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习惯性讨好”,拖垮你的一生(帆书)

2023-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琰琰52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的蛤蟆是一个阳光开朗,对谁都和和气气的大男孩,但最后却患上了抑郁。

只因蛤蟆先生有着顽固的讨好型人格。

他总是百般讨好他人,却换来了家人和朋友的嫌弃。

它的内心独白总是:我做什么都不好,别人做什么都是对的。

你是否也跟蛤蟆先生一样,对自己只有不认同,总活在别人的阴影底下,觉得怎么都过不好这一生。

哪怕不开心,都要硬着头皮表现出“我没事”。

每个讨好型人格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原生家庭的故事。

01改变认知,摆脱原生家庭的诅咒

蛤蟆先生有个朋友叫獾,他经常想方设法羞辱它,但蛤蟆只会用笑去掩饰尴尬。

难道它一点尊严都没有吗?

不,其实蛤蟆先生内心明明白白的知道被狠狠羞辱了,可它就是不敢反抗。

这一切源于他有着一个挑剔型父亲。无论做什么,父亲都不认同。

幼小无能的小蛤蟆,在应对强大的父亲时,只能用讨好和顺从的策略。

长大之后,因为心智没有随着身体成长,这种顺从的“儿童状态”则会一直存在。

想要独立而强大,先勇敢地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

二是勇敢地接纳情绪。

三是勇敢地对自己许诺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