也看中了袁绍的名望,便找他商量此事,事实上与其说是商量倒更像是通知与威胁。他傲慢地对袁绍说:“天下之主,应该选择贤明的人。刘协似乎还可以,我想立他为帝。如果还不行,刘氏的后裔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袁绍听完非常生气,他本就瞧不起董卓,虽然因为畏惧董卓的军队而隐忍不发,但名门的骄傲与血性使他忍无可忍了。他生气地说:“天底下强大的人,难道只有董公你么!”说完横握佩刀,向董卓拱了拱手,扬长而去。
狠话放完了,袁绍也不敢久留洛阳,他把朝廷所颁符节挂在东门上,逃亡冀州。董卓下令通缉袁绍,当时有人劝董卓说:“废立大事,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袁绍不识大体,因此害怕逃跑,并非有其它意思。如果通缉他太急,势必激起事变。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招集豪杰,拉起队伍,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董卓所能控制得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当当,那么,他庆幸免罪,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于是,董卓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同年,袁绍的好友曹操也因不愿与董卓为伍而逃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