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
读《奔跑的叶子》有感之一
开始阅读延安女作家杨晓景《奔跑的叶子》。主人公陈灵均在极其贫苦的环境中成长,他勤奋攻读,善于思考,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县中学,开始了初中生涯。
陈灵均揣着父亲借来的学费,父亲拉着架子车送行,架子车上是他简单的行李。他们步行了二十多里山路,到了长河滩镇寄存了架子车,坐上客车到东正县中学报名。
在东正县中学,陈灵均穿着旧衣服,吃着粗粮馍就咸菜和西红柿酱,住在拥挤的集体宿舍,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班主任鲍书简老师知识渊博,教学严谨。
陈灵均有幸遇到了同样来自农村的何宏伟。何宏伟志向远大,思路清晰。他认识到城里孩子的优越性,不学习将来能找到好工作。他提醒陈灵均不能跟城里孩子学。
后来的发展果然跟何宏伟预料的差不多,叶华萍顶了妈妈的班在副食公司当售货员,周华歆和乔艾艾两位油矿子弟上了技校。袁华、蒋美丽等家境好的同学上了高中。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王同学。《奔跑的叶子》人物跟我同龄。我也是从乡镇中学住校上的初中。有几名初中同学考上中专,专业是师范和卫校。我初中没预选上,上了高中。
有一名初中王同学跟我高中还是同班,他上高中后很快跟城里的同学打成一片。记得我班城里的孩子家庭条件好,普遍调皮不用功。几个走后门来的都没考上大学。
王同学也没考上大学,毕业第二年春天就结了婚。王同学的父亲是老村长,他接了父亲钵子当了几年队干部,听说光景过得不错,在国道边的村口修了一幢楼房。
后来王同学到了延安,有一次同学聚会,王同学没顾上来。在延安的高中同学大都是农民子弟。提起学生时代,大家不明白聪明的王同学为什么没考上大学。
其中一个张同学在领导岗位,很会分析问题,他说王同学吃亏在人太灵活,早早结识了城里孩子。同样没考上大学,那几个吃商品粮的同学通过招工招干有了正式工作。
后来王同学证实了张同学的判断。王同学说他高一第一学期中期考试成绩排到班上第五名,本来住宿舍,跟城里的几位同学混搭上以后,去同学家吃饭玩耍,晚自习也不上。
我们同级有四个班,我们班是快班,应届没考上大学的大都回学校补习,最后大部分都考上大学。他是抱养的,父母年迈,要他赶紧娶媳妇生孙子,不支持补习。
他到延安发展已经五十岁了,回忆高中生活,后悔当年不用功。他以为县城的同学人脉广能帮上忙,谁知道大家各忙各的。毕业三十多年一直交往,但是光景还要自己过。
恰同学少年,正是努力的时候。陈灵均和何宏伟刻苦用功的样子像极了曾经努力的我们。我在想,我的王同学上高中如果遇到何宏伟,会不会是另一个结果呢?
可惜时不我待,懈怠的青春永远追不回来了。王同学有两个儿子,都很优秀,考上大学在外地发展。为了儿子们的婚事,为了攒养老钱,知天命的王同学废寝忘食地拼命。
王同学得了脑梗,我去医院看望,劝他注意身体悠着点,他苦笑着说:“你们在教室拼命学习我悠闲地玩着,你们拿退休金悠闲,我在拼命,我是还教室欠下的债。”
是的,生命里欠的,迟早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