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一滴泪——青海散记
“青海好青海好,青海的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青海的大姑娘不洗澡……”
这首民谣,是儿时听一个同学哼唱的。那时她父母在青海当兵,因此被寄养在陕南的姥姥家。据她说,青海常年干旱少雨,风沙大,石头都能吹的满地跑。自然环境加之过去卫生条件差,青海的大姑娘也因此被戏谑为不洗澡了。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因此被誉为“三江源”,平均海拨3500米左右。
还没出发,就有朋友提醒小心高原反应,会出现头痛失眠,心慌气短走不动路的现象。嘱咐我们到达当天心务必不能跑跳,不能喝酒,不能洗澡。
1.
因为早有心理准备,又严格遵照朋友提示,抵达西宁后并无不适。因此,第二天即前往国内第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
正值八月,天气凉爽宜人,道路两侧尽是高山,山上虽不是满眼葱茏,但也绝非荒山。难以想象,到了冬天,得有多大的风能把满山的石头吹着跑。
当地的朋友介绍,青海天气无常,象小孩子的脸,一会晴一会雨。从西宁出发,天空阴云密布,偶尔还飘落少许雨滴。照这天气,今天的青海湖一定浓雾迷漫,怕是难见真容了。
途经日月山,更是温度骤降,海拨已达4000米以上。玛尼堆上的经幡在凛冽地风中呼啦啦奏响。藏族牧人裹着厚重的棉衣坐在山坡上,黑红的脸庞上一双浓眉大眼出神地凝望着他的牦牛,身后不远处就是日亭和月亭。
相传这就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远嫁松赞干布时,回望故乡的地方。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干。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一阵寒风吹过,公主的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此时,山下的倒淌河,华夏大地唯一一条我行我素倔强地从东流到西的倒淌河,凝聚了公主多少复杂的泪水,依然幽静而温柔地倒淌着……
说来奇怪,过了日月山,天气竟然放晴,青海湖也渐渐进入视线。

车沿着青海湖缓慢行驶,远远望去,阳光下的湖水湛蓝清澈,光滑如镜,宛如一颗坠落高原的明珠。

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明亮醒目。车里正循环播放着降央卓玛的歌曲,那独特磁性的声音久久回荡在车内,荡涤在心间。

有人说
高山上的湖水
是淌在地球表面的一颗眼泪
那么说
我枕畔的眼泪
就是挂在你心尖的一面湖水

2.
一位在新疆当过兵的朋友说,他吃过很多地方的羊肉,新疆的、内蒙的、宁夏的,但最好吃的还是青海的。因此,我一直垂涎于青海的羊肉。陪同的王姐说起当地的羊肉,更是不吝赞美地说道:“青海的羊肉真好吃,煮出的清汤都能喝出一股鸡汤味”。
那几日羊肉没少吃,烤的、烧的、干煸的,顿顿都有羊肉,外加天气干燥,没两日就口舌生疮,感觉实在是吃不动了。那晚,又端上了一锅清炖羊肉。心里暗自告诫:再不能吃了!
看着一大锅沸腾的热汤,大块的羊排在锅里上下翻滚,终于没能忍住。这一开口,就是三大碗,还连啃几块羊排,真就喝出了一股子鸡汤味。一个字:香!同桌的北京朋友,扬言谁劝也不吃了,经不住我的一再怂恿,刚喝了一口汤,就忍不住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青海羊肉和银川羊肉一样,没有膻味,相比之下更有韧劲,更有嚼头,清炖也最能体现其独特的味道。
离开西宁前,来到一家回民开的羊肉店,准备买些羊排。有意思的是,这位回民兄弟听说要带往外地,竟然不愿意卖给我。理由是,外地的水和西宁的不一样,绝对煮不出这里的味道,反而会怨他的羊肉不好吃。还劝我不要花那么多钱买羊排了,随便买块骨头回去煮煮算了。
好吃的我,岂能随便买块骨头就算了呢,虽然他的羊肉还比别家一斤贵了五元,依然乐此不疲地扛了半扇羊排回去,只是味道,确实比在当地略显逊色了一些。
3.
此行最为震撼的,当是在塔尔寺见到的那些磕等身长头的朝圣信徒了。顶礼膜拜,一步一跪一卧一拜,手上的布套都快磨烂了。起来,磕下去,再起来,再磕下去。正午的阳光照射着他们,每次都是一脸虔诚,一丝不苟毫不敷衍认真地磕下去,而身下的木板早已被磨的泛出亮光。

塔尔寺建于明洪武十年,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那些精美绝伦的酥油花、壁画、堆绣更是堪称塔尔寺三绝。

青海之行稍显遗憾的是,没来得及去趟一直神往的德令哈。
德令哈,蒙语的意思是“金色的世界”,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还是源于海子的那首《日记》: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色笼罩
姐姐, 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
想象中的德令哈,一定是令人绝望的荒漠戈壁,否则怎会掀起海子内心巨大的空寂,悲音不绝地发出呼喊: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真想去德令哈看看海子纪念馆,看看雨水中那座荒凉的城。真想,今夜我也在德令哈……
留点遗憾也好,存着这些念想,期待重返高原,去感受苍茫戈壁上的那些诗意和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