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养谈写作散文

如何利用句子结构实现文章的朗朗上口

2024-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御承扬

表述清晰的单句成段,很能彰显一个久经岁月、经验丰富的文字创作者,其炉火纯青的笔下功夫。然而,作者的这种炫技,于读者而言,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考验。一段文字,从头到尾,仅在结束处有个句号,而中间既没有逗号,也没有顿号;这种句式结构意味着,读者读的时候不能停顿、看的时候不能眨眼,很是考验肺活量和注意力,也很显然不是能够让文章朗朗上口的句式结构。

那么,能够让一篇文章,不论是读还是看,都觉得朗朗上口的句式结构,是何种模样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自己从小到大,所接触过的楚辞汉赋、魏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各种表、论、说、记,它们的行文,除了那种不易察觉的音韵讲究,还在句式结构方面追求言简意赅——即字数很少的短句,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四六骈文,而著名的《滕王阁序》就是采用了这种四六句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上面这段,就是从《滕王阁序》里面节选出来的,读起来是不是感到很铿锵朗口?

我也想写出《滕王阁序》这种抑扬顿挫又朗朗上口的文章,只可惜不通音律、不知韵律的我,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只能退而求次,用长短相谐、错落有致的句式结构,写一些比较朗朗上口的文章。当然了,这种句式结构,也仅限在文学类创作中使用;在申论类的创作中,还是用一板一眼的句式。

文章的朗朗上口,在于读得舒服、看得舒适,而这都需要行文中,具有该有的语气停顿和情感停顿,也就是逗号、顿号以及其他符号,用的时候,不要吝啬;当然了,也不能太频繁、太密集,必须有长有短。

而长短句的位置顺序,可以模仿古文,如上面的《滕王阁序》,两短凑长或短长搭配,前者在形式上就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而后者与“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类似,但并不局限于此,其他古文中的长短句位置顺序,也可用来参考一二,毕竟千年文海中璀璨如明星的,并不单单只有四六骈文,宋词中某些词牌名下的句式结构,也是颇为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如《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以及《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绿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都是可以用来参考的句式结构。

白话文的白话,其反对并不包含对文言文的句式结构,所以以白话文为主流的当代文学创作,仍然可以采用流传千年的文言文句式结构,去组织篇章内容,只要用词通俗易懂即可。深刻明白白话文的真实含义的我,在平时创作中,会自然而然的模仿文言文句式,毕竟自己看过的那么多古文,不该沦落到只能背一背的境地。

我在模仿文言文句式的时候,并不是那种机械的模仿,即文言文句式中几字成句我就几字成句,不是的,我模仿的时候,只化用文言文中对长短句前后位置的按排,即几短几长、先长后短还是先短后长、抑或是同短同长,而至于短句字数多少、长句字数又是多少,完全根据要表达的意思去确定,而偶尔有思忖琢磨的心情时,或许会考虑和所参考的文言文句子保持同等字数。

用长短搭配的句式,就必然形成停顿,而所有的段中停顿,实际上起到了和国画中的留白所一样的作用,即给读者思考的时间,别看这些停顿只有片刻,但电光火石的思维却能够就此形成看法。例如在停顿的时候,联系前文内容,揭开伏笔,预测后续情节;或者是在停顿的时候,用新都到的内容,去补完前文的情节空缺。

总而言之,化用文言文句式结构,能够助力我们实现文章的朗朗上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