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苦心不负,我终于拿到微信原创标示
文/海星会飞
今天是2017年9月25日星期一,一个普通的一天,这一天,对于我的微信公众号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在微信后台写稿子的人,没有一个原创作者不想拿到原创标识的,一直以来,我默默地写稿子,哪怕被别人在后台发嘲笑呕吐的表情,哪怕是被人吐槽“一个无名小卒子你就是写死也没人看”,我还是坚持自己写给自己看的信念。
一个人在后台默默写自己的内容,做好自己的原创,就是有一天希望我可以获得微信的认可,拿到属于自己的原创标识。
一、邀请开通原创
今天是2017年9月25号,15点27分,我在微信上收到来自微信公众号的信息,邀请我开通微信原创。
那一刻,我看到信息的那一刻,我一开始有些没在意,再定睛一看,又看了一遍,我的天啊,真的是邀请我开通原创功能。
我这才开心了一场,开心的反射弧有些慢,因为我万万没有想到今天会开通原创。
没错,就在今天,我的微信小号接到了原创的邀请,邀请我开通原创、留言、赞赏和网页模板四个功能,我写文的这一刻,正在审核,明天就就可以看到了微信新样式了。
我是2017年6月13号开始日更原创文章,到现在为止,2017年9月25号,除了有两三天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发文之外,我都是日更。
在后台写了112篇原创文章,也就是用了115天左右的时间,腾讯微信后台就给我发来开通原创标识的邀请,我以为要明年才可以拿到,想不到幸福就在今朝。
我写文章,用了不少的心力,在微信号的排版设计上也用了一番心血,我有时候在半夜发文,有时候为了一个素材要搜集不少的资料,有时候为了一个格式,我需要反复调整,我的页面没有那么多杂乱不堪的东西。
这一切,都是我在后台精心设计的结果,读者才可以看到海星会飞现在的板式。
现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不仅仅是拿到了原创标识,更重要的是自己对质量和排版的精细处理,在没有美术基础的前提下,用三脚猫的排版,做出让自己看起来顺眼的图页样式。
现在自己取得了一个小小的进步,这是微信后台对我精益求精的奖励,让我明白了认真做事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这是比原创标识更重要的一段心路历程,我会永远牢记在心,激励我继续耕耘不忘初心。
二、继续前进
在内容上,未来自己会继续坚持日更,继续写更优质的作品,自己要取得事业的进步,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让自己的内容更有意义,未来自己的内容会从随笔到垂直内容的转变。
见过太多停更的原创号,拿到原创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是,许多的人,往往拿到原创号之后就不再更新。
我想,这样的作者是十分可惜的,也说明了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
现在有几千万个微信公众号,但是坚持做原创的又有几个,坚持做日更的又有几个,我想,自己还是好好走自己的路,坚持写下去。
自己未来一直坚持用“海星会飞”这个笔名,我坚信它给我带来了好运,我会一直坚持做严肃内容原创号,不会在这里卖面膜、做直播、放狗血表情包。
这里只有简单而有韧劲的文字,只有原创内容。
我希望未来有机会能接到广告,有了公司赞助,我会有更好的条件去创作,给自己换一个好的出租屋,添加一个书桌,给自己买一台好的台灯,买一些与写作相关的书籍和速录机等等,给自己的写作提供更好的条件。
当然,如果是广告我一定一开始就在文章开头告诉大家,本人在此承诺有效。
在设计上,我还是继续坚持这目前最简单的板式和配色,不放弃不改变,继续坚持用简单的样式,装饰更优质的内容,给读者最纯真简单安静而不失活泼的阅读体验,喜欢花里胡哨的人可能要失望了。
未在希望自己可以取得写作上的不断突破,成为一个优秀的自媒体人,更是希望成为最好的自己。
不忘初心,继续走下去,无论花开花落,我还是坚持自己的写作初心,不会为了所谓的爆文,撒狗血炖鸡汤,我希望自己写作的内容,无关风月,只关风骨,写出当下我独自的思考。
如果我的微信读者过了5000,我会去考取编辑记者相关的资格证书,系统学习传媒法律,练习速录打字或者五笔打字,提高编辑校稿和写作等各项技能。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传媒编辑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因为现在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网络内容平台,写作、采编、校对、运营都是一个人在干。
我现在就是一个做这些事情,我是一个写作工人,勤勤恳恳地每天做许多活儿,哈哈。
但是会干不意味着专业,当自己的读者越来越多,也意味着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我希望自己未来是一个专业的编辑运营者,给读者提供更多优质内容,提高自己的做文章选题的能力。
三、求仁得仁
王阳明曾对弟子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王阳明心学强调以高度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间。他的《传习录》启示我们:良知人人都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怎样做,最可靠的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
我相信我不会一直写到死都没人看,我写了三个多月,110多篇文章,就有原创标识,未来,我会写成出来什么花样,我不知道。
我会不会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我会不会进入作家协会,我会不会成为知名编辑,我不知道未来是怎样的,但是我想写作这条路是适合我走的。
我企以前做会计,一个月2000,做编辑,一个月4000,工资提高一倍,我想,自己以前是走错了路。
幸运的是,自己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就是原创写作,做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工作,这是我发展的方向。
我读高中的老师,我的数学老师说过,学语文有什么用。在小小的县城,的确没用,写作是什么?其实在一个不适合它的地方,什么也不是。
那时候没有写作这一条路,所有的媒体或者文章写作者,一般集中在北京。那时年代,我喜欢的写作,仅仅是个无处可惜的屠龙之术。
当下的媒体是一个“主编已死”的时代,即不需要编辑,人人都可以自我采编内容,因此必然也是纸媒衰落的时代。
在济南,《齐鲁晚报》的销售额,从6个亿到1个亿,已经不再是行业个案。
现在同样也是自媒体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喜欢写作的人提供了太多的平台,未来在互联网上写作,才是更符合“平台+个人”的模式。
四、不远的未来
我目前的内容没有确定,但是未来的发展,还是朝专业化、垂直化的自媒体方向发展。
自己只是练笔,并没有核心的专业运营经验,我这里没有狗血鸡汤文,都是自己对真实生活的思考,无法产生所谓的爆文是正常的事情,粉丝来去如风也是常态。
但是,我还是和从前一样,坚持自己写给自己看,自己是集写作、采编、运营、阅读于一体的人,我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这个社会一定有属于你的位置。
我相信求仁得仁,苦心不负,只要坚持做适合自己的事情,就不要问结果如果,我要的是自己耕耘付出多少。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关键还是自己写的内容,能否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因此未来最重要的是,不是追求所谓的写作技巧,而是追求核心内容,我认为,即便是网络写作是一个风口。
但是,当风停止的时候,才能看出来谁在优雅奔跑谁在裸奔,在风口飞起来的猪最后落地还是一头猪。
因此我想要自己,在未来,把内容集中在核心内容上,做专业的小号,这才是让自己平安落地的后盾。
东野圭吾写了整整十年才被人知道,写作对我来说又何尝不是“一苦十年寒窗”,我知道写作这条路不好走,没有哪一个专业是培养作家的。
写作的人,往往是真的喜欢写,自己写给自己看,但是更重要的是,我要找到一个内容落地的地方。
在前进的路上,只有坚持,然后根据合适的时机,及时作出调整。
前路漫漫,我不知道自己能写出什么花样儿来,但是我一直坚持,这个世界,你努力了过来,不会轻易被社会忘记。
我不需要的担心自己的未来,我只是跟关注自己一天里,为了梦想付出了几分力气,有没有爱惜自己的心气而没有尽全力,做好手里面的活计,在做事情中磨炼自己,做到知行合一,自认为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
希望人生是求仁得仁,希望每一次落笔,都可以让我在未来某个转角处,发现更好的我。
后记
这是微信小号的第一篇拿到原创标示的文章,有没有发现样式变了,我再也不用写海星原创这四个字也不用写,我想万事都希望有个好彩头,在这个新起点,我写一些文字,作为一个纪念,我感激一路相随的读者以及那个倔强不放弃的自己,我祝愿未来一路有你,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