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的求同存异
关于幼儿园的小朋友上学起床事宜。早上7点50到校,我们家离家有2-3公里的距离。
我们早上是7点10起床,7点30出门。计划是这样的,可是孩子难免会有赖床的行为,或者“起床气”点等因素影响洗漱、穿衣的速度,造成拖拉或者穿衣。
昨天早上我们迟到了,准确的说是没有赶上第一波进园,是第二波。一般情况第二波就算是迟了。会有一个老师接,就不能参与早到的晨间活动,直接是吃饭了。
奶奶送回来,就有情绪了。她认为孩子晚睡得太迟了,导致早上起不来。因此,昨天晚上一直再催孩子睡觉。当然这些都没有问题,就是一句话让我不认同“快点,今天早上迟到老师都说你了,我也不开心。”这样类似的话重复了好几次。
其实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面对事件,正面处理,接受错误,改变。我们应该培养的是孩子的自驱力,而不是条件动力。
我们跟长辈住在一起,享受老人做饭接送孩子;就得接纳他们那一代人的一些观念,保存更新和认可。真的挺不容易的,我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改变我的表达方式。有时候队友也不认同,觉得目的相同就行,何必计较那么多。
今天早上奶奶推开门叫孩子起床的第一句话就是“快点起,不要迟到了,老师又说呢。”
我随口就说了,一起床就是迟到真是的。虽然是玩笑,可能奶奶也介意了。因为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她送孩子回来楼下也碰到一个爷爷送孙女上学,也说快点,快点,再不走快就迟到了。可能他们那一代人都是这样的吧!
早上,孩子一到时间就醒了。表示可以起床穿衣了。而且早上6点半的时候还问我,天亮了没。这就充分说明,她对于昨天迟到这件事已经有了认识,想改变。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可能是奶奶没有跟孩子住在一起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的家庭育儿和教育,我自己认为应该更注重过程。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自驱力,就是要让孩子知道问题所在,自己要怎么做才能改变,父母等养育者给予足够的支持就好。
今天孩子的表现,我觉得,她自己内心也是意识到迟到是不好的事,可能也有自己的想法了。这件事可以作为今天晚上的睡前话题复盘一下。
培养孩子,更要关注孩子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当我知道我的教育目标时,对于这样的事件就不那么焦虑,反而能沉下心思考,哪怕当时我处理的不好,时候我也可以去反思,不断提升和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对于父母的行为也能理解,因为孩子的行为和思想也会让他们有所改变。
慢慢走,每一次思考都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