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旅行]《诗词审美的根本是思维》(陈年旧作)

2019-01-06  本文已影响120人  野径绿潭
[阅读旅行]《诗词审美的根本是思维》(陈年旧作)

[摘要] 高中生思维能力的开发是诗词鉴赏富于质量和效率的绝对前提。培养高中生灵动的思维方式,应该是我们诗词教学的终极追求。提高高中生审美思维水平,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规矩阶段、修炼阶段、灵动阶段。

[关键词]审美思维  规矩阶段  修炼阶段  灵动阶段

[阅读旅行]《诗词审美的根本是思维》(陈年旧作)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做诗词鉴赏题目时,往往片言只语点缀其上呢?是没有意识到“参考答案”所提供的要点吗?但是为什么当老师讲解时,学生又纷纷表示懂呢?看来,由别人讲或看到提示才懂,到自发地懂并且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是什么导致这一现象呢?应该说,学生是在以诗词生动、鲜明的语言作为物质外壳进行着审美性思维,这种审美具有双重特征:一方面是具体的、个性鲜明的形象;另一方面又有着高度的概括性,能够使人通过个别认识一般,通过事物外在特征的生动具体富有感性的表现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但这种思维,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是无序的,是纷乱的,是模糊的,不自知的,不可控的,是具有极强的跳跃性的。外在的现象的表征,实际上恰恰暴露了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即学生诗词鉴赏的审美性思维方式并没有确立起来,或说,并未形成思维的定势。思维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作为鉴赏主体的学生,其思维能力的开发是诗词鉴赏富于质量和效率的绝对前提。

[阅读旅行]《诗词审美的根本是思维》(陈年旧作)

提高高中生审美思维水平,我认为,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

1、规矩阶段,即针对诗词鉴赏中不同类型的元素,分别明确各种思维方向(或角度)。这一阶段具有明显的知识性特征。高中生掌握了一定的诗词审美知识,发现了较低层次的审美规则,所以有可能重新把它们重新组合成较高层次的规则。这种规则,是遵循审美性思维规律的,是由表及里的,由景到情的,是具有整体性的,即置于整体的背景之下来观照某一个字或词或句的。如鉴赏诗词中的“意象”时,你首先要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景象进行描摹,然后充分把握这一意象的特征,这一意象同时与其它意象共同构筑了一种什么意境,而这一意境又具有怎样的特征,也要充分把握,至此还不够,还要结合整体,来观照这一意象(或意境)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或哲理),就是在思考其中的思想情感时,也可分成三个角度:一是诗词中的主人公;二是诗人;三是读者。诗词鉴赏题批阅时,我们非常清楚,规则是“按要点给分”,要点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思维方向。不过,审美对象是一首首鲜活的诗词,不可能有什么大一统的“万能法则”。

举个例子。有学生默写杜牧诗《九日齐山登高》时,偏偏将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飞”的“涵”字写成“含”,不过,同音,意又相近,敦好?鉴赏诗词中的字词,恐怕首先要考虑这个字词的表面意,进而结合诗句来挖掘它独特的语境意,并能从全诗来观照这个字词。集体智慧的力量是不可限量,学生们最终讨论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涵”是书面语,而“含”则是口语,从全诗来看,宜用书面语;第二,由“涵”,我们很容易想到“包涵”“涵养”“海涵”“内涵”等(组词联系),由此可见,“涵”字重于内在美,而“含”仅是把江和秋影的位置写明而已,太表面化;第三,江水是流动的,是荡漾的,秋影和雁影,“涵”于水,富有灵动感,这绝非镜子所可比拟的;第四,秋影包容于水,水波荡漾,而影亦婆娑,彼此难分,“涵”字又多了“交融”之意;第五,“涵”字把秋景写得如此富有诗意,正是为下文诗人一醉解千愁、自作宽慰做铺垫,或说反衬了诗人心中郁闷情愫。

2、修炼阶段。思维方式的最终确立,必定是在艰苦的不断反复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完成的,离开了实践的做法,必会损及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对话和沟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实践是贯通教学始终的。教师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将良好的审美性思维方式方法(即第一阶段所明确的思维方向)融入其中,并对学生的实践结果予以规范。具体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就某一问题讲某一问题,并让学生的审美性思维缺陷充分暴露出来加以纠正,也没有把“我是如何思考”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们,结果只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而并示切中肯綮。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学生们的解释,集中生智辨别,敏锐地做出反应,这种生成性教学的挑战性,所带来的幸福的颤栗,是“安分守己”者所不能体验得到的。需强调的是,我们眼前的这些学生,其聪明才智比我们强,充分调动集体的参与意识,那么,对问题思考的角度就多了,就丰富了,就新颖了,就圆满些了。当然,这种实践是长期而艰苦的,是需要量的积累的,浅尝辄止的做法只是隔靴搔痒,益处不大。

如温庭筠《菩萨蛮》首句“小山重叠金明灭”课本(注: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注解中给了三种理解:第一种,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重重掩隔着闺房,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第二种,女子山形的发髻隆起,而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第三种,女子眉毛弯弯,而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应该说都能自圆其说,但是,哪一个更好呢?结果大多数学生认为,第二、三种比较好,因为正好顺承“鬓云欲度香腮雪”,语言连贯。当时,我忽然想起了,课文《江南冬景》中“冬雨寒村”中的那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那中间的“杂木树林”,其实这儿亦有“隔”之妙,把窗和远阜之间的空旷用些随意的“杂”木填一填,避免了单一,闲来之笔,雅趣十足;闲来之境,风味独特。这句集中体现了中国诗画中“隔”的艺术,这我和学生体味过。当我把这句写在黑板上时,不少学生已经意识到,如果从“隔”的艺术来看,第一种理解更好。为什么?中华民族审美具有含蓄的特征,本诗若一开始就写人家闺房女子头啊脸啊眉啊,实在轻薄不礼,含蓄美也荡然无存。学生能体会到这儿,似乎行了,但我觉得火候还不够,所以就将宗白华《美学散步》在“中国诗画所表现出来的空间意识”中引用的诗词拈来,供学生体验: “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汀草涨痕添”(李方叔)和 “画檐簪柳碧如城,一帘风雨里,过清明” (李商隐)。最后,我提醒学生,再去我们苏州园林游玩时,要留心发现、细心领略这种传统艺术。由此诗推及彼诗,由诗词推及生活,目的就是最终能确立起学生的审美性思维。

3、灵动阶段,即忘却第一阶段所明确的思维方向,经过第二阶段的训练,最终确立了审美性思维,也就是智慧发展阶段。西方有位学者说过,“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那么,通过长期的反复而艰苦的训练,把第一阶段知识性的内容内化,最终形成习惯时,从而在对诗词进行审美思维时,更深刻了,更灵活了,更敏捷了,更有批判性和独创性了,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诗词教育,称得上对学生一生真正有用的东西。培养学生灵动的思维方式,促其灵活运用已然思维方法,又能开掘思维的无尽潜能,这应该是我们诗词教学的终极追求。

    人类“思维着的精神,开出了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恩格斯语),在诗词的审美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不仅交给学生一把打开诗词艺术殿堂的金钥匙,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未来的思想武器。

[阅读旅行]《诗词审美的根本是思维》(陈年旧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