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断层?血淋淋的证据。
偶然间看到一则文章,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许多书法名家、甚至一代帝王通常会在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题字,但是很多字在现代看来是错别字,于是,一大批“文化人”出来凑热闹了。
我们主要看看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闹出了多少“笑话”。今天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
先看几个新闻标题,这是我在网上找的文章:
接下来我们就选择一篇文章来细细“品读”,看看到底是古人没文化还是今人在闹笑话:
(引用文章用斜体标出)
第一个“错”字:
天下第一错字——“避”
之所说它是“天下第一”,因为这字一是影响大,二是皇帝写的,确确实实写错了,且找不出合理的解释理由。此匾悬挂于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中门上方,匾的四周环绕鎏金铜龙浮雕,蓝色匾心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避暑山庄”。一眼看去就会发现,“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见图)。此错字是谁人所写?乃出自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之手也,是皇帝的亲笔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
康熙多写一横,臣僚应该当即看出来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写错了也是对的,谁敢提醒皇帝说写错了?何况皇帝有造字的特权。
我们来验证一下避暑山庄的“避”字到底是不是错别字。
以下分别是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姚孟起的“避”字,仔细看看避字右边的“辛”到底是几横:
既然如此,是不是“辛”字在古代的写法就是多一横呢?答案是肯定的:
从上图我们看到,“辛”的下半部分既有两横的写法也有一横的写法,但是,两横的写法还是占主流的。
故此我们得出结论:康熙题写的避暑山庄的“避”字并不是错别字。
当读到:康熙多写一横,臣僚应该当即看出来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写错了也是对的,谁敢提醒皇帝说写错了?何况皇帝有造字的特权。时,不得不赞叹今人的想象力!
还有更富有想象力的呢,我们接着看:
第二个“错”字:
最有说法的错字——“鱼”
“花港观鱼”是西湖十景之一,那块“花港观鱼”碑,就是康熙的御笔。碑上的繁体“魚”字下的四点变成了三点,少了一点。如果说避暑山庄的“避”康熙爷不会写还情有可原,但这“鱼”不会写实在说不过去。原来这里有一个传说,康熙不是不会写这个字,而是“有意错”。原来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题字时他想“鱼”字下面有四个点不好,因为在旧时四点代表“火”,鱼在火下烤,还能活吗?这是杀生啊,于是有意少写了一点——三点成“水”,这样鱼便能在湖中畅游,潇洒地活了。
这个分析貌似有理有据,很精彩?so--我们再来看褚遂良、张照、欧阳询、邓文原、启功、何绍基的“鱼”字:
虽然三点底的写法在书坛不是主流,但也并不是不常见,我们依然能看到书法大家们三点底的“鱼”字写法,故此,我们得出结论:行书中三点底的“鱼”字不算错字。
第三个“错”字:
最具哲理的错字——“流”
错字如果是“有意错”,书写者都会附会出自己的道理。在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右边的“坐花载月”匾额,是民国初年著名的宁夏“三马”之一马福祥所题;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则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是刘坤一为追念曾在扬州任主政官员的欧阳修所作。“风流宛在”这四字中有两个错字:“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一点。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历史大名人欧阳修在扬州时是个“风流太守”,在多而善风情、色艺双绝的扬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韵事。
刘坤一把“风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写一点,“在”字多一点,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点风流,多点实在,极富哲理,同时曲笔点出欧阳修当年行为上不检点。这样的字,错得恰到好处,所以至今也无人说三题四。
那么“流”字到底是不是真的像文中说的是刘坤故意而为之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古代各个时期,“流”字的主流写法基本都不加点,加点的也不是没有,只是少之又少。故而刘坤写的没加点的“流”字自然不能算错别字。
那么加点的“在”呢?
同样可以在书法字典里找到加点的“在”字,为什么“在”字要加点?同样,我们来看“土”的写法:
这样是不是更清楚“在”字加点的缘由?
所以加点的“在”字严格意义上也不是错别字。
第四个“错”字:
山东曲阜孔府,可以说是天下最有文化的地方,但游人到孔府,未进大门便能看到特别明显的错字。孔府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圣府”匾额,两侧有一副楹联是这样写:“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再看看下联中,也有一个字写得极不规范:“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
最有文化的地方怎么弄出这笑话?其实这不是笑话,而是最有文化的错别字之一。错之妙在于其寓意:“富”不出头,意思是“富贵无头”;“章”字下的一竖出头,则表示“文章通天”。两个错字,一下子就体现孔府这个非常门第的身份,不只没有人说它是错字,游人明白后反而连连叫绝。
据说孔府这两个错字是神来之笔,系仙人指点。相传在孔子第42代孙孔光嗣成亲那一天,恰有神仙路过,碰到了府前影壁上写的“富”字。神仙把“富”字上的一点抹去了,孔家怪之,神仙道出了玄机,称孔家不宜过富,要“去一点”。
是不是这样呢?追溯古代“富”字的写法我们自然明白:
那“章”字是不是错了呢?我们依然能找到类似写法:
好一个“富贵无头、文章通天”,我帮你按住孔老夫子的棺材盖,你接着编......
第五个“错”字:
地点:西安碑林
错字:碑林——“碑”字少一撇
典故:
此匾出自清代著名爱国将领、禁烟英雄林则徐之手。
林则徐成名于禁烟,也因禁烟而惹祸,遭到了怕战派的诬陷,结果被道光皇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道光二十一年七月,林则徐在赴伊犁、途经西安时,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
就在写下这诗句前,林则徐来到碑林,希望从前人的墨迹中寻找点人生的安慰和前进的动力,并认真写下了“碑林”二字。
有人认为这是他当时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头上的一撇没有了,寓意自己丢了乌纱帽。林则徐当时到底是不是这样想的,已无从考证。
我们先看一个评论:
书法字典里的“碑”字:
莫非古代书法家们都丢过乌纱帽???!
第六个“错”字:
地点:秦皇岛市山海关
错字:天下第一关——“第”字竹字头变草字头
典故:此匾乃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其匾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都是1米有余,其大自不待言;它从东向西逐渐增大,在笔划的处理上,把第一的“第”字改写成草字头的“苐”,使笔划减少,视觉上的分量减轻,让繁体的“关”字笔划凝重、粗壮有力,牢牢地压住似乎将要翘起的城楼西端。
真的有这么神奇吗??我们来看古人写的“第”:
不知道书法家萧显看了后人给他的注解会作何感想,还好他老人家再也看不见了。
第七个“错”字:
出现最多的错字——“明”
▲ 图:“此山眀太祖之墓”
皇帝写错别字,皇帝陵上也有错别字。在南京的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上,细心的游人至少可以发现两处错字:在明孝陵保护碑上,“明孝陵”写成了“ 眀孝陵”;入明楼,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其中的“明”也写成了“ 眀”。前者是著名书法家武中奇的“有意错”,后者则是民国初年人所题,至于此人叫甚名已无从查考了,估计也是精通书法者。
“眀”是国内景点出现最多的错字之一。除上面提到的外,在成都著名的武侯祠内也有,有块匾额叫“明良千古”,其中的“明”就写成“眀”;新都的宝光寺有“光明世界”匾,上面的“明”字也写成“眀”;济南市大明湖的门牌上“明”字,同样写成“眀”。出现这种现象,应该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如在清代,把“明”写成“眀”的现象很多。为什么?清代文字狱厉害,时文人在许多场合都不敢直书大明王朝中的“明”,担心惹祸,但又不能绕过此字,于是把“日”易为“目”,意思是“睁眼写错字”。另一种说法则相反,用“目”代替“日”是一种智慧,代表的是一双慧眼。如武侯祠的“眀良千古”就是这用意,“明君之明重在能识人、识势”,所以重“目”,而诸葛亮正是这样有眼光的人。
......
好吧,作者有当编剧的潜质......
看“明”字在古代的正确写法:
“眀”和“明”在古代是同一个字,日字旁的明是汉字简化之后的通用写法,而目字旁的“眀”自秦汉至明清一直沿用,何错之有?
盘点以上案例我们要反思一下,为什么会闹出如此荒唐的笑话?最大的原因是汉字简化之后,国人不认识繁体字或异体字了,用自己浅薄的知识面去评判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化,丢老祖宗的脸不说,还散布谣言、误人子弟!
就此事到底有多么恶劣的影响?
于是我试着在百度搜索框里输入“著名错别字”关键词,不乏冠以“学术”、“文化”、“艺术”、“国学”等各类网站、论坛、自媒体的转载和发表的此类文章,细思极恐:
公号上也浮现了一大批此类文章:
甚至,江西卫视有一档节目竟然把此当做新闻来播出: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5-08/22/c_128153242.htm
此类文章仍然在以病毒式的传播速度占据着各大媒体页面,作为媒体是不是应该反思,作为写汉字的中国人是不是应该反思?
当然,也有不少明眼人士看出其中的问题:
借用网友的话:
自以为是,夸夸其谈,毫无谦退敬慎之心地挑毛病或随声附和,其结果只能是自暴己短。
接受当代文化教育的同时更要追根溯源,保有谦逊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