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点赞汇总迟到千年C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

10| 变“被动注意”为“主动注意”

2023-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迟到千年C

10| 变“被动注意”为“主动注意”

迟到千年/2023.7.3

付立平老师在《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一书中详细解释了孩子的专注力不够的原因,以及如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去年在学习周岭老师的《认知觉醒》时,第一次对专注力有了全新的认识,当时也思考过关于孩子专注力的问题,写了一篇《No.11|思考:从孩子的玩耍中,窥见专注力》。

如今结合付老师的文章,再次对专注力有了全新的和思考。

付老师在书中介绍道,人的注意分为两种: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主动注意又称为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受到人的意识的主动自觉的调节和支配。被动注意是自然法哼的,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与主动注意正好相反。

注意力则是指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持续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或对象的能力。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力的两个基本特征。

比如,孩子正在认真计算一道数学题,他的注意力就在这道数学题上,而不在屋里的玩具或窗外孩子们的玩耍声上,这就是指向性。而集中性是指孩子的注意力会保持在这道数学题上,并持续下去直到他解出这道题。在这个过程中,与数学题无关的事情影响不了他,这时父母喊他做别的事情,他极有可能听不见。这是主动注意的典型例子。

又比如,孩子看动画片时往往很专注,能够连续专心致志地看很久。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孩子主动注意的结果,而是被动注意的结果,并不需要孩子自己为此付出努力去关注。动画片色彩鲜艳、音效强烈、人物造型夸张,因为特别能够引起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孩子的感官受到强烈声光的持续刺激,他的注意力自然会被吸引过去。

付老师在书中强调了,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被动注意被过度开发,那么势必会在时间和大脑资源上与主动注意能力的发育形成争夺,从而影响主动注意力的发展。典型的现象就是,电子屏幕长期占据孩子的空余时间会导致孩子的主动注意力下降。持续的高频声光刺激拉高了孩子的感知阈值,孩子一旦习惯了电子屏幕的流动画面,到了幼儿园或者小学阶段,就很难进入安静低频的上课状态。

值得庆幸的是,孩子的主动注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升。

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他的注意力会因为信息刺激的强弱而起伏,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他的被动注意。伴随着身心的发育,宝宝的主动注意能力开始不断发展。3个月的宝宝能短暂地集中注意力看身边人的脸,听身边的声音。幼儿园大班的孩子(5~6岁)能集中注意力15分钟。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孩子大概能集中注意力20分钟。四年级到五年级的孩子能集中25分钟;初中生能集中30~40分钟。随着孩子的大脑发育逐渐完善,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会日益平衡,自制力会逐渐提高。

我想,当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了专注力之后,最想要继续探究和学习的便是如何提升或养成专注力了。

大多数情况,孩子频繁地、不自觉地走神,好动等注意力问题,都是家庭教育和环境因素导致。这一尖锐的事实,让我们这些父母情何以堪,原来正是我们一点一点地让孩子变得专注力差,却又反过来责怪孩子专注力差。所以,想要让孩子的专注力提升,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们父母避免做那些破坏孩子注意力的事情。

很多时候,父母或家人都曾有意或无意地打断过孩子的专注力,并且时常是冠以关心的名义,毫无觉知地做着这样的事情。

比如,当孩子正在专心玩玩具、看书或者画画时,父母一会儿提醒着“背挺直”、“喝点水”、“小心别伤着自己”等诸如此类的各种提醒、打断,都在以关心的名义堂而皇之地破坏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一位妈妈想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她提出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但又担心孩子记不住事情,于是在孩子专心做事时,她不停地打断、叮嘱孩子:“如果你不知道,可以问妈妈”“你需要妈妈帮助吗?”“这样不可以,你应该换一只手拿”等等。虽然是好意,可孩子会觉得家长不信任自己,从而变得失去耐心,同时还养成了一件事情要听很多遍才能记住的坏习惯。当孩子把这个习惯带入学习中时,就会出现上课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其实,当我们希望孩子完成某件事请时,完全可以把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一次性表达清楚。准确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后,接下来就要尽量避免打扰孩子,除非孩子主动寻求我们的帮助。即便是我们发现孩子的某些行为或做法不太正确或不够高效,也不要在孩子专注做事的时候打断打扰孩子。等事后复盘聊天时,再行沟通探讨更为合适。

其实这个不难理解,我们的大脑能够并行处理事务的能力有限,一旦并行处理的事务多了,专注力自然不够用。想要专注力提高,就需要让自己无论做什么,尽量每次只做一件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把精力分散到很多事情上面,就会严重地消耗自己的注意力。

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培养专注力,还应该帮助孩子规避一些干扰因素,毕竟孩子的自控力在一些诱惑面前还是十分有限。

比如,当我陪玩子一起跟着视频学习英语时,玩子听了一会儿注意力就飘走了,他用手去拨弄放在书桌上面的一辆汽车玩具。这时,我果断地按下了暂停键,征求他的意见是要继续学完英语还是中断玩他的汽车玩具。当他选择前者时,在他同意后,我将这些分散吸引他注意力的汽车玩具放到了其他地方。

所以,确保孩子的学习环境不受其他事物的干扰,更为重要的是需要确保自己不成为孩子专注做事的干扰源。比如陪玩子玩耍时,不要身子坐在孩子旁边,手上却玩着手机,更为过分的是手机还外放播放着短视频的声音。

结合《认知觉醒》和《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两本书中讲到关于专注力的观点,我认为孩子自己就在日常的玩耍之中培养锻炼着自己的专注力,只要父母不成为他们专注力破坏者,孩子的专注力大都不应该有大问题。

孩子玩耍的时候,用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全情投入等形容,绝对贴切。他们尽情享受着当下玩耍时刻的快乐。

但是又有一些场景下,比如看书、比如学习,他们可能又并非全情投入,总是一会儿拿个东西、一会儿上个厕所。似乎,专注力并不喜欢类似于像看书、学习这种脑力活动。

《认知觉醒》书中讲道,专注力是理智脑控制作用的产物。但理智对于低龄孩子来说,显然不受用,他们还没有发展出理智。所以,他们都是被自己的本能脑和情绪脑所控制,享受及时的快乐、驱易避难。也正因为如此,孩子们并没有在玩耍的时候,想着另外一件事情,比如明天又要上幼儿园了,所以他们总是极度专注地玩耍,享受玩耍当下的全部快乐。

一个人处于极度专注的状态时,也就是自己身心合一的处于当下,享受着当下的力量,这时最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快乐和幸福。

而一个人之所以会有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许多时候正是因为身心分离,身体明明正在看书,心里却想着明天工作汇报的事情。

仔细审视脑子里的这些声音,可能会发现这些声音或画面,大都是关于过去、未来或幻想,没有一个是当下时刻。

尽管孩子玩耍的时候,大人们的感受是一刻都不停歇,精力过于旺盛,但其实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是有片刻的停顿和休息,并不是一直让自己处于亢奋的状态。

这种片刻的停歇与休息,正是“主动休息”的逻辑。主动休息,让自己的精力恢复,能够继续保持专注。毕竟一个人能够保持专注的时间有限,唯有休息够了才能够继续保持专注状态。

孩子全情投入玩耍的内容是有讲究的。普遍的一个现象是,低龄的孩子喜欢跟着大龄的孩子玩耍。

为什么呢?

大孩子玩耍的内容,对于低龄孩子来说,开启了他们全新的世界,而这个全新世界的内容正是低龄孩子玩耍的“舒适区边缘”。

如果仔细观察便可窥见,低龄孩子选择大龄孩子玩耍的项目,一定是他们自己可以通过努力便可做到的项目,他们不会轻易尝试自己够不着的项目。

随着孩子的成长,每个孩子逐渐的都会产生社交需求,即需要发展朋友、好朋友,这符合孩子成长敏感期发展需要。

低龄孩子会在与大龄孩子的玩耍相处之中,学会如何社交,学习模仿着大孩子的处事行为和沟通方式。

所以,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在每一次孩子的玩耍之中,认识窥见到孩子专注力的锻炼与培养,尽量让自己意识和做到不轻易孩子,让孩子专注的玩耍。

除此之外,我们父母需要严肃思考和反思一下,我们的家庭是否有主动学习、主动看书的氛围呢?如果我们一边刷着手机,一边嘴上催促或提醒着孩子赶紧去学习或看书时,孩子做不到专注可能就是正常的表现了。要求孩子的前提是,父母先行做到,或者与孩子一起学习慢慢做到。

最后,鼓励孩子,给孩子建立属于孩子的“专注力银行”。当孩子表现出了专注力的时刻,这个时候不局限于一定是看书或学习,可能是做某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比如他们玩车子玩具时非常专注的研究着细节。我们父母要善于及时地发现,并及时地给予正向反馈和表扬,认可和表扬孩子做事情十分专注的行为。

最后的最后,当发现孩子专注力有些差的时候,我们需要先思考和反思,与孩子相处和引导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都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然后才是引导孩子进行改进。家庭的环境,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孩子言行举止的榜样。

道理听起来,似乎都懂,都能够理解,但真正做到又是另一番情景了。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够有所改变,以及体会到改变的好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