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桃苑内刊乡土故事散文

《遥远的向日葵地》| 平淡里的精彩

2019-07-27  本文已影响59人  摄影师阿布
截自李娟书中照片

读李娟的书,相见恨晚。

早听别人讲过她的书,一直没在意。可能是因为她的名字太普通了吧?

前几天出门时随手打开,眼前一亮,就再也停不下来。旅途中一口气读完了《遥远的向日葵地》,又找到她早期发表的《羊道》三部曲,没日没夜地看。

回头再想,到底是书中的什么让我如此沉迷?

是陌生与新奇吗?《遥远的向日葵地》里面的世界真的好遥远。在偏僻的祖国大西北边陲,一家人耕种了90亩垂死的荒田,三人,两狗,一群鸡鸭,与言语不通晓的哈萨克同胞相处,处处陌生。书中那种极度赤贫的生活状态,也让人心里沉甸甸的。21世纪了,为什么还有人愿意选择这种生存方式?

是文采吗?文笔确实很棒的。不过李娟的书里已经有意在收敛锋芒了,她少用华丽词藻,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名词结构的短句,而且还喜欢让人物直接对话。这样故事讲得好快,三下五除二,一个章节就结束了。这些笔法在西方非虚构文学教材里被称为高级语言。但猛一看的话,就会显得土了一点点。再说了,才情四溢的名著向来不缺的。

是机智吗?每篇文章都有故事情节会发生翻转,有时甚至每段都有惊喜,有时则伏笔千里, 不是不翻,时机未到。章节过渡得非常巧妙,不动声色地勾引你往下翻。每篇故事的开头,又经常会照应一下以往情节,让我们恍然大悟,会心一笑。还有那些精妙的比喻,和黑自己的高级幽默,都透露出作者别出心裁的智慧。宽待别人,嘲讽自己是很聪明的写法,显得大度而不油滑。

除了这些,最吸引我的,应该是贯穿于贫困与劳苦中的深情与欢乐。简单地说,是希望。希望,让她们在状况百出几乎无望的耕作面前赌博式地付出,无怨无悔。水平、条件与见解不足,也带来了那么多的笑话与挫败。总而言之,李娟一家人,都是在极端的命运前面不折不挠,无论劳作如何繁重,环境如何恶劣,母亲在一波无数折的操劳中继续战天斗地,李娟在自我追求中时而下乡时而进城,也能以平静的心态接受苦难,克服苦难,还能够全心品尝其中片刻的欢娱。

输赢已不重要。贫富已无所谓。生死又有何惧。三代女人的形象在铺天盖地金黄的向日葵前徐徐展开,瘦弱而坚定不屈。

看着看着,我浮躁的心里面,慢慢地尘埃落定,温暖坚实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