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自留地简友广场读书

兔子为何成了嫦娥的“专属宠物”(五)

2024-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阿录0502

除去传统的神话传说所带来的神秘色彩,人们为何会选择兔子这一形象与遥远的月亮展开紧密联系呢?

古人有种说法,即兔子可以“望月而孕,口中吐子”。

“望月而孕”当然是无稽之谈,但这种说法在古代却颇有市场,人们甚至认为中秋月明之时就是兔子数量最多的时候。

但通过中秋圆月的明暗来判断兔子的多寡,不过是根据“望月而孕”的说法所作的主观臆测罢了。

从科学角度来讲,古人之所以会有兔子“望月而孕”的说法,可能来自兔子假妊娠的现象。

在母兔群养、仔兔断奶晚及受到不育公兔性刺激等情况下,母兔会出现乳腺膨胀、衔草做窝的现象,好似妊娠,但却没有孕育胎儿。

除此之外,月兔形象的形成还同兔子的生活习性有关。

兔子有一雅称,叫作“明视”。《礼记》载:“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兔曰明视。”

祭祀时,敬献给神的祭品都要换一个别致的名字,其目的是区分神人身份的不同以表对神的尊重。

由于兔子较少眨眼、视域广阔,是晨昏觅食的夜行性动物,晚上较为活跃,在较暗的光线下也能看清东西,所以被称作“明视”。

正是由于兔子具有夜间活动的习性,才有可能发生“视月”的行为,并由此产生“视月生子”的说法及兔子拜月的民间传说。

不过严格来说,兔的怀孕和生产也确实与月亮有一定的关系。

兔交配后二十九天左右产小兔,产后又马上再进行交配,再经二十九天左右,又可生产。

并且兔生产一般都在晚上,如此循环一个周期的天数恰好是月亮绕地球一周所需时间。兔的生育与月亮晦盈的周期正好一致,难怪古人认为兔无雌雄、望月而孕。

(资料来源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