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负重前行,国防生制度落幕
5月26日,国防部新闻局表示,从2017年起,不再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国防生,也不再从在校大学生中考核选拔国防生。
国防部的这则炸屏新闻,标志着历时十八年的国防生制度宣告结束,光荣完成了其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也意味着,今年起,包括今年高考生,都没有国防生招生这一形式!
对很多立志报考国防生的高中生、在校的国防生和部队国防生干部来讲,感觉总有那么一点点的猝不及防。很多人在朋友圈讲到:①国防生制度的取消,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是军官制度改革的需要;②2017年高考即将开始,可能会影响到部分高中生的报考计划;③感到很迷茫,我们在读的国防生成末代珍品了,将来怎么办;④其实我们绝大多数国防生也不弱,成长也是用辛勤汗水积累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十八年的匍匐前行、十八年的不断探索,“为国防而生”的国防生制度完成了其在这个时代的责任,光荣地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起源:1999年7月17日,一份名叫《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选拔养军队干部试点工作的通知》改变了数十万人的人生轨迹。
目的:用这些新鲜的血液,以此来推动这支光荣而传统的部队尽快跟上现代化战争的步伐。
战机翱翔蓝图:到2010年,基本实现军地通用专业技术干部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并选拔适量毕业生补充到指挥岗位。
出征 远航结果:现行十八年的国防生制度成为历史。在这段略显漫长的岁月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血性和担当的中国国防生。
2011年6月20日,东海舰队某部东华理工大学2005级国防生刘刚在执行重大测量任务时,被巨浪挟裹着重重撞击到崖壁礁石上不幸牺牲。
据说在战友将他的遗体从大海打捞起来时,他依然把测量杆紧紧抱在怀里。
2013年7月17日,西南财经大学2006级国防生曹顿山,在新疆伊犁地区执行任务时,因抢救落水战友不幸牺牲。
重庆大学2002级国防生刘科,2006年毕业参军入伍。4次在抢险救灾第一线参与救援,获李克强总理称赞。
刘科正在给伤员喂水刘科获总理称赞
光荣也好,争议也罢,不可置疑的是,那些身着军装的国防生们,正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拼搏;那些在部队的国防生干部们,正活跃在科研、教育、训练等各个领域,奋战在边防、海岛、荒漠、深山、国外维和等各个岗位,正在以青春和热血,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书写着壮丽的军旅篇章,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而负重前行。
他们理因得到一份尊重和掌声。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