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等各类型)护理

介护能力的基础 — 沟通,在老年痴呆老人照护中的实践与作用(1)

2022-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爱知介护

        2019年的3月,在爱知介护的机构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天的下午,现场负责人观察到一名 实习生小A和机构里的王爷爷之间,好像发生了什么,很不自然的样子。小A来到爷爷身边的时候,浑身的不自在,扭扭捏捏,眼神飘忽不定,看上去总是想尽快离开的样子。王爷爷呢,眼神总是“越过”小A,需要帮助或者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即便小A在他身边,他也是招呼在远处的工 作人员。而在小A接近他的时候,王爷爷会明显的表现出不高兴,甚至是抗拒。

        负责人马上找小A进行了了解,并结合现场录像画面,还原了事情的本貌:第一次,小A拿报纸给爷爷的时候,直接把报纸放在了王爷爷沙发上的扶手上,然后马上离开了。第二次,吃晚饭期间,小A帮爷爷添饭回来,看到爷爷面前一个空碟子里有纸巾,就直接把这个碟子拿走了。

         现场负责人指出:综合分析来看,导致两人这个尴尬局面的诱因,第一是送报纸的时候没有跟爷爷打招呼并递到他手里,第二是未经老人确认,就拿走了老人的盘子,虽然里面已经有杂物了。这些缺乏沟通的行为,导致不满累积,继而让老人觉得自己不被尊重,被冒犯了所导致的。

         小A觉得确实有道理,但他有自己的看法和委屈:王爷爷完全耳聋,即便我想跟爷爷沟通,他也听不见啊。负责人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沟通缺失,是认识与意识出现了偏差的问题。于是把机构过往的一个沟通案例,说给了小A。

        爱知介护第一个机构刚运营的时候,曾经入住过一位香港籍的奶奶,这位奶奶极少来内地,对普通话,不仅不会讲,连听都听不懂。我们当时面临这样一个局面:“老人听不懂普通话,我们大部分人也不会讲粤语,最基本的对话都完成不了,怎么沟通呢?如果沟通不了,又怎么照护老人呢?”由于语言不通,刚入住的时候,奶奶没什么表情和笑容,对我们其实有很强的戒备心理。我们一边用“塑料”粤语单词和老人做简单的沟通,一边寻找其他加深沟通的方法。直到有一天,我们找到了一个可以把普通话翻译成广东话的软件,通过它逐渐建立与奶奶交流的通道,奶奶开始逐渐有了回应。因为了解到奶奶在家的时候,甜品做的很好。所以我们就用翻译软件问奶奶,会不会做双皮奶。但因为翻译软件有局限性,是直译的,直接把双皮奶译为了“对皮波”。奶奶听到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哈哈的笑了起来。我想她刹那间明白了翻译的错误、用词的搞笑,以及我们虽然语言不通,但努力地在想办法和她沟通,从那一刻起,老人接纳了我们。

        我们尽可能通过这个案例让小A明白,语言,并不是唯一的沟通方式,而从期望通过沟通获得对方理解、信任、接纳的方面,语言甚至不是首要和重要的。除了语言,眼神、表情、用心程度、肢体动作或是触碰老人时带给老人的感受,都是沟通的重要组成方式。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痴呆症老人的沟通,是立体的、多维度、多形式的。

        并且,沟通并不是照护者向老人的单方面信息输出,沟通应该是相互的。而相较于照护者在沟通中所输出的信息老人是否能准确接收到而言,老年痴呆症老人所输出的信息,是否能被照护者所完整和准确的接收到,则具有更大的难度和挑战。无法完整、准确地接收和解读老年痴呆症老人的特殊信息所造成的误读和曲解,是让照护者倍感“折腾”、“磨难”,觉得老人难以照护、故意“使坏”的根源,也是造成老人和照护者对立,从而使得照护无法有效开展的根源。

        在爱知介护的理念中,精神 · 行为症状,往往是老人在将自己不安和焦虑传递给照护者的形式和信号。换而言之,这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如果照护者能够了解到这是老人发出的求助信息,能够读懂这些异常信息的发生逻辑:例如随时处于“遗忘”状态,而遗忘的感觉又会让老人感觉失去控制感而陷入不悦的情绪;又例如妄想,是由于老人无法应付各种事务,在周围人的否定、指责中所引发的心理防卫机制;又例如老人痴呆症老人的情绪容易波动,则是由于注意力和集中力衰退,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进而情绪被牵动。 

        在读懂老人发出的这些特殊形态的沟通形式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查找到原因,排除到引发问题的原因(刺激源)。那么非但可以帮老人解决异常行为,更因此,照护者可以走进老人的心里,为老人所信任和接纳。

        通过几个案例,我们也清晰的看到,从照护人员的角度,具有发出、接收以及处理准确沟通信息的能力,在介护现场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有效的沟通,传递清晰和善意的信息、正确的信息、确定理解的信息,让照护者与老人之间建立互信交流的共同世界,达到心灵的交流。让老人和照护者,在一种并不寻常的环境和两种不同人格之间,达成相互理解和促进,产生相互的认同感与共鸣。也因此让老年痴呆症的介护得以相对平顺和正向的持续下去。而从反向来看,如果照护者无法与老年痴呆症老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介护工作非但无从开展,反而会累积不满,诱发矛盾、对立、冲突、虐待。

        在了解了沟通能力在老年痴呆症(脑萎缩、认知症、失智症、脑退化症、老年抑郁症、老年精神病、认知障碍、帕金森、额颞叶型、血管型、路易体型、阿尔茨海默型、亨廷顿型、阿尔兹海默型)介护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下一期开始,跟大家从了解“与老年痴呆症老人沟通的过程必备的要素”开始,深度了解与老年痴呆症老人的沟通应该是如何开展的。敬请期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