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飘香(45)
周君实笑了:“久闻大名,月明山上的金嗓子。改天,给我们亮一亮!”
刘丹桂脸上泛起红晕,略带羞涩的说:“您是从大地方来的,该见过多少会唱歌的。我们乡里人,也就是扯起嗓子叫几声,上不了台面的。”“话可不能这么说,郭兰英不也是从山沟沟里唱到人民大会堂的?”
刘丹桂是来找方家媛商量教红歌的事的,二人嘀嘀咕咕地说了半天才商议妥当。
当晚,周君实住进了周功荣家。周功荣家一共五口人,老伴屈万桂,儿子周立冬,儿媳杏枝,孙女巧儿。周功荣,六十二岁,一头短发白多黑少,眼睛深陷,满脸皱纹,如同是才犁过的田。他是六队四叟之一。屈万桂,比丈夫小四岁,却更显老态,头发稀薄,满口的牙也所剩无几,看脸,尽可往六十以上想。养育了三个儿女的她,老得竟如此之快,可见生活的艰辛,不老的却有那双眼睛,依然闪烁着慈善的光芒。儿子立冬,干活是个好把式。儿媳杏枝,手有一双,嘴有一张。四岁的巧儿,倒也乖巧。
对于周君实的到来,周家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周功荣说:“不瞒你说,从土改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工作同志住过我家,你这是给我多大的面子呀!”
按规定,工作队员只能住贫下中农家,中农家是不能住的,所以,对于周家人的热情他是十分理解的。何况,住也不白住,除了应付的饭食钱,队里还得补点工分。
周家是土墙瓦屋,连三间两层,墙是夯土墙,瓦是黑灰瓦。低层堂屋居中,左边是厨房和杂屋间,右边是火垅屋。二层是卧床。周君实住的卧室在东头,向外有门,门外是晒台,可观山景。晒楼下还有一司烟屋,夹有猪圈和厕所。
屋后靠山,有一片竹林。屋前有坝,四围有槐树、柏树和几棵枇杷、杏子等果木树。坝子下面是一块自留地,自留地外,又是偌多的桂花树。
虽不能和方家媛同住一家,但周功荣也算称心如意,比起三队的住户,这就是好的了。安顿下来,周君实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待一一接触到李忠远和四叟等人后,他不由得赞叹起叔叔周正来,佩服他的政治敏感性,佩服他知微见巨的洞察力。仅就三天的调查,他就十分清楚地意识到,李忠远和他的集体,确实是名符其实的学大寨先进集体。在他的记忆中,整个宜昌地区,像樊家六队这样的典型,屈指可数,在秭归县,当属首屈一指。一旦把这个典型树起来,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办好办成这件事,对叔叔周正,对方家媛,对整个工作队,无疑是一个增加政治资本的大筹码。出于私心考虑,于他而言又何尚不是一件大好事哩!
他决心全力以赴,完成这个任务。坐到桌前,把所有的笔录从头到尾地翻检一遍,忽然间,他感觉到,这些材料里似乎欠缺了什么,欠缺的是什么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