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改书,吴冠中撕画:有种追求是为自己守住良心

2020-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君子仁

近50岁这年,欧阳修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按照自己所提倡的平实文风,择优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为北宋朝廷及整个文学史做出了一份突出贡献。

苏轼

可这样一位文学大家,收到苏轼考中进士后的感谢信,便觉得苏轼文章写得真是好,禁不住赞叹说,读着苏轼的信,不知不觉汗都流下来了。于是,欧阳修对苏轼大加提携,让苏轼逐渐成为继他之后的又一位文化巨人。

这也让欧阳修知道,“长江后浪推前浪”,还得不断学习呀,不然,有一天就会被后辈超越,甚至一天天没落下去。

晚年,欧阳修除了不断学习新知识,还经常拿出自己年轻时写的文章来修改。在许多的寒来暑往中,欧阳修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拿出自己的文章集,一篇一篇地仔细修改、润色以前的文章,哪怕连细小的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由于费心费力,身体不好,视力不济,夫人看他这样辛苦,就心疼地规劝说:“老头子,你这么大岁数了,还费这个心干嘛呢。难道你还是小孩子,怕先生骂你吗?”欧阳修听了,笑着说:“我不怕先生骂,却怕后生笑啊,我怕因为偏差、错误等误了后世子孙,这就是死了,也会良心不安的。”

就是这种对后世人认真负责的态度,欧阳修成了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成了“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被后人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还合修了《新唐书 》,独撰了《新五代史》,又编了《集古录》,有《欧阳文忠集》著述传世。

欧阳修

无独有偶,我想起了名画家吴冠中撕画的事。

吴冠中从师后,几十年来辛勤耕耘,求异觅新,其作品将中国画韵味、意境与西方艺术形式完美结合,为海内外瞩目,他的一些画当时便被人以百万港元争相购藏。

尽管每幅画都价值连城,可吴冠中却生活简朴,还经常“上演”撕画事件。

1966年,“文革”初期,吴冠中就把自己回国后画的几百张作品全部毁坏后烧掉;

1991年9月,吴冠中整理家中藏画时,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全部毁掉;

以后只要画得不满意,也会立即撕掉;

对世上的假画、有瑕疵的画,吴冠中会花大量时间和金钱收购并销毁……

撕画时,宣纸脆弱得颤抖,细小的纤维飘荡在空气里,在水墨香中,吴冠中一笑了之,可旁人心惊肉跳不已,那可是一百万一张呀!

吴冠中告诉大家:

“我满意的作品就像我的好姑娘,但她们总不能一辈子守着我,有一天总要‘嫁’到博物馆和美术馆,是要给大家看的。

可艺术品没有质量就不是艺术品,是废品和垃圾,我怎么能拿那些不满意的作品,去招摇过市,谬种流传,欺蒙喜爱的收藏者和广大观众呢。这是对别人和后世的不负责,我是不想违背自己的良心。”

因为要对得起良心,吴冠中精益求精,《高昌遗址》1989年以187万港币创下在世中国画家的拍卖纪录;

《交河故城》2007年以4070万元创造了内地当代艺术家国画拍卖的新纪录;

因为坚守道德底线,吴冠中被授予文化部“法国文艺最高勋位”;

入选法兰西学士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首次获此职位的中国人。

吴冠中

是呀,文学、艺术是自己的作品,更是社会的财富,本着对其崇高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精益求精,既能使自己的追求达到一种非凡的境界,更能不贻害后世,为自己守住了良心,这种大气和坚守,的确可赞可誉!

左手教书,右手写字,用赤诚之心,拥抱人世美好,我是任天军,欢迎关注@君自故乡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