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6

2017-12-07  本文已影响23人  蒹荚

一座小城,有一座钟鼓楼,旁边有一条小巷,称作秀才巷,想必是古时候考出的秀才多的缘故吧。巷子中段有一座有阁楼的古院子,墙很高,有现在的三层楼那么高,青砖绿瓦。这座院子大概建于明清年间,从院子外面的青石看出经历了风霜的洗礼。进院的台阶被踩出了凹痕,不知道被多少代人踏出来的,可见也是千锤百炼只等闲。进得院落,有一条长廊,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有个十来米吧。虽然长廊很长可是并不觉得暗,因为眼前有斑驳的绿色直晃眼睛,让你有种一探究竟的好奇,果然走廊尽头是一片葡萄藤,郁郁葱葱,片片叶子像打了油似的在阳光下泛着绿油油的光,还有点亮眼。葡萄藤边还有棵石榴树,挂满了红色的小花,像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在风中摇摆。青石的地面上有星星点点的绿色探出头来,想必主人太爱植物了,竟舍不得踩到,居然排在了一条小路两侧,小草居然也懂规则,想必这家的主人也是儒雅之士。从院子走到正堂有两级台阶,整块的石头泛着白色的亮光,用什么样的工具打磨出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主人对台阶的钟爱也是常人不能想象的。也许这就是秀才的学识使然吧!正室的门是两扇的木门,推动的时候感觉不到什么阻力,温柔的如同围巾摩挲脖子的感觉,这也就是户枢不蠹的缘故吧!可见往来正室的人不在少数。两扇门前有一个门槛,有一脚高,须得抬高膝盖方能进得屋内,似乎在提醒进门的人这就是登堂入室的感觉,不得慢怠,须得警醒自己少说多做。古人的设计方式还是很有道理的,让每个人明白,若想登堂入室没有那么简单!小格子的窗户最初是用有透光功能的草纸糊着的,推门的时候可以听见风吹纸的沙沙声,现在早就改作玻璃的了,所以这个沙沙声也就听不见了。堂屋虽然不大,但是阳光照进来,觉得亮亮堂堂的,如同沐浴在阳光的光晕里,甚是温暖。摆着的太师桌,平整而漆光闪耀,桌上放着晶莹剔透的瓷器,太师椅也是那么庄严而肃穆。不禁让人联想主人和来客在品茶谈人生的情景。正堂两边是东西厢房。同样是光晕笼罩。

    有一天,这里诞生了一位小女儿,呱呱坠地的同时,咣当一声,一盆滚烫的热水倒在了女人的脚上。女人顾不上受伤的脚,仍是将那盆热水放到了产婆手里。待得一切收拾停当,脚已经麻木,竟觉不出来疼了。她用剪子剪掉了脚上的袜子,抹了点窗台上放着的芦荟,干了这么多,居然没人问她怎么了。拖着受伤的脚还得去灶台上去做饭。做十几个人的饭对这个瘦瘦的女人来说已经不足以说是大任务了。因为已经做了N年了,从她十八岁嫁到这里就是这样的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