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庆祝的银婚——写在结婚二十五周年有感(三)

2020-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璀璨夜空之星星

一夜无话,早晨起来洗漱完毕,我去早市买菜,回来老公不见了。

咦!走了怎么没发微信呢?我拿出手机发给他一条:哪去了?

“在公园,醒来没看到你,以为你在公园呢!”

“我去早市了,回来吃饭。”

OK!

早市上,在“农家人”买的锅出溜和小玉米面的贴饼。

“农家人”做的早点比较出名,是口感好,又干净,卫生特别好,走进屋里就有一种清亮的感觉。而且厨房是明亮的大玻璃隔断,里面做外面看得清清楚楚的那种。

老公喜欢吃锅出溜,我喜欢吃贴饼,自己炸的豆浆。还有自己做的蒜茄子,和酱香油椒。

这两样我都不能吃,我用小蝶夹了点炝拌的花生米(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做的,外面买的有防腐剂,我不能吃)。

吃过早饭,老公上班了,我把家里通通的打扫了一遍,感觉真好。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老公来了微信:

“今天去外地,可能回来的比较晚。自己在家吃饭吧,别等我。”

“要是提前回来我再告诉你。”

“OK”

这一个人的饭好对付,中午自己炒了个佛手瓜,把早上的剩饭都吃了。

晚上煮了一溜面条,肉末茄子卤子。冰箱里还有自己做的韭菜花,用小蝶少盛点。

这一天就这么简单的就解决了三餐。他们爷俩不在家真好,基本不用考虑吃什么,随心所欲,想啥吃啥。不用费脑筋想做什么肉呀,鱼呀的。家里有两个肉食动物真是伤脑筋。

老公不在家,我自己吃完晚饭也就不去公园散步了,不怕你们笑话我,晚上自己不敢去。

看了一会儿电视,打开手机看看有没有老公的微信。

心里不仅感叹,现在的科技真是发展的太快了,全民上网。这在二十五前,想都不敢想。

曾经记得,我和老公刚结婚的时候,我们俩要是谁先下班了,想干什么去就给对方留个字条,写上干啥去了,大概几点回来等等。

为此,我家有一个便签本,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的便签本,就是收据的本子,用背面。

每天回来都看看有没有留言,没有就是你是第一个下班的,该做饭就做饭。

基本上都是我先下班,然后骑自行车回我妈家,给他留个字条:

“我回妈家了,晚上在妈家吃饭。”

他下班看到字条,二话不说,借俩条腿往我妈家跑。呲牙呲牙呲牙。

不怕你们笑话我,刚结婚那个时候的我们是真的穷得叮当响啊,啥也没有。

结婚四个月我俩吃一斤豆油,他一个月才三百块钱,我车间比较好,一个月六七百,我下班给商店织毛衣手工。

一两线四块钱,一件毛衣基本上都是二斤毛线。一件毛衣也就一周就织完了。

想起来那个时候,为了挣钱是起早贪黑的织,晚上舍不得打灯,怕费电。就着电视的亮光织,那日子真是苦啊!

每个月我织毛衣挣的钱都比老公挣的多。

老公觉得他不能在车间干了,这么年轻,应该干点赚钱的工作,他找到人事科长,调到仓储部。

仓储部的工作累,但是赚钱,每个月都在两千以上。

这个工资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是高工资。

一年后,我俩基本上是脱贫了,开始张罗买房子了。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